甲骨文的啟發—大道至簡由伏羲完成了—最早的萬物皆數的表達

兼容河圖、洛書是當時的文化性的歷史任務

這個歷史任務完成的艱難,因為有當時尚幼小的數學牽絆著。

伏羲給卦爻下了定義,這是數學解讀事情的最基本的關鍵。現代物理實際還是用的這種數學思維方法。

西方畢達哥拉斯提出萬物皆數的表達,並形成一種西方的古代學派。而伏羲沒搞什麼學派,僅僅是說這事就這麼定了,用了卦爻這種即字即數的表達,實現了萬物皆數的最初表達。這個超前,不是一點半點了。

不過中國古人很殘酷的幽默,最早用這東西進行占卜,也就是算搞人文了。數學在當時就是被當成了渣渣。這種思想直到漢儒獨尊儒術,被髮揮到極致,實際上已經開始把周易的即字即數中的數給秒成渣了。

甲骨文的啟發—大道至簡由伏羲完成了—最早的萬物皆數的表達

鬱悶

易經中的數理思想中的數,一直扛到上世紀,西方數學才全部超越。如不是漢儒在此方面誤事,清朝閉關鎖國,中國的衛星不得提前個幾百年上天啊。可惜歷史,永遠沒有如果。

周易已經包含四維、多維數理思想了。僅僅是數學基礎思想不夠的情況下,沒法準確表達出來。才有一幫歷史上的庸才,把周易的數理解釋的稀里嘩啦,神魂顛倒的。

一些人拿著一本古代解讀周易的書就說古人高明,吹噓他看懂了。

古人糊塗,那至少叫庸才,當時數學水平限制,沒辦法,至少在研究,還叫才,當時認字的的確不多,至少認字的就叫有文化了,再會弄個算盤,那就可以當先生了。

現在這麼糊塗說的那就叫傻。說明周易和數學都不懂,你看懂什麼了?你以為認字就叫看懂了?現代學西學的數學是沒有辦法的辦法,但是這更使中國的現代人與中國古人的思想多了一層隔閡,不僅僅是古文翻譯的問題了。象、數丟的差不多了。

甲骨文的啟發—大道至簡由伏羲完成了—最早的萬物皆數的表達

象,你知道這圖形意思,但卻沒法用現代的一個字表達

沒有古人的象、數帶來的甲骨文探索的麻煩

現代考古,用現代的字解讀甲骨文就存在這個嚴重的問題。

實際《說文解字》《六書通》就已經表現出這種麻煩了。我們看到一些金文被牽強的解讀為筆誤造成的篆書、隸書的字形大幅變化,這是筆誤的問題嗎?這是儒家思想禁錮造成的問題。因為那個字必須按儒家的意思表達了,重新下定義了。目的就在於與殷商文化的整體切割和顛覆、毀滅殷商文字的本意,惡化殷商文字的本意。從而在不影響歷史文字表達方法整體沿襲的前提情況下,悄悄地偷樑換柱了。

周朝,這已經是一次大規模文化善意的洗禮,沒有考古,儒家可以一直這麼善意的騙下去,實際無所謂的。因為畢竟是出於善意、發展的用心。但是,現代意義的考古添亂了,在揭儒教、儒家的老底了,這些原本被善意雪藏、湮滅的東西又重見天日了。這是好事嗎?不一定。

甲骨文的啟發—大道至簡由伏羲完成了—最早的萬物皆數的表達

甲骨文

我們的思想境界都已經普遍達到了明辨是非的能力了嗎?這實際是一個問題。

認字、會點數學解決不了這個問題,也就是普及教育的內容解決不了這個問題。連周易尚且不能普及性的看懂,那麼一些歷史垃圾重見天日,例如《竹書紀年》、《推背圖》、《金瓶梅》、《鬼谷子》等等。善意的發現《老子》最接近的版本,結果會是善意嗎?

儒家的善意的謊言,正在被一步步的揭穿。原本的善意,正在逐漸變成一種尷尬與對儒家的問責。儒家構築的這種善意的天大的謊言被暴露在天日之下的時候,儒家的人設崩塌的時候,缺少了儒家文化的中國文化,還是中國文化嗎?

儒家善意的掩蓋了什麼?

古人的殘暴,戰爭的血腥,文化的湮滅。

最後化成一句善意的謊言,人之初,性本善。而這一切,正被考古無情的顛覆。

黃帝大戰蚩尤,周朝的止戈為武,老子將矛變柔,孔子打著復周禮的旗號悄悄地按著自己善良的本意改經典,秦始皇的統一過程的坑殺、焚書。百家爭鳴的周朝末年,被稱為戰國。這才有現在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中,大同、和平的潛意識行動和表達。而西方人這種大規模的戰爭,直到上世紀初才有,對戰爭的感悟太膚淺了。

這就是中國古人為後代子孫構築的天大的謊言的善良的基礎。中國古人被這樣的謊言矇蔽著、保護著,安居樂業生活在這個地球村的世外桃源,直到鴉片戰爭。

這和美國人不談近代史,不談消滅印第安文化的手段一樣。歐洲人不談百年前的侵略美洲史,滅亡瑪雅文化的初衷是一樣的。

甲骨文的啟發—大道至簡由伏羲完成了—最早的萬物皆數的表達

印第安人,還有嗎?

家醜不外揚,手足不相殘,這是人與動物應該有的本質區別特徵,當中國古人唯心的人性逐漸覺醒的時候,化成兩個字,就是文明。文明的關鍵在於人與動物的不同。從人殉到俑到殺豬宰羊的祭祀,這是文明的進步。中國古人在2000多年前,就開始了將人與動物的不同漸趨遠離的人性探索,並勤而行之。

而西方的這種唯心的人性覺醒,在100年前才開始,試圖脫離宗教文化,而且正在向相反的方向發展,研究的主題是:人和動物有哪些相同之處,研究的重點不在與動物的不同,恰恰相反。生物學、生理學、心理學、醫學、基因學、精神分析學都是基於這個前提的研究。而西方玄學的研究,基於人性唯心的膨脹,依然走在所謂物理大一統的路上。數學大一統的這個謊言已經被歐拉揭穿,基於數學表達的物理,如何可能實現大一統?採用河圖的數理方法嗎?

西方人不考自己的古,不談自己的近代歷史,卻慫恿中國人用考古自揭家醜,用心太不善。

儒家的善意的謊言被證據性地一點點的揭穿,這會導致文化底蘊中的儒家信仰崩塌。原本相互制衡已經達到平衡的傳統文化底蘊,會變得混亂。屆時,儒家文化底蘊的真空誰來彌補?只有迷信和教!這當然包括西方的迷信和教了,西方也正在這樣的努力文化滲透。屆時,如同儒釋道一樣的千年級別的文化之戰,將再起硝煙。

甲骨文的啟發—大道至簡由伏羲完成了—最早的萬物皆數的表達

瑪雅的太陽神廟

建議考古還是專業內探索吧。研究好了,想好了怎麼表達,再公諸於世吧。不要讓幾千年前的陳芝麻爛穀子毀了現代的祥和,已經丟棄的文化歷史垃圾,何須再撿回來呢?當時古人的智者真的不能明辨是非嗎?現代人認了幾個字,就能真懂古人的智慧和文化了?

秦始皇陵永遠不挖,不會影響中國的發展與進步的。

甲骨文,不懂也罷

翻譯成現代漢字的甲骨文通常是依然看不懂,原因在哪?因為丟了象、數了。周朝、百家爭鳴歷時幾百年的悄然的文化變革,利用毀滅證據的手段,幾乎讓甲骨文的原意,被歷史悄悄地改變了。

我前文提出三個質疑甲骨文學者的問題,但願以後能夠專業性的解決。最好專業內部解決。也記不得在哪篇的連載中了,就不鏈接了。看不懂翻譯出來的甲骨文的語義,也許對於傳統文化是一件好事。對於甲骨文的語義,難得糊塗比唯心的臆想更好一些。

甲骨文,那些甲骨碎片就是歷史記錄了。僅僅是簡單一點而已,僅僅是和現在的文字表意方法有些不同而已。證明歷史足夠了。現在的文字是為了表意清楚而形成的收斂性的意義表達;而甲骨文,天馬行空,意義發散的很!一旦思想禁錮在現在的文字表意方法中,這實際是儒家的基礎文化底蘊,那又如果理解古人的發散性思維呢?

甲骨文的啟發—大道至簡由伏羲完成了—最早的萬物皆數的表達

發散思維

中國古代的五大數理模型溯源其紐帶都在伏羲

先有河圖、洛書,後有八卦(周易)、五行、太極。這些都是中國古代的重要數理模型。

伏羲是確立了一種陰陽爻的表達方法,直到周文王才解決後天八卦與洛書的兼容,而河圖的本意並無法全部兼容,被轉化為五行,而先天八卦推演出太極。

中國上古真正實現所謂大道至簡、大道一統的,就是伏羲的一劃開天地,陰陽兩個字。這就是中國古代數理大一統文化的基礎。至於具體的每一個數理模型,用數學考量。都有侷限性,並無法解讀萬事萬物。而這個基礎,其中的兼容必須用數理來形容,不能用數學來形容。如果牽強的全部用數學來表達,就會出現河圖的數有時候是並不完全講數學道理的了,而洛書解讀不了0和10等等無聊的叫板數理文化的數學問題了。

西方古代的數理模型,金字塔、梅爾卡巴、圖表、梅塔特隆、星相歷等等,還不如中國這幾個模型具有當時的數理文化的先進性和更大的覆蓋性,西方自己叫喚著號稱數理一統了,不過是自娛自樂,自己騙自己罷了。你若信了,也就是有點傻,真沒別的好解釋了。

真正數理一統的就是伏羲的一以及伏羲帶來的陰陽的量子化表達,這在上古最初也許就是簡單的二分法,但是後來,是兼容二分法,二分法的陰陽僅僅是其中的一小部分了。到老子寫《老子》,這個量子化的思維方式已經非常明確了。

英語在表達這種量子化的陰陽的時候,至今我還沒想出翻譯的好辦法。看了一些《道德經》、《周易》的英文翻譯版本,不是笑掉牙的問題,而是哭都哭不出來的問題。這外國人要是能通過看這種英文翻譯懂《道德經》和《周易》,那簡直無話可說了。每一個外國人都會產生自己的解讀,而中國人卻能稀裡糊塗的統一了這種文化,併成為傳統文化的一部分。

甲骨文的啟發—大道至簡由伏羲完成了—最早的萬物皆數的表達

這當笑話看吧

大腦的運作原理和思維方式,絕非python、人工智能的線性邏輯全部替代的,具有容錯性、含糊性、跳躍性、非邏輯性的結果,大腦輕易明白並判斷,人工智能立馬死機。

比幾千年年前的先進性有用嗎?

在甲骨文中,我們已經可以看到一到十、百、千、兆的表達。也就是當時對數字的認識,雖然用文字表達,但是不管是上古的結繩記事還是用龜甲、骨頭、陶罐、鼎之類的記事,事情的數量越來越多。

最早的數學書是《周髀算經》,其數學水平不比古希臘、古羅馬的差,僅僅是成書年代和成書方法有考古爭議。實際無論真假,現實一點就好了,那東西現在還有用嗎?攔截個導彈用周髀算經解決一下。美國數學好吧?至今還解決不了中國的變軌導彈的攔截問題呢。

數學鬥得過人的人文智慧嗎?不要把數學捧得上天了。隨機性,混沌性,數學也找不到肯定性,這就是一根筋的數學給自己證明的數學死角。

至少當時的數、理還算是齊頭並進的,理超前數學。數學,上古雖然幼稚,但是此時已經在慢慢長大。至唐朝,已經有一堆數學書了。之後,東方數學漸衰。西方的數學此時也陷入發展的停滯,數學僅僅是宗教文化的一小部分,一千多年沒有長足進展。直到出現牛頓、笛卡爾、歐拉,西方的古典數學開始大幅飛躍;直到愛因斯坦時代,西方的現代數學才出現爆發的局面。這個時候是中國的清朝,有識之士也已經在挑釁微積分、在學古希臘、古羅馬時期柏拉圖的立體幾何。至民國,一些海歸學者,帶回來了現代的西方數學。解放後,大批愛國學者紛紛回國,帶回來西方當時領先的數學和物理知識。

甲骨文的啟發—大道至簡由伏羲完成了—最早的萬物皆數的表達

文化的傳播,渠道是各種各樣的。誰的優秀一些,自然會影響落後的國家。數學,這個中國封建王朝缺的最嚴重的課,在最近的100年,基本補上了。而中國的老子、孔子的思想,在上世紀初進入西方,在上世紀初最耀眼的德國,生根發芽,老子成為僅次於聖經的一本書。西方文科能力的缺乏,使他們開始關注東方的思想文化。現代西方的物理學家,動不動就講周易如何,的確是深受其啟發。

古代數理一統的核心在五,而非八,伏羲用八解讀的是五的內涵,這也是五行、八卦數理不衝突的原因

天圓地方,這個美麗的感官理想,縈繞著古人智者的腦海裡。半球的天和正方大地如何銜接才不漏氣呢?這是不可能的問題,只有數理在不講數學的時候能解決,數學解決不了。

天圓解決了,通過對五緯(太陽系可肉眼觀察的五大行星)的觀察用河圖來表達,雖然不盡圓滿,依然在用正方還是五星表達方面猶豫不決,也就是四分還是五分,這有不同的意見。但是,最後河圖的模樣佔了上風。直到伏羲最後定版陰陽爻的表達之後,五分法作為八卦的彌補,又佔了上風,河圖恢復本意,也就產生五行了。

河圖,上古代是用貝殼或不同的石子表達的,裡面已有陰陽意。

當然,河圖有可能受到金字塔四方底座思路的影響,或者河圖的思路影響了金字塔的思路,因為一旦河圖用幾何表達,就是垂直俯瞰的胡夫金字塔。在胡夫金字塔之前,古埃及的金字塔還是稜錐形狀,沒有尖,沒有相對準確的4/π的數理意義。只有胡夫金字塔,這已經是古埃及的後期,數理模式才完整了。因此,作為中國人來說,胡夫金字塔肯定是受到了中國的河圖的啟發才建造成功的,這事就這麼定了。

世界性的文化交流,也許比考古的結論更遠。

至於古希臘、古羅馬的黃金分割崇拜,的確是沿襲了古金字塔的思路。因為這相當於增加一個維度,或者平方,或者正方形的對角線表達了。4/π的平方=1.618(約等於)。在英文中,平方和正方是一個單詞,這就來自於西方古代數理文化的沿襲。

待續。。。。。。

終於開始聊伏羲八卦的數學表達了,今天提到的量子化陰陽的表達,這個提法有點突兀,儘管前面我解讀了伏羲陰爻的那個縫的問題。

明天再具體說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