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巡抚大印被偷,六个举人差点被杀,最终巡抚丢官,藩台上位

同治年间,湖南官场上发生了一起盗用巡抚大印的案件,几乎坏了整个大局,幸亏办案的知县精细,才没有酿成大祸。

当时,长沙有一个叫廖玳梅的名妓,色艺冠绝一时。省城长沙一位缙绅,姑且称之为董老爷,董老爷位尊而且多金,非常喜欢廖玳梅,想要纳其为妾,却被廖玳梅拒绝了。廖玳梅喜欢的是外县的一位乡绅,暂名为匡生,匡生家中也多有财产,而且年纪轻、长得又英俊。匡生是长沙府学的廪生,每逢府学开课,他都会住在廖氏家中,每到这时候,廖氏就会闭门谢客,以董老爷的地位也不能入幕,因此董老爷非常憎恶匡生。

湖南巡抚大印被偷,六个举人差点被杀,最终巡抚丢官,藩台上位

有一天,乡绅所在县知县忽然接到巡抚密札一封,说该县绅士匡某等六人勾结发逆余党,也就是说匡生等六人勾结太平天国,打算在省城作乱,现在省里已侦查捕获同党多人,口供证据确凿,请该县立即将匡生等六人秘密缉拿,就地正法。

湖南巡抚大印被偷,六个举人差点被杀,最终巡抚丢官,藩台上位

县令接到此信札吓了一大跳,因为信中所说六人都是身家清白之人,而且都是举人、贡生之类有功名之人,家境殷实,文名籍甚,怎么可能会有悖逆举动。县令干净请来刑幕商议此事。幕僚接过密札仔细读了几遍,就拍在桌案上说:“大人,这是假的。哪有督抚盖了印却没有监印官签名的公文呢?大人你必须亲自跑一趟省城长沙,跟布政使大人仔细商议一番,然后再做决定。”原来,古代使用官印,是要监印官审查过方可施印而且还需要监印官署名,“凡施行公文应印者,监印之官考其事目无差,然后印之。”

于是,县令连夜赶赴省城,面见布政使,将事情仔细汇报给布政使。

湖南巡抚大印被偷,六个举人差点被杀,最终巡抚丢官,藩台上位

布政使李恒仔细看了几遍巡抚的密札,也拿不定主意。就对县令说:“你明天不要出面,等我向抚署衙门问清楚后,再商议办法。”

次日一早,李恒就去见巡抚刘崑,私下里问道:“如某县某孝廉某拔贡者非公书院门生耶?”刘崑任巡抚之前是湖南学政,所以府学的贡生、举子都是他的门生。刘崑就说:“是啊,都是高世之才,累次考试都名列前茅,让我刮目相看,难道他们有事有求于你吗?”

湖南巡抚大印被偷,六个举人差点被杀,最终巡抚丢官,藩台上位

李恒赶紧说:“不是,我听说大人要杀这几个人,是因为什么?”

刘崑大惊:“李大人,你何出此言,是什么人在造谣?”

“有证据在这里。”李恒边说着,边从袖袋里掏出印文递给刘崑。

刘崑一看,登时面如土色,声音颤抖地说:“印确实是巡抚大印,但是我何尝发过此文?”

李恒便细述了案件始末,刘崑更加惊骇,道:“如此之事不可不究。”

湖南巡抚大印被偷,六个举人差点被杀,最终巡抚丢官,藩台上位

于是刘崑下令,将抚署中的男女仆婢等人全部关押起来,严加讯问。最后,巡抚夫人的小婢说:“某日有某卖婆来,似曾向夫人乞印文焚疏事。”

刘崑赶紧命人将这个卖婆抓来,开始还不承认,后来准备用刑,卖婆才哭喊着招供:“都是董老爷出钱让我求夫人伪造的。”

董老爷也被捉拿归案,一审就全都招了。原来董老爷想娶廖玳梅,但是廖玳梅就是不嫁。董老爷问廖玳梅,如果她喜欢的人死了,你将来怎么办,总得从良找个依靠吧。廖氏就说,如果匡生死了,那我就嫁给你。

于是董老爷就想出了这条毒计,除了匡生是因情结仇外,另外五人都是曾经与董老爷因公事结怨甚深的人,就打算借机一起除去。

至此,盗用巡抚大印一案真相大白。

湖南巡抚大印被偷,六个举人差点被杀,最终巡抚丢官,藩台上位

名妓廖玳梅出逃至外县,被缉拿归案,判监禁,可谓是受了无妄之灾。卖婆和董老爷则判斩决。惹出祸事的巡抚夫人则吞金自杀,刘崑也上书告病致仕。

李恒则升任巡抚。谨慎办事而避免一场大祸的外县县令则调任了一个肥缺。

巡抚刘崑是云南人,道光二十一年进士,咸丰元年任湖南学政。死后就埋葬在了长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