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吃這些水果趕走便祕色斑大肚子,祛溼又排毒!

不少人經常吃肉太多、暴飲暴食,飲食不規律腸道就會積累很多毒素。一過了30歲,你有沒有覺得自己的膚色開始發黃發暗,面部浮腫、長斑;肚子上的贅肉頑固難減;便秘成了一種規律;月經開始不正常,婦科問題頻頻出現;經常手腳冰涼,失眠盜汗……


春季吃這些水果趕走便秘色斑大肚子,祛溼又排毒!


由於女性生理特徵的關係,30-40歲,新陳代謝開始逐漸減緩,體內毒素易積難排,和同齡男性相比,更容易便秘、發胖、長斑、皮膚粗糙、月經不調、提前衰老… 40歲到50歲,體內毒素堆積,脾胃虛弱,代謝緩慢,大肚子,三高等相繼找上門來,身體越來越差!

為什麼女性要定期清腸排毒?

人體腸道約6-10米長,皺褶展開面積達200平方米,是身體毒素的主要源頭,也是最大的排毒器官。女性由於生理的差異,結腸天生要比男性長10釐米,加上30歲以後身體代謝開始緩慢,因此腸道更容易積存毒素。


春季吃這些水果趕走便秘色斑大肚子,祛溼又排毒!


毒素在腸道褶皺中積蓄、腐化出現以下問題:①便秘;②痔瘡;③腸炎; ④體臭口臭; ⑤面部浮腫、身材肥胖; ⑥長斑長痘、皮膚暗黃起皺 ;⑦月經不調;⑧婦科、乳腺疾病;⑨更年期提前; ⑩手腳冰涼,氣血不足等等。可以說,腸毒積存一天,相當於連抽3包煙的危害!更可怕的是,腸毒不及時清排,會通過血液進入五臟,破壞全身各系統,危害每一個細胞的健康,引起“自體中毒”,導致腸胃疾病、肝腎疾病、心腦血管疾病、婦科病等慢性疾病。因此,腸毒是萬病之源,女性定期清理腸毒,是健康的基本保證。


春季吃這些水果趕走便秘色斑大肚子,祛溼又排毒!


測測你的腸毒是否已經侵入五臟了

➤腸毒入侵肝臟的表現:1.乳腺增生,經前乳腺的脹痛明顯增加;2.情緒容易抑鬱,易煩躁;3.偏頭痛,臉頰兩側長痘痘,經常痛經。

➤腸毒入侵心臟的表現:1.舌頭或口腔容易潰瘍;2.額頭長痘;3.經常失眠,心悸;4.偶發胸悶或刺痛。

➤腸毒入侵脾臟的表現:1.面部長色斑,膚色暗黃、口臭;2.白帶增多有異味;3.容易發胖,腹部有贅肉;

➤腸毒入侵肺臟的表現:1.皮膚晦暗呈鏽色,缺少光澤;2.長期便秘;3.多愁善感,容易悲傷。

➤腸毒入侵腎臟的表現:1.月經量少,或經期短,顏色暗;2.面部浮腫,有黑眼圈;3.下頜長痘,神疲思睡,四肢無力。


春季吃這些水果趕走便秘色斑大肚子,祛溼又排毒!


只有腸道健康,你才能美麗瘦身,那麼請多吃清腸的水果!清腸的水果有很多,下面為您介紹幾種水果,保護你的腸道健康!

清腸的水果~

1、檸檬它富含維生素C、檸檬酸、蘋果酸、高量鉀元素和低量鈉元素等,以及香豆精類、谷淄醇類、揮發油等物質,可促進胃中蛋白質分解酶的分泌,增加胃腸蠕動,有助消化吸收和瘦身減肥。檸檬生食還具有良好的安胎止嘔作用,因此檸檬是適合女性的水果。

2、草莓草莓也是不可忽視的排毒水果,它熱量不高,而且富含維生素C,能清潔胃腸道和強固肝臟。但若你對阿司匹林過敏或腸胃功能不好,就不宜食用了。

3、梨梨汁富含膳食纖維,是最好的腸胃“清潔工”。飯館裡的飯菜大都以“味”取勝,食物多油膩或辛辣,吃後容易誘發便秘。而飯後喝杯梨汁,能促進胃腸蠕動,使積存在體內的有害物質大量排出,避免便秘。

4、木瓜吃了太多的肉肉,脂肪容易堆積在下半身。木瓜裡的蛋白分解酵素、番瓜素。可幫助分解肉肉。減低胃腸的工作量,讓肉感的雙腿慢慢變得列有骨感。

5、無花果無花果是水果中的佳品,含有機酸和多種酶,具有清熱潤腸、助消化、保肝解毒等功效。而且,近年來發現,無花果對二氧化硫、三氧化硫 、氯化氫及苯等有毒物質有一定的抗禦能力。

6、石榴石榴飽含精華元素,其豐沛能量遠遠超過其他水果。就如雞尾酒般的強效抗氧化成分,發揮卓越排毒修護功能,促進細胞新陳代謝,補足能源。蘊藏多重維他命、礦物質、強效抗氧化成分,為肌膚過濾毒素,注入源源不斷的鮮活能量。

7、柚子中醫認為,柚子具有理氣化痰、潤肺清腸、補血健脾等功效,是冬季養肺和緩解感冒後咳嗽的好水果。比如現在很流行的蜂蜜柚子茶,就有良好的養肺祛痰作用,並能美容養顏。

8、葡萄柚獨特的“枸椽酸”成份,使新陳代謝更順暢,卡路里低,含鉀量卻是水果中的前幾名。渴望加入美腿小姐的行列,先嚐嘗葡萄柚的酸滋味!

9、桑葚中醫認為,桑葚味甘酸,性寒,具有補肝益腎、養血生津、滋液熄風、潤腸通便的作用,能有效預防便秘。現代研究還認為,桑葚具有調整機體免疫功能,促進造血細胞生長、降血脂、護肝等多種作用。習慣性便秘者可取鮮桑葚適量,洗淨榨汁,每次服用15

10、蘋果蘋果富含纖維物質,可補充給人體足夠的纖維,降低心臟病的發病率,還可以減肥。 許多美國人把蘋果作為瘦身必備食品,每週節食一天,這一天只吃蘋果,號稱“蘋果日”。

11、香蕉 香蕉中鉀元素的含量很高,這對人的心臟和肌肉功能很有好處。

12~櫻桃 富含大量維生素C,能幫助人體保護心臟健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