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大會康震盛讚此詩:所有寫節日裡思念的詩,沒有一句超過它

思念親人、懷念故土,是根植於中國人靈魂深處的最美好的情懷,是中國傳統文化中最重要的內容。自古至今,每一個離開親人、出門在外的遊子,無時無刻不在思念著家鄉,思念著親人。這種美好的情懷,得以在文人的筆下傳承。從兩千五百年前的《詩經》中,我們就能讀到“誰謂河廣?一葦杭之。誰謂宋遠?跂予望之……”這樣的句子。之後,關於思念的文學創作從沒間斷。“胡馬依北風,越鳥巢南枝”(《古詩十九首》), “人歸落雁後,思發在花前”(隋•薛道衡《人日思歸》)……到了唐代,隨著詩歌的繁榮,這一主題的創作也達到了一個高潮。“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李白《靜夜思》),“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杜甫《月夜憶舍弟》),“共看明月應垂淚,一夜鄉心五處同”( 白居易的《自河南經亂關內阻飢兄弟離散各在一處因望月有感聊書》)……這些無一不是膾炙人口的名句,然而,都不如王維的一句“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來得自然、質樸,有穿透力和震撼力。


詩詞大會康震盛讚此詩:所有寫節日裡思念的詩,沒有一句超過它

獨在異鄉為異客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詩人說:我獨自遠離家鄉在異地孤身為客,每到重陽佳節就倍加思念遠方的親人。遠在他鄉我想到兄弟們身插茱萸登上高處,也會因為少我一人而遺憾。

這首詩是王維十七歲時的作品。當時詩人獨自一人漂泊在外,在重陽佳節思念故鄉的親人,於是寫下了這首流傳千古的名篇。這首抒情小詩寫得非常樸素。但千百年來,人們在作客他鄉時讀這首詩,卻都能強烈地感受到了它的力量。

詩詞大會康震盛讚此詩:所有寫節日裡思念的詩,沒有一句超過它

每逢佳節倍思親

年僅十七歲的王維,就獨自一人前往長安謀取功名。繁華熱鬧的帝都對當時熱衷功名的年輕士子雖有很大吸引力,但對遊子來說,畢竟是舉目無親的“異鄉”;越是繁華熱鬧,孤身在外的異鄉遊子就越顯得孤單寂寞。所以,詩人說“獨在異鄉為異客”,首句用了一個“獨”字,兩個“異”字,讓人深刻感受到了遊子的孤獨無助感,造成了強烈的藝術效果。令讀者,尤其是正處異地他鄉的讀者感同身受,產生強烈的藝術共鳴。在當時,交通、物流、人員流徙很不方便,不同地域之間的風土、人情、語言、生活習慣差別很大,離開生活多年的故鄉到異地去,會感到一切都陌生、不習慣,感到自己是漂浮在異地生活中的一葉浮萍。“異鄉”“異客”兩個詞,樸質而真切地道出了這種感受。

詩詞大會康震盛讚此詩:所有寫節日裡思念的詩,沒有一句超過它

遙知兄弟登高處

作客他鄉的遊子的思鄉懷親之情,在平日自然也是存在的,不過是被刻意的壓制住了而已。但一旦遇到某種觸媒,就很容易爆發出來,甚至一發而不可抑止。而最常見的觸媒就是“佳節”,所以詩人說“每逢佳節倍思親”。中國的很多節日,都是家人團聚的日子,並且往往和對家鄉風物的許多美好記憶聯結在一起,而且在當時,節日氣氛是非常濃厚的,不像現在有時候沒有人提醒,我們都不知道是過節。所以“每逢佳節倍思親”就是十分自然的了。這種體驗,可以說人人都有,但在王維之前,卻沒有任何詩人用這樣樸素無華而又高度概括的詩句成功地表現過。所以一經詩人道出,它就成了最能表現客中思鄉感情的格言式的警句。由此可以體現出王維的過人之處。

詩詞大會康震盛讚此詩:所有寫節日裡思念的詩,沒有一句超過它

遍插茱萸少一人 

三四兩句,詩人不是直白地寫遙想兄弟在重陽日登高,佩帶茱萸,而自己獨在異鄉,不能參與,來表達自己在佳節的思親之情,卻反其道而行,從對方來寫故鄉的兄弟們今天登高團聚時身上都佩上了茱萸,卻發現少了一位兄弟──自己不在內,因此感到遺憾。這樣就避免了詩意的平直,從而使全詩顯得曲折有致,出乎常情。而這種出乎常情之處,正是這兩句詩的獨到處、深厚處和新警處。《繭齋詩談》論此詩:不說我想他,卻說他想我,加一倍淒涼。

詩詞大會康震盛讚此詩:所有寫節日裡思念的詩,沒有一句超過它

思念

自這首詩出現後,就成為了遊子表達懷思的標杆性作品。尤其是“每逢佳節倍思親”一句,更是千古流傳,人所共知。康震老師在詩詞大會上評析這句詩說:所有寫在節日裡思念的詩,沒有一句超過它。一個簡單的詩句就勾起了過往的匆匆過客們的所有的鄉思。可謂精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