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師曾:文人畫一人品,二學問,三才情,四思想,具此四者,乃能完善

陈师曾:文人画一人品,二学问,三才情,四思想,具此四者,乃能完善

現在有人說西洋畫是進步的,中國畫是不進步的。我卻說中國畫是進步的……譬如說有人走了許多路,在中途立住了腳,我們不能以他一時的止步,便說他不能步行。安知中國繪畫不能於最近的將來又進步起來呢?所以我說中國畫是進步的。眼下的中國畫進步與否,尚難為切實的解答罷了。

陈师曾:文人画一人品,二学问,三才情,四思想,具此四者,乃能完善

出生於官宦、翰墨世家的陳師曾,是清末主張變法的兩廣總督陳寶箴之孫,民初詩壇泰斗陳散原之子,著名歷史學家陳寅恪之兄,他一生中的最後10年是在北京度過的,1913年至1923年這短暫的10年,也是他藝術的黃金時期。

陈师曾:文人画一人品,二学问,三才情,四思想,具此四者,乃能完善

如果沒有陳師曾,20世紀初期的北京畫壇一定會黯淡許多,這是美術史家的共識。這位畫壇領袖,以其精深的繪畫理論和傑出的繪畫實踐對世紀初的北京畫壇發揮著巨大的影響力。

陈师曾:文人画一人品,二学问,三才情,四思想,具此四者,乃能完善

文人畫的捍衛者

20世紀初,陳師曾涉足畫壇之時,中國社會發生了急劇的變化,中國傳統文化受到前所未有的質疑與批判。在繪畫領域,傳統文人畫更是遭到猛烈攻擊,如康有為斷言傳統文人寫意畫是中國畫學衰弊至極的罪魁禍首,陳獨秀認為王石谷的畫是“中國惡畫的總結束”,並疾呼“若想把中國畫改良,首先要革王畫的命”。在“美術革命”之潮洶湧之時,陳師曾挺身而出,高度肯定文人畫之價值,並以自己的繪畫實踐堅決維護文人畫的地位。

陈师曾:文人画一人品,二学问,三才情,四思想,具此四者,乃能完善

1921年,陳師曾發表《文人畫之價值》一文,次年出版《文人畫之研究》一書,堅持文人畫的立場。他認為:“文人畫之要素,第一人品,第二學問,第三才情,第四思想,具此四者,乃能完善。蓋藝術之為物,以人感人,以精神相應者也。有此感想,有此精神,然後能感人而能自感也。”在反傳統思潮甚囂塵上之時,陳師曾基於對傳統繪畫的精深認識,極力反對當時盛行的全盤西化的觀點,並從學理上為傳統文人畫做有力的辯護,系統精闢地論述文人畫的藝術價值。

陈师曾:文人画一人品,二学问,三才情,四思想,具此四者,乃能完善

他的理論不僅對當時的中國畫壇具有極為可貴的指導意義,而且對20世紀80年代以後西潮再度洶湧的中國畫壇,仍然具有深刻的現實意義。他主張“以本國之畫為主體”,適當地融會西法,為傳統文人畫注入生機。他傑出的藝術實踐也有力地證明了文人畫的價值,證明了立足傳統基礎之上的漸變式革新是大有前途的。

陈师曾:文人画一人品,二学问,三才情,四思想,具此四者,乃能完善

他的花鳥畫師法吳昌碩,繼承了明清以來的大寫意傳統,但更重個性獨造,喜用硬毫禿筆,肆意縱橫,堅勁挺拔。他的山水畫一掃“四王”的柔潤之風與摹古之習,尤以一批園林寫生小品最為質樸清新。在人物畫方面,他打破了傳統的佛道神仙、仕女高人等題材,直接面向社會底層人民,他以《北京風俗》冊頁為代表的簡筆人物畫創作所體現的現實主義精神在中國近代繪畫史上尤為可貴。

陈师曾:文人画一人品,二学问,三才情,四思想,具此四者,乃能完善

助成齊白石

“衰年變法”

如果沒有陳師曾,也許就沒有繪畫大家齊白石,此話並不過分。齊白石初居京華,在琉璃廠南紙鋪賣畫、刻印,並無畫名,甚至被北京畫壇目為“野狐禪”,可是到了1922年,他卻聲名大噪,畫價飆升,並在後來逐步完成了“衰年變法”,成為一代大師。促成這一轉變的關鍵人物是陳師曾。

陈师曾:文人画一人品,二学问,三才情,四思想,具此四者,乃能完善

現代人物畫的開拓者

對於陳師曾的藝術而言,他的成就主要體現在花鳥畫和山水畫,但是,他偶然為之的人物畫卻對中國現代人物畫的發展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並使他成為中國現代人物畫的開拓者。

陈师曾:文人画一人品,二学问,三才情,四思想,具此四者,乃能完善

他說:“現在有人說西洋畫是進步的,中國畫是不進步的。我卻說中國畫是進步的。從漢時到六朝的人物畫,進步之速,已如上述。自六朝至隋唐,也有進步可見。不過自宋朝至近代沒甚進步可言罷了。然而不能以宋朝到現今幾百年間的暫告停頓,便說中國畫不是進步的。譬如說有人走了許多路,在中途立住了腳,我們不能以他一時的止步,便說他不能步行。安知中國繪畫不能於最近的將來又進步起來呢?所以我說中國畫是進步的。眼下的中國畫進步與否,尚難為切實的解答罷了。”畫家不僅對中國人物畫的發展有著非常深刻的認識,而且還對當時的中國畫的發展有著頗為樂觀的態度,他以非比尋常的創造力印證著中國畫“於最近的將來又進步起來”了。

陈师曾:文人画一人品,二学问,三才情,四思想,具此四者,乃能完善

戳原文,更有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