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8日國內四大證券報紙頭版頭條內容精華摘要

中國證券報 (專區

)

5月外儲規模環比微降 未來料保持穩定

7日,中國人民銀行公佈的數據顯示,截至5月末,我國外匯儲備規模為31106億美元,環比下降142億美元,降幅為0.46%。業內專家表示,預計未來人民幣匯率繼續雙向波動,保持基本平穩。跨境資金流動料保持基本平衡或小幅淨流入,未來我國外匯儲備規模有望保持總體穩定。

績差沉底精英登頂 A股迎來分層時代

股市中常有這樣的案例:散戶投資者動用多年積蓄的十幾萬元甚至幾十萬元,買入那些宣稱很快就會重組成功的ST股或多年主營業務虧損卻擁有石墨烯、互聯網金融等眾多概念的“故事大王”。他們相信可以獲利而退,但往往音樂停止、燈光亮起,才發現自己站在舞池中央。

小米遞交CDR發行申請 “H股+CDR”進程加速

步森股份控股股東質押股票觸及平倉線

步森股份6月7日晚公告稱,收到控股股東重慶安見漢時科技有限公司(簡稱“安見科技”)的告知函,近日公司股價連續下跌,安見科技質押的公司股票已觸及平倉線。目前,安見科技正在積極採取籌措資金、追加保證金或抵押物等相關措施防範平倉風險。

上海證券報 (專區

證券時報 (專區

稅延養老險試點首張保單開出 多家險企陸續開張

6月7日,身為上海C919大飛機首飛機長的蔡先生,成為全國首張稅延養老保險的保單擁有者。隨著這張由太保壽險上海分公司承保的保單簽發,醞釀十年的稅延養老保險試點政策在上海正式實施。除了太保壽險,中國人壽、泰康養老、新華人壽、平安養老險、太平養老險等公司的上海分公司昨日亦陸續在上海市場投放相關產品。

近3個月8家上市銀行宣佈發起設立資管子公司

昨日晚間南京銀行公告稱,根據資產管理業務內外部環境變化,該行擬出資不少於20億元發起設立資產管理公司,持股比例佔100%。這也是3月份以來第8家公告擬設立資管子公司的上市銀行。據悉,此次投資經南京銀行董事會審議通過後,無需提交公司股東大會審議,但尚需取得監管部門批准。

創新藥迎投資春天 哄搶之下引發估值泡沫

一邊是陸續入局的醫療類投資機構,另一邊是水漲船高的生物醫藥項目估值,尤其是創新藥已受到資本的熱烈追捧。但在熱錢的貪婪之下,也有投資人提出要保持“恐懼”,在2018年募資困難熱錢收緊的情況下,估值或將下調,大可等估值調整後再投。

*ST三維轉型公路運營 環保違規影響仍未消散

6月7日*ST三維公告稱,公司擬以持有的粘合劑分廠、苯精製車間、公用工程及相關處室的資產及負債、山西三維國際貿易有限公司95%股權、山西三維歐美科化學有限公司75%股權、山西三維瀚森化工有限公51%股權作為置出資產,與上市公司間接控股股東山西路橋建設集團有限公司持有的山西路橋集團榆和高速公路有限公司(下稱“榆和公司”)100%股權的等值部分進行置換。

證券日報 (專區

試點創新企業詢價 充分發揮專業機構投資者優勢

6月6日,證監會連夜發佈了9個文件,意在更好的指引符合規定的創新企業借道CDR迴歸A股市場。值得關注的是,試點創新企業的估值和定價如何確定和虧損企業的估值和定價如何確定,一直是市場關注的熱點問題,近期,證監會相關負責人也給出回應。

74家重組概念股預報業績 14家上半年仍將虧損

“入摩”五日海內外機構調研忙 88家公司最受寵

自6月1日A股正式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之後,除了北上資金變得十分活躍以外,各大機構也掀起一波調研熱潮。分析人士普遍認為,6月份往往是中長期底部成型最高的月份。目前,大盤階段性底部已經築成,未來有望迎反彈行情。經過前期的調整,部分股票的投資價值已經越來越明顯。

和時利3次衝擊上市無果“改嫁” 德威新材再接盤無業績承諾遭問詢

經歷了兩次IPO撤回,重組瑞豐高材方案被股東否決,江蘇和時利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和時利”)3次衝關資本市場無果轉而投靠德威新材。2017年5月份,德威新材對外宣佈計劃以現金方式收購和時利60%的股權。在控股和時利近5個月時間,今年5月份,德威新材再次宣佈擬以非公開發行股份募集資金收購和時利剩餘40%的股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