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事件牵连出背后华谊兄弟的并购赌局

华谊兄弟并购事件

05月28日,崔永元通过微博晒出多份拍戏合同,其中涉及到明星与制片方逃税签订的“大小合同”。

所谓“阴阳合同”,是指合同当事人就同一事项订立两份以上的内容不相同的合同,一份对内,一份对外,其中对外的一份并不是双方真实意思表示,而是以逃避国家税收等为目的;对内的一份则是双方真实意思表示,可以是书面或口头。“阴阳合同”是一种违规行为,在给当事人带来“利益”的同时,也预示着风险。

话题

此事件的发生,是由于冯小刚电影《手机2之朋友圈》的开拍,为什么他会这么在意这部电影呢?

原因是《手机》中葛优扮演的《有一说一》的主持人严守一,因为手机发生婚外恋。而当时崔永元主持的节目《实话实话》正在热播,很多人把崔永元和严守一联系到一起。

虽然根本联系不上,可是由于电影的大热,还有崔永元的知名度,很快对于这事肯定对崔永元造成了一定的干扰。

按照崔永元的说法,2003年的电影《手机》从筹拍时他就是知情的,对于剧中以一个谈话节目主持人作为男主角,他也是接受的。令他感到被侮辱的一是电影细节“公然捏造”。

主要是里面的剧情跟发生在崔永元身上的事情太类似了,所以崔永元对于这部电影可是深恶痛绝!

本来其实过去15年了,已经没有必要了,可是后来对于冯小刚曝光出来电影的海报的时候,崔永元坐不住了。

貌似是因为当时答应不要用《手机2》作为电影的宣传,因为这样有点旧事重提的意思,本来都是大家不想回忆的事情,可是依旧再次曝光在公众视野内,崔永元认为这是在第二次践踏他的尊严,我第一次过去了就不跟你计较了,可是你又再次伤害我以及我的家人,我怎么能忍你呢?

崔永元自述手机恩怨来龙去脉

(视频时长:44分30秒,请连WiFi观看,土豪随意)

因为这件事情,崔永元在微博接连炮轰《手机2》导演冯小刚、编剧刘震云和演员范冰冰。揭开了影视明星“逃税避税”的潜规则。

6月4日,受“阴阳合同”风波影响,华谊兄弟当日以跌停收盘,市值一天缩水近23亿元。作为《手机2》的备案单位,东阳美拉系华谊兄弟控股子公司。

根据国家广电总局公示,《手机2》全称《手机2之朋友圈》,备案单位为东阳美拉。

《手机》事件牵连出背后华谊兄弟的并购赌局

2年前,华谊兄弟斥资15亿元,收购冯小刚控股的“空壳公司”浙江东阳美拉传媒有限公司(简称“东阳美拉”)。当时,东阳美拉作出业绩承诺,如果业绩不达标,冯小刚需要自掏腰包补偿。

东阳美拉的业绩赌局

自华谊兄弟收益东阳美拉开始,对于这笔并购的质疑就未曾停止。

2015年11月,华谊兄弟公告拟以10.5亿元投资冯小刚控股的东阳美拉70%的股权

收购前,冯小刚和陆国强分别持有东阳美拉99%和1%的股权,收购后,陆国强退出,冯小刚持股下降至30%。

彼时,东阳美拉未经审计的资产总额仅为1.36 万元,负债总额却达1.91 万元,所有者权益为-0.55 万元。这意味着,华谊兄弟对净资产为负的东阳美拉给出了15亿元的估值。

“本次投资的交易价格是依据老股东承诺的目标公司2016年度经审计税后净利润的15倍为公司的估值。”

华谊兄弟在当时的收购公告中这样阐述收购的定价标准。而上海一高校专业审计人士对第一财经表示,以股东未来的承诺为定价基准的案例并不多见。

《手机》事件牵连出背后华谊兄弟的并购赌局

巨额商誉减值风险

除了东阳美拉,从2013年到2015年整个创业板的并购浪潮之中,华谊兄弟先后以类似的业绩对赌方式,高溢价地收购了浙江常升70%的股权、银汉科技50.88%的股权、东阳浩瀚70%的股权。加上东阳美拉,四起并购华谊兄弟合计耗资27.3亿元,获得商誉总计超过25亿元。

这四起并购中,除了游戏公司银汉科技,华谊兄弟的交易对手均是影视圈明星,浙江常升收购前是张国立旗下公司由其担任法人;2015年10月,收购东阳浩瀚时,李晨、冯绍峰、Angelababy、郑恺、杜淳、陈赫共持有该公司85%的股权。

2017年,华谊兄弟转让银汉科技25%的股份,套现6.47亿元不再纳入合并范围,且华谊兄弟以此为由将银汉科技的并购商誉进行了5.35亿元的全额计提。

除这笔计提之外,华谊兄弟五年间鲜少对并购标的进行商誉减值。但高溢价、高商誉的几家公司几年来为华谊兄弟贡献的利润并不多,甚至在2016年集体“爽约”业绩承诺。

据华谊兄弟2016年年报内容,报告期内上述三家公司分别实现净利2500.13万元、1.178亿元和1.01亿元,未完成业绩部分合计超过8000万元。

业绩承诺未达标,但商誉一分不少,审计人士认为,这实际上为华谊兄弟未来积攒了巨大的减值风险,存在业绩承诺到期,一次性巨额计提的隐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