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羽因為情商太低被殺

關羽因為情商太低被殺

在十八路聯軍進攻董卓時,華雄認為“割雞焉用牛刀”,主動請纓,十八路諸和董卓手下華雄汜水關對峙,華雄一夫當關萬夫莫開,諸侯們先後派出俞涉、潘鳳兩員大將與華雄交戰,但二人均被華雄所殺。十八路諸侯已無將領敢於華雄大戰,正當大家愁眉不展之時,

關羽因為情商太低被殺

關羽主動請戰,此時還默默無名的關羽沒有人信服,當時關羽只是一個馬弓手,被所有將軍看不起就連那些普通的士兵都瞧不上他,唯有曹操出來力爭此人儀表不俗,華雄安知他是弓手,再加上劉備和張飛表示如果關羽敗了,三人願意一起受罰。這樣才讓關羽有資格與華雄大戰,

關羽在出戰前,曹操為關羽倒了一杯熱酒,溫酒在戰,關羽說等回來再喝酒也不遲,然後關羽就真的三招割下來華雄的人頭,回來的時候酒竟然還是熱的。

關羽因為情商太低被殺

自始至終劉備沒有說話,那麼關羽的這個突然決定是劉備不知道的,而劉備沒有阻攔也是有考慮的,萬一贏了呢?自己豈不是一下子就出名了?但他同時也擔心關羽會敗,關羽一敗,自己被華雄砍了,劉備也要受牽連,被袁術罵是不可少的,甚至還要被軍法從事,所以當時劉備是最為難的。但是想到出名的路太艱難,這樣冒險卻能換來快速成名,他也願意試一試,況且關羽的武藝劉備也多少知道一點,這個時候關羽在劉備心中的地位不如張飛(劉備招兵買馬的錢可是張飛出的),感情也不是太深,關羽死了劉備也不會太傷心,何況是你自己搶著去送死的,關我就被啥事?

張飛是個急性子,按說是不能容忍華雄這麼狂妄的,但他並沒有搶著要去,有幾個原因。首先張飛雖然急躁,但不傻,這個時候自己也沒什麼地位,犯不著去搶功送死。大哥劉備算不上一路諸侯,怎麼打也輪不到劉備發言和衝鋒陷陣,況且馬弓手去對陣先鋒大將,本來就不合規矩,這一點上張飛比關羽懂得多。即使張飛自己要出馬,他也要再等一陣子,因為華雄才殺了諸侯們兩員大將,還沒到諸侯們真正著急的時候,這個時候出去,諸侯們不待見,也不會感謝你,等到再損失十個八個的,才是關鍵時刻,關羽太傲了,根本拿捏不到火候,事辦成了也不會得到任何獎賞。

關羽因為情商太低被殺

兄弟三人中,老大劉備武功不行,他不會出戰,關羽和張飛也不會讓他去,按輩分只能輪到關羽,但是後來面對呂布,張飛搶先一步,這說明當時張飛的確是自己不想出戰,這個殺華雄的功勞該記在哪路諸侯名下?當時劉備只不過是曹操手下的小人物,張飛不想改曹操掙獎狀,很聰明。關羽斬華雄是公元190年的事,這是關羽的成名戰,砍了華雄的頭,名揚天下。張飛的成名戰應該是當陽橋喝退曹操幾十萬大軍,這一年是公元208年,比關羽斬華雄整整遲了18年。關羽搶了張飛的名氣,華雄死後,呂布把諸侯們殺的落花流水,張飛好不容易逮著機會要和呂布幹一架,這要是打贏了比關羽斬華雄要出名的多,而且是同一年,可是關羽半路上跑進來圍攻呂布,這次不要緊,劉備還來插手,本來是張飛該出名的一戰,卻成了人多欺負人少,被天下人恥笑,毀了張飛的名氣。

關羽因為情商太低被殺

我們先來看一下正史中,討伐董卓故事的前因後果,筆者先簡單的跟大家說一下簡要經過。

公元189年,昏庸的漢靈帝去世,漢靈帝去世不久,朝廷內部就爆發了一次政局大變革,外戚跟宦官集團(人稱十常侍)爭奪政權,皇太后的哥哥何進大將軍被殺,宦官集團也被袁紹等人率兵全部清剿,東漢末年的朝廷,一時出現權力真空現象。

這個時候,涼州軍閥董卓率兵進入洛陽,控制了京城,董卓廢了漢少帝劉辯,改立陳留王劉協為漢獻帝,這個時候的朝廷軍政大權,全部被董卓一人獨攬,董卓生性殘暴嗜殺。

並且縱容自己的手下,在京城,姦淫擄掠大肆搶奪錢財,就連一些貴戚大臣也無法倖免,整座洛陽城被一種陰森恐怖的氣氛圍繞著,人人自危,並且董卓還表露出取代劉氏的意圖。

這個時候,東郡太守橋瑁,借三公名義,這裡的三公是當時身份最尊貴的三位大臣,分別是司徒楊彪、太尉黃琬、司空荀爽的名義,發出了一篇董卓的罪惡公告,希望有義兵,解京城之困。這個時候,關東的十幾個州郡的地方長官紛紛響應橋瑁,起兵討伐董卓。於是就有了歷史上最著名的討伐董卓的故事。

當時被推舉的聯軍,盟主是袁紹,但是真正舉兵攻打討伐董卓的僅僅只有兩支軍隊,一支是曹操的部隊,另外一隻就是孫堅的部隊。其他人每天高會喝酒,就連“壁上觀”都談不上。董卓迫於聯軍的聲勢浩大,遷都於長安,自己留在洛陽對抗聯軍,關東聯軍第一次跟董卓交鋒,是曹操的本部軍隊和陳留太守張邈派遣的一支軍隊,抵達滎陽西南的汴水,被董卓部將徐榮擊敗,曹操身中流矢,率軍返回酸棗。

第二年,孫堅在梁縣以東遭到徐榮圍攻,大敗,孫堅拼死搏殺率領十幾騎突出重圍,後收攏殘餘兵卒,到今河南臨汝以西,遭到呂布,胡軫的圍攻,孫堅利用呂布和胡軫不和,一舉擊敗董軍。並且在萬軍叢中擊殺都督華雄,後乘勝追擊,擊敗呂布後進入洛陽,聊到這裡,很多人會說,華雄不是關羽斬殺的嗎?正史中並沒有關羽溫酒斬華雄這個橋段,殺華雄的是孫堅,演義中為什麼要這樣安排呢?

《資治通鑑》中記載:當時討伐董卓的只有13路大軍,其中多出來的五支軍隊,分別是西涼太守馬騰,北平太守公孫瓚,北海太守孔融,上黨太守張楊,徐州刺史陶謙。這五支在三國中也是赫赫有名的,但都未參與討伐董卓,在這五支隊伍中,加入了公孫瓚,就是為了讓張飛,關羽,劉備一起參與聯軍,在聯軍中發揮決定性的作用。

我們都知道三國演義中,作者更傾向“擁劉備”,也是為了這個需要,作者移花接木,將勞苦功高的孫堅第一次吃敗仗大做文章,僅僅只是為了增加關張劉三人的光輝,和後面演義中孫堅充當先鋒吃敗仗以後,被華雄偷襲殺得大敗而逃,演義中如此渲染孫堅的慘敗,就是為了給關羽登場做鋪墊。

與張飛的“敬君子,輕小人”不同,關羽從來都是傲上而不辱下。對待部屬極盡關愛,對待上級卻從來都是不屑一顧的樣子。在其眼中,只有劉備沒有別人,即便是面對執掌生殺大權的諸葛亮,也不太放在眼裡。因此,排兵佈陣,面授機宜,如果沒有什麼特別的情況,諸葛亮基本就是能不用則不用。而關羽的這種處事風格,看起來是剛正不阿,義氣深重。但長此以往,總也逃脫了不顧大局的嫌疑。

赤壁之戰,華容道上,關羽放走曹操,按軍律當斬,但因了劉備與之同生共死的誓言,諸葛亮只能從輕發落。如此的教訓,一般人可能會記上一輩子,兩世為人,自當洗心革面。但關羽就是關羽,不僅沒有從中吸取教訓,反而在以後的發展中越走越遠,越陷越深。

事實也是這樣的,關羽在很多時候,的確是有些本末倒置、不顧大局了。對待頂頭上司諸葛亮是這樣,對待同僚也表現得極不友好。鎮守荊州的時候,當聽說剛剛投降的馬超英勇,就派義子關平前去對劉備說:“父親知馬超武藝過人,要入川來與孟起(馬超字)比試高低”,如此意氣用事,搞得劉備好不緊張。後來還是諸葛亮回信說馬超不及關羽,關羽才“遂無入川之意”。明眼人一看就知道,這本就不是一個單純切磋武藝的問題,而是關羽的高傲心理在作祟。從另一個側面,我們看到的不是關羽的大將風度,忠勇作風,而是目空一切、狂傲不羈。

當聽說老將黃忠也被封為“五虎上將”,關羽同樣表現出了太多的不快。

劉備做了漢中王,派費詩前往荊州授關羽大將軍印。於是關羽就問是哪五虎將,當費詩說是“關、張、馬、趙、黃”五人時,關羽卻勃然大怒說:“翼德吾弟也,孟起世代名家,子龍系吾弟也:位於吾等,可也。黃忠何等人,也與吾同列?大丈夫終不與老兵同列。”遂不肯受印。其氣量狹小,不能容人,可見一斑。也就是費詩,知道關羽性格,佯笑著說出了這樣一番道理:“夫立王業者,所用非一人……漢中王與將軍如同一體:將軍即漢中王,漢中王即將軍,可與同休慼共禍福,不宜計較官號之高下,爵祿之多寡也。”直到此時,關羽方才有所醒悟。

一、降將身份

眾所周知,千百年來,關羽一直是忠義的化身,尤其是《三國演義》中,他堪稱忠義無雙,無奈暫居曹操帳下時,他“身在曹營心在漢”,就是最好的證明。這樣一個人,最看不起得便是降將。而黃忠原本是劉表帳下中郎將,之後劉琮將荊州讓給曹操,他又在曹操任命的長沙太守韓玄帳下聽令;劉備拿下長沙,他則又歸降了劉備。雖然黃忠不是什麼賣主求榮的小人,但是關羽依舊會看不起他。

二、年齡問題

關羽在反對黃忠與自己並列的時候,最後提到“大丈夫終不與老卒為伍”,有看不起黃忠年邁的意思。劉備命關羽攻打長沙時,是公元208年左右,當時的黃忠已經年近六旬,到了劉備稱漢中王的時候,已經是公元219年了,也就是說,這個時候,黃忠已經差不多七十歲了。關羽從劉備入川起,一直留守荊州,在他的想象中,老將黃忠應該垂垂老矣,不復當年英勇了,所以他生出了鄙夷之情。

三、黃忠出身低微

雖然關羽自己出身不高,張飛、趙雲也同樣出身不高,可是他們三人都是劉備陣營的元老,又與劉備情同兄弟。馬超則是漢朝伏波將軍馬援的後人,又曾是西涼割據軍閥,出身極高。黃忠既非元老,又不是出身於大族,一向剛而矜持的關羽,自然會輕視他,這並非黃忠的戰力能夠彌補的。

四、戰績問題

關羽雖然在劉備陣營算得上位高權重,但是他畢竟是劉備的臣子,所以劉備奪益州、取漢中等戰事進展,不可能專門向他彙報,再加上蜀道難,往外傳遞消息不便,所以他很難得知黃忠的表現,不知道黃忠有什麼功勞,再配合以他的性格,他很可能會誤認為黃忠一事無成。試想,一個“沒有”任何功勞的人,會得到他的認可嗎?答案是否定的。

如果說關羽的這些行為只是表現在集團內部還好辦。但千不該萬不該,在面對和處理與東吳的軍事外交上,關羽同樣表現出了一以貫之的致命弱點。

在民間,大約羅貫中寫《三國演義》之前,就有很多關公和貂蟬的故事,統一名字就叫《斬貂》元雜劇中就有《關大王月夜斬貂禪》,說曹操為了收買人心,戰敗呂布後把貂蟬送給了關羽。

關公夜讀春秋,覺得貂蟬和歷史上的那些妖女太像了,於是就到臥室問了貂蟬一個問題:你還想呂布嗎?

貂蟬覺得在關公這兒說想呂布萬一關公吃醋怎麼辦?於是說不想,呂布這個小人哪兒有將軍您的英明神武啊。關公一聽印證了自己的猜想,這女人真的是個負心薄倖之人,老公剛死屍骨未寒,就對別的男人讚揚讚美,雖然她說的都對,但是也證明了了她就是那種紅顏禍水,於是一劍就把貂蟬捅死了。

後來演員在臺上表演時覺得貂蟬被捅死一點都不好看,關公不是用刀嗎?用刀砍多好,力劈華山一分兩半,攔腰斬玉帶也是一刀兩半,這種舞臺效果看起來就華麗的多。

不過後來也有文人反思,貂蟬好像也沒犯多大的罪,就這樣被關公斬了好像有點不合理,也顯得關公不那麼仁義啊,於是有人就改變成關羽在月下看見貂蟬,對她訓誡了一番,然後揮刀砍了她的影子一下,沒想到影子就是貂蟬的元神,一刀下去影子兩半了,貂蟬也就死了。

後來有人覺得這樣好像貂蟬的死也和關公扯不清關係,於是改成《關大王月夜贊貂禪》,說關羽看到拜月的貂蟬,對她為了大漢的事業,先後伺候呂布董卓父子倆人的行為進行了一番讚美,但是貂蟬姑娘覺得自己任務完成了,但是自己也變得不乾淨了於是一頭撞在關羽青龍偃月刀的刀鋒上,死了。

不知道關老爺每天總提著這80多斤的青龍刀轉悠啥?鍛鍊身體嗎?後來羅貫中寫《三國演義》的時候乾脆就把貂蟬寫丟了,故意模糊了她的歸宿,因為不管是關公殺的貂蟬還是貂蟬自殺,都不利於塑造關羽忠義形象,乾脆留個BUG,更好。

不同於演義裡邊,三國志作為正史而不是小說,裡邊提到了,關平是關羽的親兒子。相比於一個愛將,而且是二者只能取其一,那麼帶走關平明顯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關羽因為情商太低被殺

一向忠心耿耿,從沒離開過關羽的周倉怎麼辦呢?只能留下。那麼為啥要留下一個?不能都帶走呢?且聽我慢慢分析道來。

關羽因為情商太低被殺

其一,軍營裡都知道周倉是關羽的心腹愛將,也都知道關平是自己的兒子(就別糾結是乾兒子還是親兒子了,反正是兒子),如果兩個都帶走,非常的不妥,估計不銷一刻便生譁變。原因很簡單,還有守城的士卒沒走呢,這麼多人留在這裡,兩個人都帶走了的話,卻讓守城的士兵留這裡,無人指揮,也就是讓他們白白送死,他們的心理上肯定受不了。原來就沒有多大勝算了,心理壓力就很大,這下好了,更加會讓守城士卒喪失信心,軍心渙散,打都不用打,內訌起來,直接涼涼。萬一兵變的話,誰都走不了,一線生機都沒有,更慘。

關羽因為情商太低被殺

其二,留下一個希望,或說盼望。關羽的戰鬥力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帶走了關平,留下了周倉,士卒們會覺得關羽突圍出去必定會回來救周倉。因為周倉是關羽的愛將啊,而且關羽的仗義是盡人皆知的,有周倉在,希望多了一點點。士兵們的情緒穩定下來了,兵變沒有了,大家存活率又高了。

其三,不能只留些士卒就算了,而且不單要有管理士兵的人員,能夠指揮作戰的,還要能打的人,這樣會牽制攻城方的一部分注意力和戰力,追關羽的人就會少些。另一方面來說,也算是分散關羽突圍的壓力吧,實際上,這並不惡毒,因為都跑的話,敵人也就不會分兵。大家都是整對整,數十倍的兵力對上,關羽這一邊,還真的是還是沒有任何機會。

關羽因為情商太低被殺

說了這麼多,能做的也盡力去做了,可惜的是,功敗垂成。面對強大的兵力,關羽最終還是落個被擒殺害的結果,最後被捕只能自殺就義了。而這邊的周倉看到關羽父子首級,也選擇了自殺而死,堪稱一代忠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