鵬城政事|深圳“房改” 為什麼改?改為什麼?

鹏城政事|深圳“房改” 为什么改?改为什么?

房地產市場上的一個重磅消息

6月5日,深圳市發佈了深化住房制度改革的相關意見,明確了面向未來18年也就是2018年至2035年 深圳的住房發展目標。消息一出就刷爆了各大財經媒體的頭條,很多媒體把這次深圳住房制度改革的徵求意見稿解讀為是繼1998年房改之後,深圳住房體制迎來的“第二次房改”。

鹏城政事|深圳“房改” 为什么改?改为什么?

6月5日,深圳正式對外發布《關於深化住房制度改革加快建立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併舉的住房供應與保障體系的意見(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意見》)。

這被認為是深圳繼1998年後第一次房改後的第二次房改,影響到深圳未來18年!其實不止18年,而是將永久定格深圳的房地產發展路徑。我們先來看長期的規劃,到2035年,深圳將籌集建設各類住房170萬套。

鹏城政事|深圳“房改” 为什么改?改为什么?

主要分為三類:

第一類是商品住房,

佔40%左右,以中小戶型商品房為主。有能力的人通過商品房來解決住房需求。

第二類是政策性支持住房,佔40%左右,包括人才住房和安居型商品房,各佔20%;人才住房,可租可售,90平米以下為主,租售價為市場價的6折;安居型商品房對收入有要求,深戶,可租可售、以售為主,70平米以下為主,租售價為市場價的5折。

第三類是公共租賃住房,佔20%左右,中低收入人群,30-60平米為主,租金為市場價的3折,特困人員租金甚至打1折。

也就是說,保障房佔比60%,包括人才住房、安居型商品房和公共租賃住房總量不少於100萬套,商品房佔比40%,大概只有70萬套。這個比例是綜合了新加坡和香港經驗,新加坡保障房和商品房比例是8比2,香港是5比5。

深圳房改新政發佈 市民期待保障房

市民王先生在深圳的一家事業單位工作,一個月工資七八千塊錢,面對深圳的高房價,王先生很無奈。本來打算先攢首付,過五六年買一個小戶型,這次《意見》出臺之後,他看到自己符合人才住房的相關要求,一下子又燃起了他買房的希望。

王先生 深圳市民

現在意見出臺之後,就可以通過人才住房的形式,來進行購買人才住房。而且是市場商品房價格的60%。在戶型面積上,它也超出了我的預期。能夠達到90平左右。所以說是一個很好的途徑。我很希望這個細則能夠儘快制定出。能夠儘快的擁有自己的一套房子。

深圳房改新政出臺之後,市民和房地產從業者都是怎麼評價的呢?

深圳市民

對我來說,可能因為我暫時還沒買房,可能是還是好的,我目前社保交了差不多四五年,剛好可以滿足這些條件,如果能夠申請的話,那就看看誰先到先得。

深圳市民

因為現在畢竟來深圳時間不長,可能買房的話對房價這個壓力肯定是比較大的 , 如果有機會 我也去申請了

一些業內人士表示,深圳房改新政發佈後,短期內或對商品房價造成一定的影響,長期看,開發商將面臨結構調整。

肖小平

我覺得首先對目前在售的這個商品房的開發商來講,他們在心態上也許會更加惜售。因為未來比如說我們有60%的這個新增供應可能是在保障房這個類別上了,當然最終比如說能不能反映到他們的售價或者是推盤節奏,還要看他們具體的這個資金的回籠要求。

鹏城政事|深圳“房改” 为什么改?改为什么?

何倩茹 美聯物業全國研究中心總監

對於開發商來講的話,我們看到就是它未來的一個拿地的壓力會越來越大,因為畢竟我們一手的土地供應量應該會不斷的下降,而且的話配建面積,人才住房保障性住房的配建面積也會越來越多,所以對於開發商來講,它的一個運營的成本也會有一個機會是往上走的。

專訪深圳市住建局局長張學凡

"

張學凡 深圳市住房和建設局局長

當前我市的這個房價高企, 供應不平衡, 結構不合理 ,保障不充分 ,市委市政府希望出臺一個新的住房制度 來統籌解決好市民的各種住房的需求 ,以此來讓全體市民獲得更大的獲得感, 幸福感和歸屬感, 同時通過這個住房制度的創新為全市的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更大的一種支撐,也為全國住房制度的改革探索新路子。

我們這個城市又是一個創新型城市高房價對吸引人才產生巨大的壓力包括戶籍的一些中低收入家庭在高房價下也是承受巨大的壓力,所以在這個情況下市委市政府要出臺一個政策,要構建一個能夠涵蓋全體市民的這麼一個住房政策著力,來破解不同群體之間的住房困難,以此來推進我們這個城市更可持續的發展。

鹏城政事|深圳“房改” 为什么改?改为什么?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