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改變命運?不,命運每時每刻都在改變!

高考改變命運?不,命運每時每刻都在改變!

高考改變命運?不,命運每時每刻都在改變!

我們自動自發地為考生加油鼓勁,並提醒廣大車主這幾天儘量不要鳴笛。

高考改變命運?不,命運每時每刻都在改變!

我們還極其煽情地懷念了一把當年參加高考的情景,往事歷歷在目,彷彿就在昨天。

中國人最齊心的時刻有幾個,一個是春節,這是一個就算老闆給再多錢也要回家的時刻,一個是雙11,這是一個被剁手一百遍也要敗家的日子……

高考也算是一個,在這一天,不僅政府部門調動了諸多資源為高考“保駕護航”,大家也都“厚愛”著考生,沒不方便都恨不得為他們行個方便。

很暖心,很感人……

高考,曾經承載了我們的夢想,現在又承載了我們對兒女的期望。

我兒時的一個小夥伴,當年我們一起從窮山溝裡走出來,現在在不同城市各自發展。

當年的他讀書勤奮,後來成了一名律師,事業有成。

他在朋友圈裡發了他兒子的照片,並附上一行字——距高考還有5110天,加油!

可以說是很令人忍俊不禁了。

每年的高考日到來之際,父母們總表達著對兒女的殷切期望……

高考改變命運?不,命運每時每刻都在改變!

高考改變命運,是中國人多年來的情結。

更準確地說,它是中國讀書人從古代開始參加科舉考試求取功名的一種精神延續。

“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是古代讀書人的共同願望。讀書改變命運,成為千百年來人們的信條。

自從1977年恢復高考以來,參加高考的考生數量逐年水漲船高。作為被大家公認為最公平的人才選拔模式,高考受到了民眾的廣泛擁護。

說起改變命運,我們不禁想問,到底怎麼改變?

上千年前的古代太久遠,我們不談,就看看這幾十年。

高考改變命運?不,命運每時每刻都在改變!

1977年恢復高考,無數上山下鄉的知青有了返回城市的機會,還有那些被劃分為地主和富農成分的子女,也想借這個機會擺脫加在自己身上的階級成分枷鎖。

大家很清楚,考試對誰都是一視同仁,考不上大學自當認命,倘若考上了,往後的人生則將完全變一個樣。

其中最重要的是,當時工作包分配的制度,讓很多大學生還沒有畢業就早早地被一些政府機關、事業單位提前預定。

幾乎可以說,只要考上大學,往後的人生便是一片坦途。

那個時候,說高考改變命運,沒人會反對,這種改變是翻天覆地的。

但是,事實上那些年也只有少數人擠過了“高考”這座獨木橋。

1977年,由於是恢復高考的第一年,報考者眾多,達到570萬人,但只錄取27萬人,錄取率只有5%,可謂鳳毛麟角。

10年後的1987年,高考人數228萬人,錄取62萬,錄取率達到27%;

1997年,高考人數278萬,錄取100萬,錄取率36%。

雖然錄取率似乎提高了不少,但參加高考人數只有300萬不到,還有相當大一部分18-22歲的適齡青年沒有讀高中或者沒有參加高考。

到2015年,中國高考人數已漲到942萬,全國平均高考錄取率接近75%,部分地方高考錄取率超過90%。

從這些數據,想必你已經看到一些端倪,如今上大學的情況跟過去已有很大的不同。

過去所謂的改變命運,是建立在國家包分配工作及錄取率極低的基礎上,那些人被稱為“天之驕子”並不為過。

而如今,請別再用這樣的詞語來描述。

高考改變命運?不,命運每時每刻都在改變!

其實,不管在哪個年代,表現優異的人總是少數。

現在要說改變命運,就算往211高校甚至985高校裡擠,都已沒有太強的說服力,大學生畢業便失業、名牌大學畢業生拿低薪的現象並不鮮見。

但是現在很多人仍然有一種“高考”情結,仍然把高考跟改變命運綁在一起。

大家認為考上大學就是給未來上了保險,考不上就是窮途末路。

於是,家長心急如焚,考生壓力山大,因為高考,陷入焦慮的何止千家萬戶。

高考改變命運?不,命運每時每刻都在改變!

從邏輯上來說,一樣事情改變命運,是不嚴謹的說法。

我們常說,假如我們做一件事,會如何如何,假如不做那件事,又會如何如何。

放到高考上便成了,假如我們考上了大學,就改變了命運,假如沒考上大學,就改變不了命運。

但人生是沒有如果的,我們沒法通過假設來說明我們有沒有改變命運,誰知道我們走另一條路會是什麼結果呢?

當然,我們會通過社會現象、通過一些所謂的常理來進行論證,比如,我們看到大學生比高中生就業情況好,高中生比初中生就業情況好。

大致情況或許是這樣。但是,基本上,能考上大學的大多能考上,考不上的也就考不上,能考上好大學的大多也能考上,只能考上一般大學的也就只能考到一般的。

這些結果,取決於一路以來的積累,從學前教育、小學到中學,每個環節都抹不掉。

高考改變命運?不,命運每時每刻都在改變!

我們總是祈盼在高考中能超常發揮,或者起碼別失常。

“考不上大學會怎樣?”“考砸了會怎樣?”這是很多人腦子裡的慣性想法,其實真的想多了。

有專家分析過,除了個別特殊情況,發揮超常和失常的情況實際上都是極少的。

可以說,你考得怎麼樣,考前幾分鐘已幾成定局。

也就是說,你當時的實力基本決定了你能否考上大學,能考上什麼大學。

既然是實力決定的,那就不應該糾結於高考這一關,不能把它當做決定自己一輩子命運的關口。

這樣說是否意味著不用好好學習,可以放任自己了?完全不是。

這樣的說法只是說明一個結果是由前面無數個事件的積累造就的,你想要好的結果,從一開始就應該努力。

到臨近出結果的時刻你才憂心忡忡,是不應該也是不必要的。

高考中輕裝上陣不是喊口號,而是實實在在的一種智慧。

高考改變命運?不,命運每時每刻都在改變!

高考只是人生過程的一次檢閱,也可以說,是人生修行過程的一小段,走過了這一段,不管結果好壞,我們都還要往前走。

命運被某件事情改變,很多時候是我們臆想出來禁錮自己的思維的,甚至是為我們找藉口所用的。

要說命運的改變,它每時每刻都在改變。

你換一份工作,可能你的命運就改變了;

你去另一個地方打拼,可能你的命運也會改變;

你結交到幾個有識之士,你的命運又改變了;

只要你換一個想法,換一種態度,你的命運就可能會改變。

高考改變命運?不,命運每時每刻都在改變!

所以,我們的命運是否改變,是否變得越來越好,取決於我們有沒有一直努力,有沒有不斷修正。

命運的改變是一個動態過程,可能我們沒有考上大學,或者沒有考到好的大學,我們對前面這一段不滿意,但命運的主動權依然掌握在我們手中。

我身邊不乏一些同學、朋友高考考得不理想,甚至沒有參加過高考,但通過後續的發憤圖強,在事業上一路逆襲,成功扭轉了人生局面。

試問,是沒考上大學改變了他們的命運,還是他們通過不斷改變、進取改變了自己的命運呢?

我想,如果沒有對前一段人生的反思,他們不會做出種種改變,最終收穫後一段人生的豐碩成果。

高考改變命運?不,命運每時每刻都在改變!

每年高考,哭一批笑一批。其實上過大學的才知道,四年後,誰的天下,都別說得太早。

文憑不過是一張火車票,清華的軟臥,本科的硬臥,專科的硬座,民辦的站票……

火車到站,都要下車找工作,這時才發現老闆並不太關心你是怎麼來的,只關心你會幹什麼。

比爾蓋茨說,難道坐頭等艙會比坐經濟艙先到達目的地嗎?所以不要對孩子提出過於苛刻的要求,站一路也是一種歷練。

在高考日來臨的時候,我們祝福廣大考生好運,但同時我們應該勉勵他們,不管結果怎麼樣,你未來的命運都掌握在自己手裡。

因為我們知道,我們的命運也掌握在自己手裡。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