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明珠的造車夢碎了

造手機,造車,造芯片,倔強的董明珠硬要為格力開闢出一條新路,作為看著格力股價一路上漲的小散,財哥對董明珠的敬佩之情是溢於言表的,但是造車可不是那麼容易的,董明珠下注的珠海銀隆業績下滑,庫存高企,貨款拖欠。

近期廣東證監局官網顯示,作為擬上市公司,珠海銀隆的上市輔導終止,上市前景堪憂,難道董明珠的造車之夢要魂斷藍橋?

董明珠曾經豪言夢想,“大家坐著格力造的車,打著格力的手機,控制家裡的空調溫度,享受格力給你們帶來的美味佳餚。”2016年,董明珠開啟了造車之路,起初格力決定斥資130億收購珠海銀隆,但是在投票過程中被股東否決,以董明珠不服輸的性格,必然是會捲土重來,格力不能出面,那就自己掏錢,於是董明珠拉上了萬達總裁王健林等人,一起出資30億投資珠海銀隆。

董明珠的造車夢碎了

珠海銀隆的魅力到底在哪呢?一個是鈦酸鋰電池技術,一個是汽車整車的製造。當時鈦酸鋰電池技術吹得很響亮,如充電幾分鐘,能跑上百公里之類的,實際上卻名不副實。珠海銀隆的失敗在於三點。

首先是產品質量不夠硬,電池技術備受質疑。電動汽車行業,電池不行可是硬傷。據當地公交車司機反映,珠海銀隆產的客車,電池續航能力太差,充電很麻煩,路線長一點的公交,連個往返都跑不了。其實對於電動客車來說,外形,功能上的差別並不大,核心的競爭優勢就是電池,而珠海銀隆的電池技術恰恰是個坑,鈦酸鋰電池的缺陷很致命,能量密度低,價格高,體積大,續航里程短。汽車的質量不行,當然銷量也就不行了,2016年銷量6200輛,2017年銷量3355輛,幾乎腰斬。

其次,急功近利,盲目擴張。2017年董明珠成為珠海銀隆的第二大股東之後,珠海銀隆在半年內就在全國佈局11個新能源汽車產業項目,總投資達到了800億。雖說萬丈高樓平地起,但是必須要有堅固的根基才行,而珠海銀隆恰恰在前期沒有紮好馬步。兵法雲,兵馬未到,糧草先行,而珠海銀隆在電動車質量不行,全國的銷路沒有打開的情況下,竟然去盲目擴張,顯然是太冒險了,結果就是汽車賣不出去,庫存高企,現金流緊張,還拖欠著不少供貨商的貨款。

反觀一下特斯拉的發展路線,一開始的時候電動車只是富人的玩具,對車的質量要求是非常高的,尤其是電池的性能,是要滿足跑車要求的,技術成熟後,才開始逐漸向市場推廣,然後在有了市場,收到大量訂單後開始增資擴產,在各地建廠,所以特斯拉擔心的到期能不能交貨,而不是有了貨賣不出去。

董明珠的造車夢碎了

其三,補貼政策變化,2016年以前中國新能源車的補貼金額較高,最高的時候甚至達到淨利潤的2-3倍,而且補貼標準是按照車型的長度進行的,對其他因素基本不做考量,所以不少企業看見了機會,一窩蜂地湧了進來,出現了大量騙補現象。這怎麼能行,所以之後政府就改變了補貼標準,電池能量密度成為參考標準之一,而銀隆的鈦酸鋰電池的特點就是能量密度低,所以補貼的縮減對於銀隆來說更是雪上加霜。

不論成與敗,財哥對董明珠是很佩服的,從一個南下的打工妹做到今天格力的董事長,帶領格力成為空調霸主,成為格力的代言人,並且打破了成龍魔咒,期間的艱辛和努力是不言而喻的。

但是董明珠在空調領域摸爬滾打多年,思維是很難跳出工業產品領域的,而車和手機已經屬於互聯網產品,講究的已經不光是質量,而是體驗感,甚至是心理需求。從造手機中就可以看到很多讓人哭笑不得的趣事,如董明珠將自己的頭像設置在格力手機的開機頁面,強制要求公司員工甚至是格力的供應商使用格力手機,還有財哥一直覺得格力的手機為什麼不叫“格格”,多麼親和匹配的名字,非要叫什麼色界手機。

不過話說回來,不去造手機,造車,以及最近宣佈造芯片,格力的出路在哪裡。在空調領域格力已經到了瓶頸,一個企業不去開闢新的增長點,不去進步,在未來等待著的也許就是逐漸消亡。2018年一季報,格力的賬上趴著1051億的貨幣資金,這筆錢怎麼花出去,並且花的有價值,將是董明珠的難題,如果64歲的董明珠還能繼續擔任格力董事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