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罗卓英?

ou-zhou

他才是抗战第一将,罗卓英,此人早年毕业于保定军校,和陈诚是同窗,当然,陈诚和他关系也是相当不错,陈诚担任18军军长后,他的11师就让罗卓英接任。在国民党最负盛名的18军将领中,先后有过5个一级上将,陈诚,罗卓英,周志柔,桂永清,高奎元,而这些将军基本都是罗卓英一手带出来的。

在14年的抗战中,罗卓英没有一日是不在战场上的,其中最早的淞沪会战,罗卓英率领的一个团的兵力守住了罗店,惨烈程度让日军都胆寒。之后罗卓英担任战区司令。之后日军大面积进攻中国。

罗卓英总是出现在战场上最该出现的地方,比方说长沙会战,宜昌战役等,被誉为蒋介石的救火队长。在上高战役中,罗卓英以两万人的伤亡歼灭日军1,5万人,此战是近代中歼灭日军最多的战役,而且也是自己损失最少的。被誉为最经典的战役。

在之后的远征军出征中,总司令就是罗卓英,麾下有孙立人,杜聿明,戴安澜,廖耀湘,郑洞国等人,这些赫赫有名的将军居然都是罗卓英一手带出来的。可见此人能力之高。民国元老于右任曾盛赞罗卓英“行三万里程,打二百回仗”但是这么一个能打的将军却没有出现在解放战场上。

有人说是被蒋介石冷藏了,不止如此,罗卓英同时期的将军,卫立煌,关麟征也很少在解放战场上显露,解放战争期间,罗卓英一直待在南京,之后又去了台湾和陈诚一道主持台湾军务。

不过老蒋对于这些抗日名将还是不错的,罗卓英在后来糖尿病逝世,孙立人遭到蒋介石囚禁了33年,白崇禧也是心脏病突发逝世。


历史大家

陈诚的军事集团“土木系”也有四大金刚:罗卓英、林蔚、郭忏、周至柔,林蔚的最高军职是“国防部作战厅长、次长”,深为蒋介石倚重,而郭忏的最高军职是“联勤总司令”,周至柔的最高军职是“空军总司令”,由此可见,排名四大金刚之首的罗卓英应该是什么样的份量,他几乎就是土木系的灵魂人物,下面还有个“土木系十三太保”,就不一一列举了。

这是一个抗日功绩被严重低估、大兵团指挥能力又被过于高估的将军。



指挥部设于长沙的第九战区首任司令长官是陈诚,1939年2月上调重庆时,却没有按惯例将职务传接给罗卓英,是非常耐人寻味的。须知从第11师、第18军到第19集团军,都是陈诚一旦高升,接任军事主官的第一顺位继承者,一定是罗卓英。惟独这个第九战区司令,陈诚举荐了薛岳,而以罗卓英为副司令长官兼第19集团军司令。

作为保定军校的同学,罗卓英与陈诚可谓是莫逆之交,共同打造了国民党中央军“陈胡汤”三大军事集团势力最大的土木系,陈诚为人刻板严肃,土木系军官如果与陈诚发生不愉快,一概请罗卓英出面转寰,以儒将闻名的罗卓英都能最后上下摆平,说明性格温厚。而恰恰是这份温厚,使罗卓英缺少某种“杀伐决断”的领袖气质,是个好的副手或参谋长,不是个好统帅,恐怕这也是错失第九战区司令的主要原因。



确实,罗卓英打满抗日全场,从淞沪会战开始到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抗日战争所有发生在华中和西南的战役几乎都有罗卓英的身影,武汉会战、南昌会战、上高会战、三次长沙保卫战,罗卓英都是薛岳离不开的重要副手,因为国民党军队派系实在太多,既然中央军土木系二号人物都遵守号令,其他各派系各部焉敢再不从命?为第九战区的指挥顺畅,为湖南和江西成为抗日战争相持阶段的主战场,罗卓英功不可没。

第19集团军主要驻防赣北,南昌会战之后罗卓英所部多次击败日军的进一步侵略,将南昌日军牢牢地压缩在周边,保证了湖南战场不被迂回,保证了赣南不致沦陷,保证了第九战区和第三战区的陆上联系通道,薛岳的“天炉战法”即脱胎于罗卓英的“后退决战”军事思想,此间尤以上高会战最为精彩,一举打残日寇两个师团,毫不夸张地说,罗卓英在抗日战争中的表现,确实功在民族。



1942年初出任中国远征军第一路军司令长官,位于蒋介石之下、杜聿明之上的中间位置,再加上盟国英美的参与,复杂的军事指挥系统使远征军无所适从,罗卓英不够强势的缺点再一次暴露出来,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终至远征军首次入缅作战失利。嗣后奉调回国,出任军令部次长和东南训练团教育长及全国知识青年编练总监,为1944年的滇西和缅北反攻做出相当贡献。

全国抗日十大战区,罗卓英至少征战过五个以上,如果再加上南京卫戍区、武汉卫戍区和滇缅战场,守土抗日绝对的高级将领第一人,民国元老于右任评其“行三万里程,打二百回仗”,绝非虚誉。抗战胜利后主政家乡广东,曾经三进南海,维护国家海洋主权,国府曾经指定一岛名为“南威岛”,就是纪念罗卓英接收之功(罗卓英号慈威,人如其号)。

1946年晋升陆军上将,1961年逝于台北。



恭录罗卓英将军《上高会战奏捷》:

“又报前线战鼓催,寇气直犯上高来。

休夸扫荡侵三路,且看包围奋一锤。

诸葛阵图终有价,临淮壁垒不容开。

应知万马埋轮日,莫使虾夷片甲回。”


度度狼gg

谈起远征军,为什么要说孙立人入缅,杜聿明入缅。为何不说罗卓英入缅,郑洞国入缅呢?(况且孙立人的功劳也不如郑洞国,两人不是一个级别;攻克密支那后,郑洞国的新1军才分编为孙立人的新1军和廖耀湘的新6军)无它,因为现在孙立人,杜聿明更有名。罗卓英其实当时的职位很高,也有名,只是现在很多军迷没那么熟悉。



罗卓英打仗不少,也许协调关系更擅长吧。松沪南京武汉长沙罗卓英都打的不错,上高南昌会战就是罗卓英指挥的。(上高是大捷)



再看从1942年开始,罗卓英出任中国远征军第一路司令长官,手下数万精兵(知识青年多),并以大兵团作战序列跨出国门,驰骋缅甸,协同英美盟军。后来他率部转入印度,任中国驻印军副总指挥,负责在蓝姆伽训导抗日将士。



罗是广东人,但并没有去黄埔军校,而是去了保定军校。和陈诚是一个学校的,有同窗之谊,二人关系也很好。而陈诚深受老蒋器重,罗当然也受信任了。民国元老于右任曾盛赞罗卓英“行三万里程,打二百回仗”,罗也无愧于这句话,经历和战功皆可。



我们来看一份名单,你就知道他的资历了。在罗卓英的帐下,有杜聿明、孙立人、戴安澜、廖耀湘等名将,能带领及协调这些出征,足见罗卓英的威望之高,资历之深。罗去台后任战略顾问,1961年11月6日,因患糖尿病逝于台北。


李三万的三万里

抗日战争时期神州大地上烽火遍地,在战火的磨练下,一个个肩负辉煌战绩的抗日名将们纷纷横空出世,如王耀武、杜聿明、薛岳、张自忠等名将都在抗日战场上用日本人的鲜血为自己书写了荡气回肠的抗日之歌。

但是大家在很多时候都会忽略的一个人、一个在抗日战争中战绩绝对不亚于这些名将的人,此人就是陈诚最信任的军事伙伴罗卓英。


罗卓英毕业于中国近代史上非常重要的将领摇篮保定军校,和蒋介石手下的小委员长陈诚陈辞修是很要好的同窗同学,他们二人因为在保定军校中有过硬的交情,所以罗卓英才能凭借自己的能力,在陈诚的提携下,于派系严重的国民党渐渐走上了荣耀之位。

保定军校在中国现代史中的地位

在这里有必要跟大家简单说一下保定军校,很多时候,大家都是只知黄埔军校,不知保定军校的,但是在中国近代史中,保定军校的意义却绝对不亚于黄埔军校。

我们都知道的白崇禧、薛岳、吴佩孚、孙传芳、唐生智、蒋介石、陈诚、张治中等很多重要的民国将领都出身于保定军校,保定军校的学生几乎遍及了中国早期的军阀混战以及后来的抗日战争。

(薛岳)

在黄埔军校学生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时,保定军校的很多学生们早已经成为了抗日战争中的金字塔顶端,成为了统筹大局的大将,正是因为凭借这样过人的资历和关系,罗卓英在抗日战争刚开始爆发的时候,才能没用几个月的时间就一跃成为了集团军的总司令,开始走向决策层。

在关系和能力的双重作用下,罗卓英慢慢走向了人生巅峰

不过罗卓英的晋升虽然与陈诚有着重要的关系,但是他的军事能力却也是非常不容忽视的。

在国民党投入了绝大多数精锐部队誓死捍卫国家尊严的淞沪战场上,罗卓英率领第18军在罗店这个著名的血肉磨盘上死死坚守了下来,在武器有着绝对劣势的情况下,就这么将日军主力的前进路线生生打断了,由此建立下了大功。


在往后的抗日战争中,罗卓英游走在各大战场上,率领大军统筹起了对日作战的大局,他先后历经了南京保卫战、武汉会战、南昌会战、上高会战、长沙会战、仁安羌大战、平满纳战役等这些非常重大的抗日战役,用非常服人的战绩铸就了自己的英名。

所以在战绩的成就下,他的位置也一步步高涨了起来,最后更是成为了第九战区的副司令、远征军的总司令、军令部的次长。

罗卓英名气不大的尴尬

不过也因为他这些总揽全局的位置,使他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并不能合理地被凸显出来。

人们往往会将目光盯在最高位置如蒋介石、何应钦、陈诚等这些人上,或者将目光投向战斗在第一线的如王耀武、孙立人等这些名将之上,像罗卓英这样居中在这两个行列中的人,往往就会遭遇到名气不足的尴尬。

有一个很典型的例子就是上高会战,上高会战是抗战中一次很重要的会战,在意义上不亚于台儿庄战役所获得的胜利,而罗卓英就是当时的总指挥官,但是很多时候人们却只记得了王耀武和74军的辉煌,而忽略了罗卓英在这场会战中的重要作用。

名不配功的罗卓英

在上高会战中,王耀武凭借着非常辉煌的战绩使74军获得了抗日第一铁军的称号,也彻底折服了日本人,74军名下的两支师更是在此会战中分别获得了蒋介石颁发下来的海陆军武功状,风头可谓一时强盛无两。


(王耀武)

虽然74军惊人的战斗力是此次会战胜利的重要原因,但是罗卓英对大局的总揽以及对各军的协调却也是非常重要关键的。

不过像罗卓英这样站在战斗背后的关键人物于舆论大潮中是没有太大市场的,所以他的名气远远不如王耀武,甚至还比不上当时只是74军一名副师长的张灵甫。

而在缅甸战场上,虽然罗卓英也是中国远征军的总司令,但最后却因为很多事情,人们只记下了如孙立人、廖向辉、戴安澜等奔赴在第一线的名将。


所以说在我看来罗卓英的功名与名气是远远没有达成正比的,他在抗日战场上建立下了非常卓著的功勋,这些功勋是完全可以使他成为被历史铭记的抗日英雄、成为被历史浓墨重彩描写的抗日名将的,但是世事总是如此,人们要么记住最高位者,要么记住最闪耀者,像一些中流砥柱者就常常会遭遇尴尬,罗卓英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


孤客生

国民党中的老资格将领,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和陈诚关系匪浅,堪称莫逆之交。在他的军事生涯前期,几乎和陈诚如影随形,一个当正的,一个当副的,而陈诚的发家部队十一师乃至后来的十八军其都担任过统帅,所以说罗卓英是陈诚土木系的二号人物。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法国于要塞凡尔登抗拒德军有过一场血战,双方伤亡近七十万人,被称为“凡尔登绞肉机”。而在抗日战争中,也有过一场血战,日军妄想三个月灭亡中国,但在淞沪战场上,双方于罗店展开反反复复的争夺,使日军半个月推进了三公里,此战被称为“血肉磨坊”,抵抗日军的便是国民革命军第十八军,军长便是罗卓英。



所以说,罗卓英是一名极其优秀的将领,他从东征北伐之时,便英勇善战,而抗战爆发后,他率部各处御敌,从淞沪会战到南京保卫战,从武汉会战到远征缅甸,无论从作战次数还是战绩来说,他都无疑是一位抗日名将。



后来因为国民党的败退,其他国民党派系更有杀陈诚谢天下的说法,所以陈诚下台后被蒋介石派往台湾,而罗卓英也随其奔赴台湾,后协助陈诚经营台湾,整编国民党残兵败将。

后于1961年病逝,老蒋授予其“忠贞为国,殊堪旌扬”的旌忠状。


风流倜傥张四少

罗卓英,广东大埔人,薛岳的老乡,蒋介石的师弟,陈诚的同学。而这4个名字,都与保定军校联系在一起。他成长于东征、北伐,建功于中原大战,扬名于抗日战场。在围剿红军和解放战争中,反倒没有更多建树。

1.抗战立有大功。

从参加淞沪会战,到率远征军挥师印、缅,罗卓英的抗日脚步转战五个战区、三个国家,历经大小战二百余次。其中,上高战役和前三次长沙会战,罗卓英的第19集团军建功最为卓著。

2.为人处事低调。

罗卓英没有成为“网红”,甚至不为世人所共知,主要原因是他行事低调,不喜吹擂。在抗战时期,他早已是军长、军团司令、集团军总司令、战区副司令长官、远征军第一路司令长官,但时值今日,他的名气似乎还没有一些当时的军长、师长、旅长名气大。比如方先觉、王耀武等,都早已声名鹊起。


3.内战不愿出力。

以罗卓英抗日之战绩,足以证明他是一个能打敢打的将领,但是,从参加苏区五次围剿,到解放战争供职东北行辕(副手,正职陈诚),从来看不出这是一个笑傲疆场的斗士。尤其是三年解放战争中,罗卓英的名字似乎被陈诚的影子雪藏了。

4.培养多员大将。

罗卓英出身陈诚的土木系,即11师、18军(十一为土,十八为木),这个以11师为老班底的18军是蒋系五大王牌之一,共走出4个参谋总长,2个海军司令,1个空军司令,1个陆军司令,还有20多个军长。而这些人,大多是罗卓英一手培养出来的,比如桂永清、高魁元、周至柔这三位海陆空总司令,罗卓英都亲手调教过。

5.晚年黯然收场。

由于跟陈诚走得近,罗卓英在解放战争末期跟着陈诚去台湾经营,做好败退准备工作。之后,就没再带过兵,偶以顾问之职前线督战观战。这说明,蒋介石把罗卓英看得透透的,认定他是一个忠而不诚之人。在担任几年战略顾问、国防研究院副主任等虚职之后,罗卓英因糖尿病逝于台北。


历史扯吧

八年抗战时期,以十项重要指标为依据,即集团军总司令、副总司令、战区司令长官、副司令长官、大型会战总指挥、副总指挥、单位集团军参与会战次数、殉国将领、授衔上将、青天白日勋章,这十项指标累计来计算,罗卓英以21次排名第一,接下来是孙连仲的19次,薛岳等4人的14次,陈诚、王陵基的13次……

罗卓英的21次具体如下:集团军总司令2次、副总司令1次、战区司令长官1次、副司令长官2次、会战总指挥1次、副总指挥4次、亲率集团军参与会战次数8次、授衔上将1次。

纵观罗卓英将军抗战功绩,甚为英伟,堪称:对抗战功勋卓越而严重被忽视的抗日将军!!!


西关表哥

民族危亡时,作为带兵的将军。尽责尽职杀敌有功,此举应高度评价。只是此人不识路,没有把后半生续篇写好。甚为可惜实为不识时务之人,作为后人,客观对待历史人物记住好,不记过,只是争取不犯前人的错才有意义。


手机用户55680041214

热血青年志在从军,保定军校慧眼识君,卓英陈诚同窗共谊,志气相投终身良友,相互提携彼此照应,北伐战争屡有战果,淞沪抗战鲜血洗礼,上高大捷功不可没,远程缅甸损失惨重,解放战争表现平平,退居台湾了此残生。为人宽厚治军有方,麾下名将甘愿驱使,明珠投暗才尽功没。#凌远长著#


爱之育之

罗卓英是国民党军嫡系中的嫡系第十八军的第2任军长(第1任为陈诚),是‘’土木系”(十八军、十一师)中的著名将领。1937年7月率部参加上海淞沪抗战,指挥同日军的战斗十分惨烈。1938年9月离开十八军,出任武汉卫戍总司令,参与指挥武汉保卫战。罗是一名战功赫赫的抗日名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