⑰豪嶺大路上的徽州氣息

皖浙兩地的交往紐帶

豪嶺大路屬於徽千古道臨近浙江的一段。徽千古道位於歙縣新溪口鄉與浙江省千島湖威坪鎮之間,古道從新溪口鄉政府所在地塔坑村出發,途經石塔頭、米灘、灘頭、下塢等自然村,到浙江省威坪鎮橫雙村塔嶺嶺腳,總長10公里。其中,安徽段長近6公里,浙江段長約4公里,寬1.8米,清一色青石板鋪就。因古道穿越塔嶺,故又稱塔嶺古道。古道以塔嶺為界,在浙皖分界處修建了一座路亭,塔嶺亭(又名友誼亭)供來往人士駐腳歇息。

徽千古道彷彿將百腳尖山谷豁開一道口子,頗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這裡曾是兵家必爭之地,相傳明朝正德八年,休寧令唐勃在塔嶺伏擊並全殲王浩八的起義部隊,故塔嶺又有得勝嶺之稱。據說,岳飛當年也是由此進出婺源。1934-1935年,方誌敏帶領的紅軍幾次經過塔嶺,並在這一帶爆發多次激烈的戰鬥。

登高望浙江近在眼前

沿著舊石板路向前走,兩邊村民種的蔬菜生機勃勃,路旁小溪潺潺流過,山核桃樹則在等待著春天的到來,部分掩映在樹林中的土房像慈祥和藹的老人一樣讓人感到親切。

此處望遠,視野開闊,景色優美,藍天白雲,交相輝映,遠山、村莊盡收眼底。

順應形勢發展鄉村遊

隨著近些年我市古道遊、古街遊、古村遊的興起,豪嶺大路以及這裡歷史文化或將成為當地有特色的旅遊資源。據江小紅回憶,何家組的村口原來有個土地廟,外面都是紅色的,當地人稱之為“紅廟”。“紅廟因為年久失修已經倒塌,但地基還在。”江小紅說,原來紅廟是為很多有困難的、幹活的人提供短暫休息而修建的,明朝的時候就有了。相傳朱元璋曾從這裡經過,也住在紅廟裡。關於朱元璋還曾有一段傳說,廟裡一邊有蚊子,一邊沒蚊子,那是因為朱元璋晚上住在這裡,蚊子咬他,朱元璋就和蚊子說,你蚊子來咬我幹嘛,你別咬我,到那邊去,結果蚊子果真就飛到另一邊。故事是真是假已不重要,重要的是這個地方有著有趣的故事。

江小紅說,原來進村口有一個圓門洞,有個兩進的祠堂,裡面有天井,還有個古戲臺,都是因為維修不力倒塌了。而塔嶺亭和石階也因年久失修,有些石頭風化了,有些破碎了,損壞比較嚴重。村裡從上世紀70年代以來每年都要來維修,因為當時村民生產生活經常走這條路,現在修得少了,上世紀80年代後基本沒修過了。老街原來兩邊都是徽派建築,石板路面,但這些年建房子、車輛通行把原來的石板路損壞不少。村裡考慮到當地村民的生產生活,就在原來石板路的基礎上澆築了水泥路面。

“村裡有230人,常住人口150多人,年輕人一般都出門打工了,剩下都是老年人居多,也很難對古民居進行有效的保護。”江小紅說,很多村民把原來的舊房子拆掉,建了新房子。原來的老房子基本以徽派為主,設計建造都有門樓,現在古民居剩下不多,只有10來幢左右。

“還是要加強古街、古道的保護,首先要提高當地村民的保護意識。其次政府部門要重視,需要項目和資金的推動。”江小紅說,村裡也會積極向上爭取資金,讓古道不再受損毀,並適度重新修復,為鄉村旅遊打好基礎。“這條路的風景不錯,基礎相對較好,同浙江臨近,人口相對密集,清明、五一、十一等假期,來的遊客比較多,很多遊客很願意在週末或者節假日徒步旅遊。我們下一步也打算從這方面著手,利用這裡的古街、古道、古民居,利用資源優勢發展鄉村旅遊。”江小紅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