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帝为何不给亲弟弟恭亲王常宁上谥号?

清史记载,顺治帝有八子六女,女儿活到成年的只有一个,儿子活到成年的却有四个,他们分别是福全、玄烨、常宁、隆禧。其中隆禧在康熙十八年因病去世,年仅二十岁。

这个时候顺治帝活着的儿子,只有皇次子福全,皇三子玄烨,也就是康熙帝,皇五子常宁。因常宁的生母身份比较低,他就失去了继承皇位的机会,福全因为从小就愿意做个贤王,所以康熙当皇帝以后,因为对皇家的尊卑制度特别的介意,还有与常宁之间有一定的矛盾,不然康熙帝不会对兄长福全和弟弟常宁两个态度。

康熙帝为何不给亲弟弟恭亲王常宁上谥号?

康熙帝

从恭亲王常宁的长女也就是康熙帝养女大公主固伦纯禧公主来看,她的生父恭亲王常宁在各方面的待遇都不如她的伯父福全,足见康熙帝与常宁之间有一定的矛盾。

要想知道康熙帝到底与常宁之间有什么矛盾,还要从常宁的妾吴氏说起。常宁的妾吴氏,原本是吴三桂的亲孙女,只是不是嫡出,不是建宁公主所生,后来嫁给了常宁。吴三桂出事以后,很多与吴家的亲戚都受到了牵连,恭亲王常宁作为吴应熊的女婿,自然也在其中,但因为他特殊的身份,没有受到很大的影响。

后来康熙杀掉了吴三桂所有的男丁子孙,常宁的妾吴氏因为是女孩已经出嫁,才没有被追究。再后来,建宁公主因为伤心过度,身体一直不好,因常宁的妾吴氏是建宁公主的庶出女儿,所以康熙帝指示恭亲王常宁把公主接到府上一起生活照顾。

不知道是不是这个缘故,康熙与弟弟常宁之间有了些许的矛盾,主要表现在两个地方,如下:

一、常宁死后不上谥号。恭亲王常宁于康熙四十二年六月初七去世,年仅47岁。常宁去世以后,按照大公主的回忆,当时康熙帝正在塞外巡视,并没有立即回来,而是派了皇子回京操办常宁的丧事。

常宁死后,康熙不仅没有立即回来,还不给他上谥号。与常宁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顺治帝的皇次子福全,福全比常宁晚死了17天,当时康熙对这位兄长的去世,完全换了一种做法,

不仅康熙帝立即返回京城,还到兄长福全的棺前痛苦,除了康熙帝,太后还去了。康熙命按照郑亲王的规格办理丧仪,除了正常的祭祀之外,还加祭。康熙帝还命人快速的去看地,造墓立碑。除此之外,还给福全上了谥号宪,而却没有给常宁上谥号,还把常宁的丧事规格降低。

二、级别待遇不同。康熙帝在福全死后,没有按照规定让福全的儿子降一级世袭,而是直接世袭裕亲王。常宁死后,他的儿子世袭爵位的时候,不是降一级,而是降了两级。等于是把常宁这个亲王当成了郡王去世袭。

史料记载,常宁死后,他的后代降袭贝勒,相当于把常宁的儿子连降两级,也等于是把常宁放在了郡王的位置上。

可见同是兄弟,康熙帝却厚此薄彼,或许与吴三桂孙女的结亲,也是常宁与哥哥康熙之间有了裂痕,或许这也是康熙没有给弟弟常宁上谥号的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