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大理劃定洱海保護藍線、綠線、紅線 洱海保護只會更嚴

5月30日下午,洱海保護治理“七大行動”工作進展情況新聞發佈會在大理召開。大理州環保部門和大理市政府的相關負責人發佈了洱海保護情況以及洱海保護下一步工作的推進情況。

重磅!大理劃定洱海保護藍線、綠線、紅線 洱海保護只會更嚴

大理州洱海保護治理“七大行動”指揮部介紹,洱海是大理人民的“母親湖”,是大理賴以生存和發展的根基,是大理最美的風景、最靚麗的名片。2017年7月,國家生態環境部將大理洱海與白洋淀、丹江口定義為“新三湖”。上世紀80年代以前,洱海水質較好,保持在貧營養狀態。隨著洱海流域人口增加和城鎮化的發展,對洱海環境的影響越來越大,洱海的保護治理也與此相伴隨。一直以來,大理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視洱海保護,明確提出“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洱海”“洱海清、大理興”的理念,先後採取取消網箱養魚、取消機動船“雙取消”措施,大力開展退魚塘還湖、退耕還林、退房屋還溼地“三退三還”工作,在流域內實施禁磷、禁白、禁牧“三禁”,積極開展清潔家園、清潔田園、清潔水源“三清潔”環境衛生整治。

重磅!大理劃定洱海保護藍線、綠線、紅線 洱海保護只會更嚴

大理市常務副市長趙永祥介紹,根據國家發改委批覆的《雲南省洱海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與可持續發展規劃》以及《水汙染防治法》《洱海保護管理條例》《溼地保護條例》等法律法規,為進一步加強洱海水生態保護區核心區空間管控,恢復被侵佔的湖濱帶,構建連續完整的湖濱生態屏障,形成健康的湖濱水生態系統,決定在洱海環湖周邊,按照科學、系統、協調的原則,劃定洱海湖區界線(藍線)、洱海湖濱帶保護界線(綠線)、洱海水生態保護區核心區界線(紅線),並在“三線”範圍內實施湖濱緩衝帶生態修復和溼地建設。目前,大理市政府正按照規定開展“三線”劃定相關工作。

重磅!大理劃定洱海保護藍線、綠線、紅線 洱海保護只會更嚴

“三線”劃定堅持科學性、系統性、協調性原則。根據國家重大水專項洱海課題研究成果和洱海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的相關專項規劃,充分考慮洱海周邊的實際情況,堅持以人為本,廣泛聽取了沿湖群眾和社會各界的意見,經過專家反覆論證,綜合形成了《大理市洱海生態環境保護“三線”劃定方案》。

重磅!大理劃定洱海保護藍線、綠線、紅線 洱海保護只會更嚴

藍線是以“2007年環洱海數字化修測地形圖”和2014年勘定的1966米湖區範圍界線劃定。綠線是以藍線為基準線外延15米劃定。紅線是以洱海海西、海北(上關鎮境內)藍線外延100米,洱海東北片區(海東鎮、挖色鎮、雙廊鎮境內)環海路道路外側路肩外延30米劃定。對藍線、綠線、紅線的部分區域,按照大理市城鄉規劃,結合湖泊生態環境保護的需要進行劃定。

下一步,大理將在“三線”範圍內實施洱海流域湖濱緩衝帶生態修復與溼地建設工程,項目建設用地依法有償徵收,項目範圍內土地房屋有序騰退,涉及的建築物、構築物及附屬設施、零星林果木等依據相關規定補償。徵收的土地全部用於湖濱緩衝帶、生態溼地和生態廊道建設,恢復洱海自然生態岸線,形成完整的陸地與湖泊水體的過渡緩衝區域,對於提高洱海水生態系統的穩定性,防止生態退化,改善水質具有重要作用。

大理希望通過實施洱海生態環境保護“三線”劃定,開展洱海湖濱緩衝帶、生態溼地和生態廊道建設,構建生態屏障,促進洱海水生態環境改善,依託優美的自然生態環境,打造洱海流域“健康生活目的地”品牌,推動大理綠色發展、共享發展、跨越發展。

重磅!大理劃定洱海保護藍線、綠線、紅線 洱海保護只會更嚴

重磅!大理劃定洱海保護藍線、綠線、紅線 洱海保護只會更嚴

重磅!大理劃定洱海保護藍線、綠線、紅線 洱海保護只會更嚴

據介紹,黨的十八大以來,尤其是2015年1月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大理時作出“一定要把洱海保護好”的重要指示以來,大理州委、州政府始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囑託,認真貫徹落實雲南省委、省政府“採取斷然措施,開啟洱海搶救模式,保護洱海流域水環境”的決策部署,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以對子孫後代高度負責的態度,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洱海,保護格局從“一湖之治”到 “生態之治”轉變,保護方式從“以保護為主”向“防治結合”轉變,保護主體從“部門為主”向“全民共治”轉變。堅持“山水林田湖草”全流域綜合治理。紮實開展科學治湖、工程治湖、依法治湖、全民治湖和網格化管理“四治一網”工作,全力推進流域“兩違”整治、村鎮“兩汙”治理、面源汙染減量、節水治水生態修復、截汙治汙工程提速、流域綜合執法監管和全民保護洱海“七大行動”,開啟了洱海保護治理新徵程,把保護治理好洱海作為講政治、講擔當的重要體現,作為壓倒性的任務,擺在壓倒性的位置,形成壓倒性的態勢,組建了州、縣市一線“七大行動”指揮部,組建了大理市洱海生態環境保護“三線”劃定項目指揮部,派駐16支鄉鎮工作隊,簽訂了《幹部政治責任狀》《項目建設單位承諾書》,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效果導向,集中一切力量,採取一切措施,全面統籌與重點推進相結合,流域治理與湖體水質管控相結合,盯住點、連成線、護出面,系統性地推進洱海保護治理工作。洱海流域廣大群眾在餐飲客棧停業停汙、土地流轉、規模化畜禽養殖場搬遷、地下井封堵等方面積極響應黨委政府的號召,顧全大局,放棄眼前利益,積極參與洱海保護治理,自覺自願成為洱海保護治理的同盟者、同行者。通過採取一系列組合拳措施,洱海保護治理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效,

2017年有6個月的水質達到了Ⅱ類,2018年1至5月達到了Ⅱ類,全湖水生植被面積達到32平方公里,佔湖面的12.7%。


©雲視新聞七彩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