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東詳解中國重汽如何新舊動能轉換

2018年的山東正在煥發新的生機。成為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讓山東這個發展步伐放緩的經濟大省,再次迎來了快步邁向經濟強省的歷史機遇。

作為山東省製造業龍頭企業,中國重汽自然要扛起新舊動能轉換先行者的大旗。

中國重汽是中國重型汽車的搖籃,一直引領著中國重卡行業的發展趨勢。1960年,生產出中國第一輛重型汽車——黃河牌JN150八噸載貨汽車;1983年,成功引進奧地利斯太爾重型汽車項目,引領斯太爾平臺的重型汽車風靡華夏大地;2009年實現與德國曼公司戰略合作,再次成為我國重卡行業的技術新標杆。

的確,在市場方面,中國重汽穩居國內重卡行業前列,出口量連續13年位列全國第一。“我們在任何一個時點上,都有1.5萬輛的訂單待生產。”中國重汽總經理蔡東這話說得底氣十足。

在市場穩定發展的前提下,如何優化產能,如何尋求新突破,如何挖掘新動能,成為中國重汽在新時代的新使命。

5月8日,中央媒體走基層大調研活動走進中國重汽。蔡東接受媒體專訪,詳細闡述了中國重汽作為新舊動能轉換先行者,如何尋找新動能的思考和實踐。

“新舊動能轉換要產生新的動能,應該向更高的技術、更新的領域拓展。”蔡東表示,從需求角度,要走向全球,拓展新的市場;從供給角度,要向新技術、新能源方向走。中國重汽目前就朝著這樣的發展方向順利前進。

蔡東詳解中國重汽如何新舊動能轉換

蔡東

“中國製造走出去,需要有金融業支持”

“關於未來,必須是一個國際化的重汽。如果僅面向國內市場,經濟有波峰波谷的波動,走向國際,能平衡這種經濟的波動,有利於持續穩定的發展。同時,走向國際,才能對全球的需求有清晰的瞭解。”蔡東對中國重汽的國際化發展戰略非常堅定。

事實上,在我國重卡行業,中國重汽已經是當之無愧的國際化拓展的先行者。中國重汽產品已銷往全球近100個國家和地區,2017全年實現重卡出口3.3萬輛,佔全國出口總量的近50%,連續13年穩居國內重卡行業出口首位,並初步打開了愛爾蘭等發達國家和地區的大門。

今年一季度,中國重汽國際公司累計訂單達到了19356輛,同比增長18.73%,出口銷售同比增長42.54%,實現2018年首季開門紅。

“我們走出去比較早,逐步在探索。早年基本是在不發達地區,主要是隨著中國石油工業、礦業走出去,在一些區域相互促進,建立起了根據地。”蔡東介紹說,中國重汽國際化發展,一方面,根據不同國家的國情,一個國家一個國家地建立可持續發展模式;另一方面,努力走向高端市場。

近年來,中國重汽重點聚焦東南亞、南亞、中亞和非洲等“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除重卡產品直接出口外,還與合作方進行國際產能合作,以輸出資本和輸出技術的方式實現當地製造。

在多年國際化探索的歷程中,蔡東發現,日本的汽車製造商住友、三菱等都是銀行商社一體的,很多市場研究、對社會環境的研究都是商社在研究,形成了一套非常強大的互補體系。

由此,蔡東想到:“當前中國金融業和製造業是分離的,是一種純貸關係。未來,金融業是否能為我們走出去做一些支撐呢?”

“其實,不僅是汽車,中國很多行業走向全球,如果沒有金融業的支持,都很難。”蔡東呼籲,國家能夠支持製造業和金融業緊密合作,包括行業協會,一起建立一種走出去的新模式。

“堅信混合動力重卡是重要發展方向”

當前,汽車技術正在進行歷史性大變革,傳統燃油汽車向新能源汽車轉型勢在必行。國內外卡車企業都在大力佈局新能源產品研發和推廣,中國重汽對此也早已佈局。

中國重汽全面進軍新能源市場,積極開展新能源、清潔燃料汽車研發與製造,推出了一批天然氣、混合動力、純電動以及氫燃料電池產品。其中,中國重汽研發的國內首款氫燃料碼頭牽引車樣車,2017年在濟南正式亮相,填補了國內空白。

關於未來的新產品,蔡東透露:“我堅信,隨著政府補貼的逐步退出,未來混合動力重卡將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發展方向。”中國重汽已在研發一種混合動力重卡,可以大幅度減少燃油消耗,讓終端客戶車雖然買的略貴一點,但整個使用週期的成本,比柴油車還便宜。

“當前一些所謂的電動汽車,我認為跟電動自行車一個水平。”蔡東表示,中國重汽做電動卡車,要走創新路,要有獨特性。比如,現在的電動汽車基本是低轉速大扭矩,這種模式對電機損耗很大。如果換一種模式,高速低扭,實現同樣的功率輸出,電機成本能夠減低約50%。

為什麼要選擇獨特的技術路線?蔡東認為:“我們國企,如果去做大家都會做的事,一定沒路可走。必須要有獨特性,有自己的核心技術,走創新發展的路,才可能成功。”

“智能化的核心是為客戶提供更高價值”

如今,汽車技術發展的兩大方向,一是新能源,二是智能駕駛。

蔡東認為:“汽車走向智能化,是未來競爭的需要。在一些特定領域,已經逐步具備了實現智能駕駛的條件。比如在礦區等特定工況下,完全可以實現無人駕駛,而且能夠大幅減少人工成本。”

2016年10月,中國重汽發佈了中國第一款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第Ⅰ代智能卡車,集防追尾(AEBS)、防側翻(ESC+EBS)、防躥道(LDWS)、防溜車(HSA)、自適應巡航(ACC)5大功能於一身;

2018年4月12日,中國重汽與合作伙伴攜手打造的全球首輛無人駕駛電動卡車豪沃T5G在天津港開啟試運營;

2018年4月26日,中國重汽豪沃T7H第一代智能卡車在濟南上市,並現場與上海石化工物流股份有限公司簽訂200臺訂單。

“不過,汽車完全實現自動駕駛,我認為時間還很遠。”蔡東表示,不在特定條件下的無人駕駛,中國重汽研究了多年,從車輛自動剎車,到自動換擋,再到自動轉向,都下了很多功夫。單項技術相對成熟,但是集成控制技術還不成熟。而且,不同廠家的設計語言和標準是否需要統一,還需要國家頂層設計。

“我認為,智能化的核心是為客戶提供更高的價值。”蔡東介紹說,中國重汽推出了智慧重汽APP,建立重卡生態圈,實現與用戶的互動溝通,而且融合物聯網與大數據的技術成果,推出智能通車隊管理系統,用重汽智慧讓物流更智慧。

“對共享模式不能大意,一旦大意就可能被甩開”

共享是當今時髦的熱詞。中國重汽在2018年商務大會上提出,努力打造新時代的“四個重汽”(國際重汽、智能重汽、綠色重汽、共享重汽),其中就包含“共享重汽”。

當然,中國重汽對蓬勃發展的共享經濟同樣高度關注。2018年5月5日,中國重汽聯手運滿滿、貨車幫、陸鯨、福佑卡車、G7智能車管平臺和凱立德導航地圖平臺,宣佈“不停車”服務全國上線。不論任何品牌的重卡牽引車,運輸途中發生故障,有代用車需求時,均可點擊各個平臺的“不停車”服務按鈕,享受中國重汽的親人服務。

在與運滿滿等共享平臺接觸後,蔡東感覺有點可怕。因為,這些互聯網平臺創建了一種新的運營模式,比如今後高速公路可能會建驛站,這種驛站模式會改變物流運輸體系,從而會給運輸車輛提出一種全新的要求。“我們可不能大意。一旦大意了,被甩開就會全甩開,在這個領域我們在做一些深度的探討。”蔡東說。

蔡東認為,互聯網平臺公司不可能自己造車,而是會跟汽車生產廠家合作,來實現他們的新商業模式。汽車公司也要堅定不移,堅持把車造好作為自己的使命。但不能不關注新的市場機遇,必須以開放性的姿態與新的業態、新的模式,多探討,多合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