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一代偉人”,如果北宋能用他就不至於亡國

他是“一代偉人”,如果北宋能用他就不至於亡國

每當國家危難之際,人們都希望能夠出現“挽狂瀾於既倒,扶大廈之將傾”的英雄人物。東晉因為有謝安在,抵擋住苻堅的百萬雄師;唐朝因為有郭子儀在,平定了安史之亂。他們都因為立下不世之功,所以彪炳史冊。宋代的李綱是可以與謝安和郭子儀相提並論的人物,可惜其一生不得重用,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北宋亡國!

其實,如果宋徽宗時能夠重用李綱,完全是有可能抵擋住金國進攻的。他是北宋末年真正有卓識遠見的人物,連朱熹都稱之為“一代偉人”!也許是天不佑宋吧,生於末世運偏消,滿朝都是一派黃鐘譭棄,瓦釜雷鳴的景象。

他是“一代偉人”,如果北宋能用他就不至於亡國

我們知道,有宋一代,最大的恥辱莫過於“靖康之禍”。所謂“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但凡有血性的男兒無不想要抗擊金人,收復失地。李綱就是這樣一個人。等到金兵兵臨城下,害怕當亡國之君的趙佶連忙將皇位讓給自己的兒子宋欽宗。但這個宋欽宗是個軟骨頭,懦弱無能,一心想著求和。但李綱卻力主抗金,為此宋欽宗將其一貶再貶。等到汴京被圍時,宋欽宗已追悔莫及,只能被金人擄去當亡國奴!

等到趙構登基以後,朝野一片呼聲,都希望重新任用李綱。於是在這種局面下,趙構啟用了他。建炎元年(1127),李綱來到應天府。他對高宗陳以利害,希望他能振作起來。聽到李綱的一番慷慨陳詞,趙構頓時感動的痛哭流涕,想要任用他為相。但李綱卻說自己才能有限,力不能勝。因為他明白,此時朝中主和派佔了上風。自己如果出任宰相,一定會遭到很多人的嫉恨,會處處掣肘,所以固辭不受。高宗見狀,強烈挽留。於是,李綱便提出了10條施政綱領。表示如果高宗同意,自己就接受相位;如果不接受,自己就不當這個宰相。其實這招就是模仿唐玄宗任用姚崇的故事。

這招也是試探高宗,如果他對自己足夠信任,就一定會同意的。

他是“一代偉人”,如果北宋能用他就不至於亡國

最後,趙構同意了李綱的請求,他終於能夠有機會一展抱負。於是便抓住這次機會,果斷行動。首先在軍事方面,提出了一攬子計劃。即在河北設立招討使,河東設立經制使。並決定選取有才略,有威望的老將出任這一要職。繼而,李綱舉薦宗澤留守東京,但高宗不喜歡宗澤,讓他去當青州知州。後來還是李綱說收復舊都非宗澤不可,高宗這才勉強答應。

說起宗澤這個人,進士出身,是個典型的文官。宦海沉浮,本來打算讀書著述就此終老一生。他此刻是抱著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決心來上任的。最後,他為了國家,以身殉職。在嚥氣之際,嘴裡還大聲呼喊著:“過河”、”過河”!

此時的南宋建都臨安,偏安一隅。金兵時不時的就要放出風說要“搜山檢海捉趙構”,嚇得他惶惶不可終日,一直想著南竄,但被李綱堅決攔了下來。而後,李綱主張處罰那些在金軍破城時的投降官員,尤其是這個偽楚皇帝張邦昌。高宗最後還是放過張邦昌,只判了個革職流放。究其原因有兩點:一則是宋朝有不殺士大夫的祖訓;二則是怕得罪金人。當然主要還是第二條,因為這已經涉及到謀逆的大罪,不殺士大夫的祖訓在這裡根本說不通。

後來,李綱屢次逆龍鱗,上書力主抗金。但高宗已經對他厭煩至極,再加上黃潛善和王博彥兩個人極力詆譭李綱,使得高宗對他越來越疏遠。但由於李綱的民望甚高,高宗只能升他為左相,黃潛善為右相,王博彥知樞密院事,如此則對其形成鉗制之勢。這使得李綱處處掣肘,根本不能順利實行自己的政策。是時,兩河軍民自發建立山水寨以保衛家鄉,抗擊金兵。李綱任命一些主戰派官員前往收復失地,但都被黃、汪二人給撤換。就這樣,白白錯失了收復兩河地區失地的大好機會。事後,李綱上書痛斥二人,但無奈高宗偏袒二人。黃潛善憎惡李綱,便指使言官上書彈劾李綱。李綱憤而辭職,但高宗只是虛情假意挽留一番,便將其解職。

就這樣,前前後後不過才75天,高宗就將其罷了相。李綱有著長遠的戰略眼光和勇於任事的務實精神,但朝廷容不下他,只能退居江湖了!即便是這樣,在這短短的75天,他殫精竭慮,提出了很多有效的方針策略,使得這個風雨飄搖的南宋王朝能夠初具規模,安定下來。他的功勞不可謂不大,就連宋代的理學大家,被人們認為是僅次於孔子的儒家第二號人物朱熹也評價他是“一代偉人”!

李綱罷相遭到了朝野很多有識之士的憤慨。如太學生陳東抬著棺木請求高宗罷免黃汪二人,並且重用李綱。另外一位布衣之士歐陽澈也批評高宗沉湎於酒色。惱羞成怒的高宗對二人毫不留情,為了起到殺一儆百的震懾作用,將他們斬殺於應天府東市。

他是“一代偉人”,如果北宋能用他就不至於亡國

李綱罷相之後,被一貶再貶,最後到了海南島。這也是宋朝所能貶到的極遠之地了!李綱雖然被罷相,但是“位卑未敢忘憂國”。他仍然是人在江湖,心存魏闕,關心著朝廷的一舉一動,屢次上書給高宗皇帝,但一心求和的高宗皇帝卻對其置之不理!可憐一片孤忠,無人理解。

紹興十年,李綱去世,是年58歲。文人薛弼在祭文中寫道:“志大則難行,才大則難用,謀大則難合,功大則難成。自古在昔,以是為喟。公亦如爾,非天爾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