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人类会爱上机器人吗?李开复是这样说的!

前几天刷李开复的微博,其中有一篇他这样写道:

在剑桥演讲时,一位学生问我:按照现的科技发展,十几年后,人类会爱上机器人吗?我回答:如果有一个皮肤眼神表情语调都比较逼真,对你也体贴,但是对话调皮轻浮为主,有时似乎听不懂你的意思,而且不能深入话题,甚至漏洞较多,言語表情有时就会突然很无厘头。还有动作比较笨拙,东西拿不稳,常会打破东西。尤其运动较差,跑步爬楼梯都经常会摔跤。我相信你是不会爱上他的。

刚开始,我觉得他说的很有道理, 我肯定不会爱上这样一款机器人。但是稍微沉思了一下,我却觉得貌似有些片面。如果真的是这样一款人形的机器人,我不会爱上他, 但是机器人的种类,形态还有可以为我们创造的价值,并不是像他描述的如此单一。

接着,又看了一篇关于他的报道:

他阐释了对现在大热的AI和机器人的看法。他说,所谓的情感机器人有些跑偏,机器人应该以实用为主,而未来人类的工作则主要集中在服务和创造型项目上。

人工智能和机器人的时代正在悄然到来,但当下的情感机器人风潮却有些偏离预定轨道。

未来人类会爱上机器人吗?李开复是这样说的!

下面是他的基本观点:

AI算法擅长优化那些目标明确的工作(但它不能创造且没有感情); 机械控制技术的发展跟不上AI软件算法的发展脚步; 传感器技术虽然迅猛发展,但现有设备的成本、体积和功耗都没有任何优势。鉴于以上原因,所谓人形机器人马上就要飞入寻常百姓家的说法根本是无稽之谈。

打造机器人时我们必须以实用主义为准绳:机器人必须帮人类挣钱,同时它们也得会帮人类省钱,提升生产力或供人类玩乐。当然,机器人并不一定非要长得像人。举例来说,工业机器人就是在巨大厂房或配备了智能升降机的仓库中工作的家伙。商业机器人的形式和用途则更为多样,它们看起来可能就像一排摄像头,或者就是一家自动商店。除了一些特殊用途的车辆,自动驾驶汽车还会维持汽车的外形,而消费级机器人可就千变万化了,它们可以变身类似亚马逊Echo的智能音箱、电视、吸尘器、教育机器人或平板电脑。

人工智能也会与时俱进,语音识别就会更加精准,计算视觉技术也会大幅提高,即时定位和地图构建技术则能帮机器人畅行无阻,至于翻译语言,在特定领域与人对话更是不在话下。

我们与人工智能有着本质的区别:我们能创造,而AI只会优化;我们有感情,而AI则铁石心肠;我们具备常识判断能力,而AI只会从特定领域的大数据获取运作模式。简而言之,我们擅长的AI都不行,而AI擅长的人类却比较笨拙。未来,人类的优势在创新和社交上。因此,我们需要让机器人做它们擅长的工作,如重复任务、优化和价值创造工作。同时,我们还必须让人类做他们擅长的工作,如创新、创造、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娱乐等。

我一直倡导开发实用型机器人并鼓励人们在服务行业就业,不过我不会为所谓人形机器人摇旗呐喊。因为以现在的技术制造它们太难了,即使造出来了恐怕也难以达到人类的期望值。因此这种机器人恐怕很难盛行于世。

读到这里,突然意识到,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我们接触到的机器人其实已经是很多了,但是人们并没察觉。前几天就有朋友问,说现在好多电话客服和电话营销公司用蓝点妙语电话机器人代替了不少初级员工,而且也不占地,朋友问我,这电话机器人有多大呀,长什么样呀?

因为平时我们所说的机器人,主观意识上就是人形状的,是图片,影视作品里呈现出来的样子。但是,机器人可以是一套程序,是一个系统,是一个APP,它并没有一个特定的形状。

对于这样的问题,我就在想,我该怎样既专业又通俗的给我的客户解释,我们的机器人没有既定的形状,但却可以实实在在的为他解决电销上的困扰,为他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高效率的去做枯燥的重复性的工作呢?当然,它也可能不是我的目标客户,但是有这种疑惑的人实在是太多。人们没有意识到,SIRI ,小娜是机器人,摄像头是机器人,甚至电视遥控器也是机器人。

我不会爱上李开复说的那种机器人。但是,现在的生活环境已经让我离不开各种形形色的人工智能,为我提供便捷,为我创造巨大的商业价值,我觉得,现在我就已经爱上了机器人, 你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