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历史上的道教文化影响(一)

安康历史上的道教文化影响(一)

自从汉朝外尊儒术、内用黄老道家学说治国获得成功后,历代成功的统治者均有此法。“文景之治”如是,“贞观之治”如是,“开元盛世”亦如是。就满清统治者入关后也很自然地汲取了道家“师天地法自然”的理性精华,取得了“康煕盛世”和乾隆十大武功的成就。

安康历史上的道教文化影响(一)

道家学说对中国历史和中国社会影响如此而而深,作为神秘道教发源地的安康,儒家学说影响在安康相对较小,“君子不语力神鬼怪”在这里的历史上几乎没有市场。道家思想给安康文化打下了深深烙印,对安康文化人格起着举足轻重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安康历史上就多两类人,一类为深谙道家真谛的智者,他们长谋善策,每每在时代转折关头出世以致用,充当军师谋士之类角色;另一类则为受道教表层文化影响,并将其推向极致从而背离道家文化真谛的亡命徒。

安康历史上的道教文化影响(一)

道教表层文化中的“我命在我不在天”的积极特性,被他们推向极端走向反面,他们可以抛弃任何道德价值体系、价值观念,为小团体或一已的生存而无所不为。这两类人结合在一起就构成了对社会稳定的极大威胁,当他们的行为目标特征是历史进步时,会为社会历史进步做出贡献,当唯一目标是保存自身时就具有盲目性和极大的破坏力。有清一代的白莲教起义在安康一带数年战火不息和清末民初陕西人中的辛亥革命元勋多安康人,是典型例证。

安康历史上的道教文化影响(一)

道教文化与安康文化有着不解之缘。作为古巴蜀地、楚地的安康,是道教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巫鬼风俗和老庄思想是道教文化的两块莫基石。从春秋战国时期起,在汉水中上游地域就充满了“老庄”之学的氛围。汉阴抱瓮老人的故事在这块土地上流传,“沧浪歌”的通达歌声在这块土地上唱响。

安康历史上的道教文化影响(一)

战国时期还有一个有名的故事为道家出世入世思想在安康、在汉水中上游的普及程度提供了佐证:

当屈原徘徊在江汉大地,在汉江河畔悲吟出“世人皆醉我独醒”的千古激愤绝唱时,沧浪渔夫对他唱起在汉江中上游广为流传的沧浪歌,“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涤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涤吾足”,期望用这充满了道家生存哲理的歌声,唤醒屈原对生的热爱,使这位伟大的诗人从死亡之神的诱惑中解脱出来,可惜悲愤的诗人终于还是走向了以死向统治者抗争的偏激之路。而据晋人郦道元《水经注·两水》考证,当年沧浪渔夫唱劝屈原的地点“沧浪洲”为汉水中上游的一个沙洲,这个沙洲就在离今安康地区白河县百余公里外的汉江边。今天这个沙洲虽已不复存在,沧浪洲地名也快被人忘了,但至少在郦道元的时代,沧浪洲还和沧浪歌一同存在着为世人所知。

安康历史上的道教文化影响(一)

由于安康巫鬼文化和道家思想的普及和高度发展,终于使这里成为原始道教的策源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