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草聖林散之說:在書法上,我比不上王鐸,但絕對可比祝枝山

王鐸,字覺斯,一字覺之。號嵩樵、十樵、石樵、痴庵、東皋長、痴庵道人、煙潭漁叟、雪塘漁隱、痴仙道人、蘭臺外史、雪山道人、二室山人、白雪道人、雲巖漫士等。河南孟津人,世稱“王孟津”,有“神筆王鐸”之譽,明末清初時的著名書法家。明天啟二年(1622),三十歲的王鐸舉進士及第,先後任翰林院庶吉士、編修、少詹事。弘光元年(1644),南明弘光帝任王鐸為東閣大學士、次輔(副丞相)之職。次年入清,授禮部尚書。順治九年(1652)病逝於孟津,享年六十一歲,贈太保,諡曰“文安”。

當代草聖林散之說:在書法上,我比不上王鐸,但絕對可比祝枝山

王鐸博學好古,工詩文。王鐸的書法筆力雄健,長於布白,楷、行、隸、草,無不精妙,主要得力於鍾繇、王羲之、王獻之、顏真卿、米芾等各家,學米芾有亂真之譽,展現出其堅實的“學古”功底,學古且能自出胸臆,梁巘評其“書得執筆法,學米南宮之蒼老勁健,全以力勝”。姜紹書《無聲詩史》稱其“行草書宗山陰父子(王羲之、王獻之),正書出鍾元常,雖模範鐘王,亦能自出胸臆”。其傳世作品主要有《擬山園帖》和《琅華館帖》等,諸體悉備,名重當代,學者宗之。

當代草聖林散之說:在書法上,我比不上王鐸,但絕對可比祝枝山

在我國書法史上,董其昌一派的嚴謹秀逸之風曾在明末清初盛行,而王鐸取法高古,與拘謹乏趣、滑弱無力的書風相抗衡,大膽創新,開創一代書風。他是書法史上一位傑出的革新人物。青年時代的王鐸受時代思潮的影響,很早就有了反思潮的奇倔胸懷,在他的《擬山園選集》中的《文丹》中,集中表露了他驚世駭俗的審美觀。

當代草聖林散之說:在書法上,我比不上王鐸,但絕對可比祝枝山

他最大的成就是在於他超邁雄奇的行草書。他的行草書,恣肆狂野,揮灑自如,用筆沉著痛快,縱橫跌宕,自然出奇,表現了撼人心魄的雄渾氣勢,極富感染力。馬宗霍稱“明人草,無不縱筆以取勢者,覺斯則擬而能斂,故不極勢而勢如不盡,非力有餘者未易語此。”

當代草聖林散之說:在書法上,我比不上王鐸,但絕對可比祝枝山

而在近現代書法發展歷史上來看,1910年以後,中國僅僅出現了三位對草書藝術做出巨大貢獻的偉大書法家,一個是于右任,他規範了草書的字型;一個是林散之,他刷新了草書的面貌;一個便是毛澤東,他由於特殊的政治地位,極大的個人天賦,突出的書法藝術實踐成就,重興了草書藝術,承繼了重絕之學。這就是毛澤東書法的歷史地位及其貢獻。

當代草聖林散之說:在書法上,我比不上王鐸,但絕對可比祝枝山

這其中林散之的成就是最大的,林散之稱王鐸草書為“自唐懷素後第一人。”並不為過。有人以他的線條與明代另兩位草書家徐渭、祝枝山作比:則他的遒勁既有異於徐渭的粗放,也有別於祝枝山的生辣,至於文徵明、董其昌則更不在話下。此外,他在結構處理上的構成意識也是前所未有的。空間的切割完全具有次序觀念,具有強有力的理性處置效果——在如此狂放變幻的草書中錘鍊出如此冷靜、有條不紊的效果,實在是出人意外同時又使人對他的能力敬佩不已。

當代草聖林散之說:在書法上,我比不上王鐸,但絕對可比祝枝山

如果說從張芝、張旭、懷素、黃山谷直到徐渭,草書的發展是以用筆的豐富頓挫為準矩,而在結構處理上則一放再放,抒洩無遺的話,那麼王鐸則成功地阻遏住這種一發不可收拾的洪流,他用冷靜的理性把這匹脫韁的野馬籠住,縱橫取勢,變化多姿,不落俗套,出新意於法度之中,收奇效於意想之外。

當代草聖林散之說:在書法上,我比不上王鐸,但絕對可比祝枝山

他在筆墨上的創新也是具有開拓性的,他的線條遒勁蒼老,含蓄多變,於不經意的飛騰跳擲中表現出特殊個性,時而以濃、淡甚至宿墨,大膽製造線條與塊面的強烈對比,形成一種強烈的節奏,不能不說他這有意無意之中的創舉是對書法形式誇張對比的一大功績。在他以前,還沒有人能象他那樣主動地追求“漲墨”效果。

當代草聖林散之說:在書法上,我比不上王鐸,但絕對可比祝枝山

王鐸的書法對中國書法後來的發展產生過巨大影響,甚至也波及到海外書壇,特別給東瀛書法影響頗深。

當代草聖林散之說:在書法上,我比不上王鐸,但絕對可比祝枝山

王鐸亦擅畫,山水宗荊(浩)、關(仝),丘壑偉俊,皴擦不多,以暈染作氣,傅以淡色,沉沉豐蘊,意趣自別。山水花木竹石,皆用書中關紐。間作蘭、竹、梅、石,灑然有物外趣。嘗與人云“畫寂寂無餘清,如倪雲林一派,雖有淡致,不免枯乾贏,病夫奄奄氣息,即謂之輕秀,薄弱甚矣,大家弗然。”又云“以境界奇創,然後生以氣暈,乃為勝,可奈造化。”

當代草聖林散之說:在書法上,我比不上王鐸,但絕對可比祝枝山

對於王鐸的書法,林散之是這麼認為的---

1、王鐸用幹筆蘸重墨寫,一筆寫十一個字,別人這樣就沒有辦法寫了,所謂入木三分就是指此。

2、王覺斯東倒西歪,但你學不像。他有氣勢,上下勾連。

3、王覺斯、趙子昂、米南宮,叛我者生,學我者死,個成面目。

4、王覺斯也習過李北海書,但有晉之氣息,所以成功。

當代草聖林散之說:在書法上,我比不上王鐸,但絕對可比祝枝山

5、王覺斯一代大家,才氣橫溢,其草書轉彎處如折釵股,留白尤妙不可言。運筆圓中有方,頓挫見絲,就是飛白。

6、明末人才薈萃。徐天池、祝枝山、倪元路、黃道周、傅山、王覺斯各有千秋。

7、祝枝山是才高,在功力上我可以與之頡頏(林散之有吹牛之嫌)。對王覺斯低頭!

當代草聖林散之說:在書法上,我比不上王鐸,但絕對可比祝枝山

8、覺斯書法出於大王而問津北海,非思翁、枝山輩所能抗手。

9、賓虹師以淡墨寫王鐸體,蘸點水題畫,風神瀟灑,意氣軒昂。

10、覺斯書法,出於大王,而浸淫李北海,自唐懷素後第一人,非思翁、枝山輩所能抗手。

當代草聖林散之說:在書法上,我比不上王鐸,但絕對可比祝枝山

當代草聖林散之說:在書法上,我比不上王鐸,但絕對可比祝枝山

草書線條的最高境界就是“錐畫沙”、“折釵股”、“屋漏痕”、“蟲蛀紋”等。這些形象化比喻的筆法,是書法家耳熟能詳的,更是多少書法家一生奮鬥的目標。可是,近百年來,能寫出如此筆法的書法家卻是少而又少。然而,林散之第一草書《中日友誼詩》就是詮釋古人“錐畫沙”、“折釵股”、“屋漏痕”、“蟲蛀紋”等筆法的光輝典範。

當代草聖林散之說:在書法上,我比不上王鐸,但絕對可比祝枝山

林散之第一草書《中日友誼詩》之所以有很高的藝術價值,還在於她傳承了中華草書藝術的技法精髓,彰顯了中國草書藝術的人文精神,反映了近300年來中國草書藝術的最高成就。

當代草聖林散之說:在書法上,我比不上王鐸,但絕對可比祝枝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