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良為因何不阻止劉邦殺了韓信?

華麗的小丑

張良為什麼不阻止劉邦殺韓信?我先從劉邦為什麼要殺韓信說起,說兩點。



第一,韓信功高震主。劉邦在的時候,韓信肯定不敢造反,劉邦對他有知遇之恩。劉邦死後,就難說了,太子劉盈這麼軟弱,鎮不住這幫老將,韓信死的時候35歲,那年劉邦60歲,劉邦也就活了61歲,為了劉家的江山社稷,不怕一萬,只怕萬一啊,砍掉韓信也是很自然的事了。

第二,韓信軍事天才,沒有政治頭腦,在政治上是個小白。他這樣的人很容易被人利用。又不懂人情世故,有好幾次得罪劉邦。



劉邦像

在韓信滅了章邯的時候,劉邦問韓信,我能帶多少兵,韓信說大王能帶十萬兵,劉邦又問韓信,你能帶多少兵,韓信說我多多益善。可以看出韓信情商很低。

再說個例子,韓信打下齊國,韓信向劉邦討封賞,要封個假齊王。封賞是不能討的,討的也不是時候,因為這時候劉邦和項羽在廣武山對峙。劉邦心裡特別不舒服,發了火,感覺這是要挾,還好張良及時點破。這時候開始劉邦認為韓信是個政治投機商。感覺不是自己人了。

我們再分析一下張良,張良是個非常有智慧的人,他非常渴望沒有戰爭,百姓安居樂業,天下一統,這是張良最大的政治理想,不要在有戰爭了,所以殺韓信也就放任不管了,再說張良和韓信也沒有很深的私人感情,為了天下太平,殺了就殺了吧,有些地方張良也看不慣韓信,只是沒說出來而已。



韓信的推薦人蕭何,還幫助呂雉殺了韓信,成也蕭何敗也蕭何。為了天下該犧牲的是要犧牲的。也可以這麼說,張良也沒有能力去阻止,我阻止不了,萬一要是後面韓信造反了,張良也有好日子過了。一個臣子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張良看的明白的很。張良對名利之爭看的很淡,劉邦給他的賞賜都給了別人,就留了一個侯

張良雕像

呂雉是個心狠手辣的人,厲害角色,其實劉邦也不是非要殺韓信,是呂雉的主意,只劉邦默認了。


老周談銷售管理

張良的個人志願和自我定位決定了他行事的選擇,他沒有任何救韓信的理由。

第一階段:起義前。

個人志願:復仇。

張良家世代都是韓國的相,而韓國在秦始皇統一的戰略中首當其衝,第一個被消滅。復仇的火焰在年輕的張良心中燃燒,這也是為什麼他要散盡家財,在博浪沙賭博似的希望一椎擊殺始皇帝的原因。

在這個時候,大約擊殺仇人是他最大的心願。除此之外,天下經已一統,復興韓國的可能微乎其微,或許他根本沒有抱此希望。也或許,他在等待一個機會。

第二階段:起義之初。

個人志願:復國,成為韓相。

等到陳勝吳廣振臂一呼,項羽、劉邦等豪傑應聲而起,六國舊地紛紛響應起義,張良也終於看到了復興韓國的可能。

所以張良向項梁提議:找到韓國的公子成,立他為韓王,這樣可以為秦國四面樹敵。項梁同意了。張良終於和祖父、父親一樣,成為國相,協助公子成收復韓國故地,可以說完成了畢生最大的心願。

第三階段:楚漢相爭。

個人志願:有恩報恩,有仇報仇。

很快,韓王成被項羽殺死。雖然劉邦派張良帶出來的小弟韓王信重新奪回韓國,立為新的韓王。但聰明的張良從戰爭的形勢看出,復興韓國再也不可能成為現實。天下已經不可能再成為群雄並立的天下了,遲早會被項羽和劉邦中的一方統一。而這對立的雙方,一方對他、對韓都有恩,一方則殺死韓王,算是有新仇,顯然,他最好的選擇是幫助劉邦擊敗項羽。

所以這時,酈食其勸說劉邦多立六國後人為王,為項羽四面樹敵時。同樣的計策,以前張良也為項梁出過,這時卻站出來堅決反對。這是因為目的和形勢完全不同了,過去他是要復興韓國,現在卻要助劉邦一統天下,雖然多立王可以多樹敵,但同時也會分了劉邦自己的權勢。

唯一的例外是,韓信想要做齊王,張良卻勸劉邦同意了,但這是不得已而為之。正如張良所說:韓信已經據有齊地,握有重兵,憑你現在的實力,韓信如果自稱王,你禁止得了嗎,不如做這個順水人情,以免生變。

從這裡看出,韓信雖然稱臣於劉邦,卻其實始終是作為一個隱患,一個對立面而存在的。這也為將來他被誅殺埋下了伏筆。而張良作為劉邦的謀士,卻是俱為一體,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張良和韓信之間,非但沒有特別的交情,反而在某種意義上,也是對立的。

第四階段:天下一統。

個人志願:卸任保身。

劉邦即皇帝位,西入長安後。張良就稱病,藉口修道,幾乎諸事不理。這時他已經五十歲左右,而畢生的志願幾乎都已實現。聰明的他選擇卸任保身,如他自己所言:願棄人間事!除了給呂后出了一計保全太子以外,他從不參與任何政治鬥爭。

這麼聰明的他,也自然知道天子要剿滅異姓王來鞏固劉氏子孫的地位是大勢所趨,又怎會為了一個沒有特殊交情的韓信,把自己置身漩渦呢。


東土大唐三俗和尚

張良不阻止劉邦殺韓信,其實是心有餘而力不足。為什麼這麼說?

要知道劉邦建立漢朝,搖身一變成為皇帝后,已經不是當年那個同患難共享受的劉邦了,而是一個殘酷無情的君主了,他覺得身邊的功臣都是危險份子,只要他們存在,就會威脅到自己的江山社稷,為此想除之而後快。而漢初三傑蕭何、張良、韓信也就成了他最為看重的眼中釘了。

劉邦之所以會對韓信下殺手,其實除去劉邦的原因,韓信自身的原因也不容忽視。

要知道蕭何和劉邦是老鄉,劉邦還沒有發跡時,蕭何便追隨他,推薦他為泗水亭長,甚至能娶上呂后也是他牽的線搭的橋,革命後,蕭何坐鎮後方,為劉邦免去了後顧之憂,可以說蕭何無論是戰功還是個人情份都是旁人無法相比的,因此,劉邦再怎麼心狠,也不會直接對蕭何下毒手。而蕭何也是聰明人,為了徹底消除劉邦對自己的警備之心,不他不惜放蕩自己,損壞自己的名聲,甚至當呂后要求其配合設計誅殺韓信時,他也無可奈何的選擇地支持,落得“成敗蕭何、敗也蕭何”的結局。

而韓信卻不識時務,他在楚漢這爭中,原本就立下赫赫戰功,原本就功高震主,被封為楚王后,還不知道韜光養晦,收斂起來。因此,很快劉邦就把他從楚王降到淮陰侯。然後還韓信談話。

“你看夏侯嬰將軍能帶多少兵啊!”劉邦試探性地問道。這個夏侯嬰是劉邦最心腹的人,劉邦這樣問自然是有目的的。

“三萬吧。”韓信一字一句地回答道。

“樊噲呢?”劉邦把自己的另一個心腹,同時也是自己的連襟拿出來了。

“五萬左右吧。”韓信一臉平靜地回答。

“那朕呢?”劉邦的提問進一步升級。

“最多十萬。”韓信當時腦筋也許是短路了,依然實話實說起來。如果僅僅是這樣也罷,但劉邦提最後一問時,事情就再也沒有挽回的餘地了。

“那你自己呢?”劉邦使出了撒手鐧。

“多多益善,多少兵我都可以帶。”韓信只想起垓下和項羽大決戰時的無限風光,但卻忘了此時和他說話的人正是要考核他的頂頭上司。

提問就此結束,不用再說什麼了,劉邦微笑的背後是嫉恨。此後,他下定決心要除去“不類已”的韓信,防患未然。

和韓信不懂得“藏鋒”相比,張良就顯得深沉和老練多了。自從劉邦當了皇帝,他已看出功高震主是件危險的事,因此馬上深居簡出,開始“歸隱”了——閉門不出原修練養氣辟穀之術。

放下朝中一切事,張良以這種“淡泊名利”的方式,終於為自己保全了性命。張良能保全自己已屬不易,要想再保全韓信,更何況是功高震主、不知藏鋒的韓信,那是比登天還難。所以說,不是張良不想阻止劉邦殺韓信,而是張良沒有能力阻止劉邦殺韓信。


飄雪樓主的歷史課

在劉邦的創業隊伍中,張良是最為特殊的一個人。 何為特殊?首先,劉邦隊伍之中大多數都是窮人出身,唯一他一人是貴族。他祖上兩代皆是韓國國相,事五任韓王。後來,秦始皇滅韓以後,他散盡家財 ,為家國報仇,可惜沒有成功,逃亡下邳。其次,在劉邦的隊伍當中,他是最不追求功利之人 。劉邦封漢王時,賜他的財寶全送給了項伯,然後替劉邦求漢中之地。劉邦稱帝之後,更不屑與眾人爭功,自退江湖修仙學道去了。

那麼,這樣一個性格特異之人,該不該勸止劉邦殺韓信呢?

我想,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要看張良跟韓信有沒有交集,雙方有沒有交情或者得利益糾纏。

在秦漢史上,張良跑韓信交集不過三次。第一次是,劉邦兵敗彭城之後,劉邦問屬下誰可與他共打天下?張良告訴劉邦,有三個人可以利用。一個是九江王英布,一個是彭越王。至於韓信,可以獨當一面擔大事。劉邦聽了張良之話,於是派韓信將兵向攻伐北方,收服燕趙之地。

第二次是,韓信攻下齊國以後,派人到劉邦那裡要官,說封他為假齊王,方便他鎮守齊國。不料,劉邦聞之大怒,準備破口大罵韓信使者,張良卻在一旁踢了劉邦一腳。劉邦示意,對韓信使者說,封什麼假齊王,要封就封齊王。為此,劉邦還特別派張良為他的特使,前往齊國宣佈封韓信為齊王。

第三次是,劉邦跟項羽會戰時,派人叫韓及及彭越等人前來助戰。不料會戰時,韓信及彭越都沒來,劉邦大敗 。張良對劉邦說,韓信和彭越倆人都是無利不早起之人,不如許諾給他們土地,到時他們一定會來。劉邦聽從張良之計,對韓信及彭越倆人許諾給他們土地,果然第二次跟項羽會戰時,倆人都來了,然後項羽也敗亡。

那麼,從以上三次張韓交集的歷史來看 ,張韓信之間有沒有一種牢固的創業關係或者私人感情?

答案當然是否定的。

所以我們可以下一個結論:張良不會勸阻劉邦殺韓信,首先是倆人之間沒有共同的利益以及建立牢固的私人友誼。

那麼其次呢?當然是從公的方面來考察了。

張良韓信私人感情沒有,那麼從公的角度來看,他有沒有必要勸阻劉邦殺韓信呢?

當然是沒必要。不但沒必要,反而還要勸諫劉邦大伐韓信等異姓諸侯王。

為什麼這樣說呢?

首先來看看,項羽當初分封十八路諸侯以後,天下是怎麼亂的? 就是因為諸侯王之間,稍有利益不均就會大打出手。而劉邦想要建立一個穩定及強大的國家,首要目標就是要清除這些危害國家穩定及安全的地雷。從帝王劉邦的角度來看,韓信當然是一個巨大的隱患。因為他武功赫赫,功高震主,還有貪慾不足估測 ,不知他哪天又突破發難說要封他什麼王,或者要什麼土地。而張良身為帝王之師,且是漢朝的戰略大師,難道這一點他都看不出來麼?

所以,從漢朝整個國家的長期穩定發展的情況來說,張良絕不會阻殺劉邦殺韓信。

第三,更為關鍵的是,儘管韓信是隱患,且劉邦一直防著韓信。但是殺掉韓信的人,不是劉邦,而是呂后。當時劉邦征伐在外,呂后獲取消息說韓信要裡應外合殺留守長安城的呂后及太子,所以呂后才果斷出擊,通過蕭何騙韓信入宮,將之殺掉。而那時候的張良在幹什麼呢?他已閉關修練,哪管韓信死活。不要說韓信,他就是連劉邦要廢太子的事情都懶得管了。後來是呂后逼他管,他才跟劉邦說不該廢太子。

綜上所述,張良跟韓信之間於私於公,都沒有理由勸止劉邦殺韓信。韓信之死,不過是咎由自取!


月望看歷史

張良、韓信、蕭何被史學家成為“漢初三傑”。這三個人憑藉卓越的才能,在楚漢之爭中幫助劉邦成事,在項羽大比分領先的情況下,硬是殺出重圍,草根逆襲,劉邦,靠的就是這幫人才。


韓信是一個心直口快的人,為人勇猛,且兵權在握,軍事才能很強,在劉邦開國之時,貢獻了不可替代的力量。但是,等劉邦奪取天下之後,韓信一切的優點都變成了缺點,成了劉邦的一大威脅。

所以,劉邦經常試探韓信。一日,劉邦便問韓信,樊噲能帶多少兵,韓信說也就5萬。劉邦笑了笑又問他自己還能帶多少兵,韓信隨口就說還能帶十萬吧。然後劉邦又問,那你自己呢?韓信說,至於我嘛,多少都行,多多益善!劉邦臉都綠了。



從此以後,劉邦就暗下決心一定要除掉韓信。而張良,並沒有能力去救一個被劉邦視為眼中釘的人,如果他去救,以劉邦的性格,可能會劉邦被誤以為同黨被一起殺掉。所以,他選擇淡泊名利,識時務的功成身退,保全自己。


歷史密探

要搞清這個問題就要先知道張良是什麼樣的人,明白了這個就知道張良為何不阻止殺韓信。

張良出身官宦世家

他的祖父張開地,是韓國的三朝宰相。父親張平,也繼任韓國兩朝的宰相。這個韓國不是朝鮮半島“歐巴”那個韓國,而是戰國七雄之一

晉國原本是春秋時代一個大國,晉文公重耳是歷史上赫赫有名的“春秋五霸”之一。不過後來晉國逐漸衰落,春秋末年,晉國被掌握實權的韓、趙、魏三家瓜分,史稱“三家分晉”。韓國就是瓜分晉國土地而來的。

不過韓國滅亡的時候,有些韓國人為了躲避戰亂逃到了朝鮮半島,他們自稱韓人,和當地的土著逐漸融合。今天“歐巴”韓國的祖先實際上就是戰國時代的韓國人,所以現在韓國的國旗上印著中國的太極圖,四周配以八卦中的乾、坤、坎、離四卦圖形。

到張良長大成人,韓國也逐漸衰落,最終被秦國所滅,張良的好日子也就到了頭,家庭的落敗使得他非常仇恨秦國和後來的秦朝。

他開始想到的辦法是搞襲擊。

張良散盡家財,找到一名勇士,計劃用一柄超過30公斤的大鐵錘遠程攻擊。公元前218年,張良得到了秦始皇車隊要經過博浪沙(地名,今屬河南新鄉,跟浪沙絲襪沒關係哈)的情報,便和勇士早早埋伏。

秦始皇的車隊如期而至。本來秦始皇的座駕應該是六匹馬拉的,但是因為多次遇刺,比如前面講過的荊軻、高漸離等等,秦始皇將所有的馬車都改成四匹馬,而且自己坐哪一輛每次都是隨機的。

張良選擇了一輛看上去最為豪華的馬車,指揮勇士發動攻擊。30公斤的大鐵錘砸了過去,把馬車砸了個粉碎。張良趁亂跑了。然而,秦始皇的車駕並沒有被砸中。秦始皇對此事十分惱怒,下令全國緝捕,但最終不了了之。這次恐怖襲擊史稱“博浪沙刺秦”。

從這次行動看,張良有勇有謀,膽大心細、執行力強。雖然因為難度係數太高而沒有成功,但自己完美脫身,比很多空想什麼用火焰槍打專列而沒執行的強多了,這應該跟他的家庭教育密不可分。

這次行動失敗後,張良隱姓埋名,等待機會。

在這期間發生了一件“老頭奇遇記”,史稱“張良撿鞋”。

這個奇遇是這樣的。張良一天在外閒逛,在一座橋上碰到一個其貌不揚的老頭。這個老頭走到張良旁邊,把鞋子脫了然後扔下去,回頭跟張良說:“小子,下去把鞋撿起來。”誰碰到這種情況都會莫名其妙,張良也不例外,這麼無禮的老頭,真想打他一頓。但看在他歲數大的份上,張良強忍住怒火,下去撿了鞋子。(《史記》記載“良愕然,欲毆之。為其老,強忍,下取履。”)

老頭又說:“給我把鞋穿上。”MMD,過了啊,真過了!但曾經擊殺秦始皇的張良居然啥都沒說,跪著給老頭穿了鞋子。(“

因長跪履之”)老頭穿好鞋,笑著走了。張良很驚奇,目送老頭。老頭走了一陣,又回來了,跟張良:“你小子可以教教,五天後天亮時跟我還在這兒見面。”張良覺得很奇怪,跪著說:“好”。我看張良這般做法也很奇怪。

五天後天亮,張良還到這裡,結果老頭已經在了,老頭髮怒說:“跟老人見面,為啥遲到?回去,五天後早點來!”五天後,雞剛剛打鳴,張良去了,老頭又已經在了,再一次罵“為啥又晚了,五天後再來。”再過了五天,張良半夜就到了,等了會兒,老頭才來,高興地說:“就應當如此。”於是拿出一本秘籍,神神叨叨地跟張良說:“把這本書讀完,你就可以輔佐將來的王;十年後可以興天下。十三年後,你到一個叫濟北谷城山下見我,看到一塊黃石,那就是你的老師。”老頭說完就走了。天亮後,張良一看,老頭給的書是《太公兵法》,就是當年輔佐建立周朝,後又入了封神榜的姜子牙寫的兵法。張良得到這本奇書後,時常閱讀,本領大漲。

對這個奇遇,有各種說法。有說尊老有益處,可以得秘籍的;有說張良品格高尚,所以有好報的;有說應該隱忍,這樣才能成大事的。我只想說,這麼明顯的虛構故事,哪還這麼多事?

漏洞一:每次都在半夜,就張良和老頭兩人之間,前後耗時15天,老人又是世外高人,給完書就消失了,毫無對證。這事如果張良不說,別人怎麼會知道?這奇遇怎麼就記到史書上了?

漏洞二:張良是什麼人?能謀劃襲擊秦始皇的貴族後代,這種人會對一個素味平生且無禮的老頭這麼低三下四?襲擊失敗還能全身而退,說明他心思縝密、準備充分,在不知道對方底細,也不知道對方企圖的情況,張良會一連三次單獨半夜會面嗎?他那時還在躲秦始皇的追查呢,就不怕是朝廷來抓他的?

漏洞三:張良得到的兵法奇書,又研習精深,為啥後面不見他帶兵打仗?打仗還是要靠韓信,哪怕韓信自己要求要當齊王劉邦都不敢不給。如果張良真把這上古的精妙兵法掌握那麼好,早沒韓信啥事了。

所以,不要再交智商稅了,這個故事本來就是後來編的,專門找了個死無對證的奇人,說了本源自上古的奇書,為的是增加張良的神秘感,他將來的成功都是冥冥自有天意。

類似的手法還有很多。比如陳勝、吳廣起兵時,事先將“陳勝王”的絹帛藏入魚肚子。然後讓人買來這條魚做飯,下面人看到這個絹帛,興奮地不得了,以為天意說陳勝能成王,自己也可以跟著發達了,於是到處大喊“大楚興,陳勝王”。只不過陳勝、吳廣最後都兵敗死亡,這個伎倆被暴了出來。(《史記·陳涉世家》)

再比如還有什麼劉邦斬蛇,或者哪個皇帝、貴人出生時滿室紅光,沖天而起,或者大白天拿個手電照著讀經典等等,這都是包裝出來的形象和故事,千萬別當真。

但不管怎麼說,張良是個很厲害、很有想法的謀士。他總算機緣巧合碰到了劉邦,兩人一見如故,相談甚歡。其實我對這個記載深感懷疑,兩個人的性格、教育、地位相差那麼多,咋就相談甚歡了。但不管怎麼樣,包括中間還有些反覆,張良最終還是輔佐劉邦建立了漢朝。

劉邦打天下的時候,張良出了很多主意。

比如智取宛城、佔領咸陽、約法三章等,都是張良出的主意,不僅讓劉邦得了實惠,還贏得了聲望,軍事上、政治上都獲得了很大成功。而在鴻門宴上,張良又憑藉之前跟項羽叔父項梁經營多年的交情和智勇雙全的行動,不僅巧妙地幫助劉邦脫離虎口,又使項羽內部產生了矛盾。

後來還有明修棧道暗度陳倉、下邑之謀,安撫韓信、彭越,力薦滅楚等一系列謀劃,立下眾多功勞。

所以劉邦在漢朝建國晚宴上,讚揚張良:“運籌帷幄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張良字子房)。”

一般人聽到老闆這樣表揚自己,多半會很高興,這是要加薪升職的節奏,比如出身寒門的韓信。老闆劉邦表揚說帶兵打仗自己不如韓信,韓信居然欣然接受。後來有一次跟老闆閒聊,劉邦問韓信:“像我的才能能統率多少兵馬?”韓信說:“陛下不過能統率十萬。”劉邦說:“你怎麼樣?”回答說:“我是越多越好。”這就是“

韓信點兵,多多益善”這個成語的來歷。

雖然後來劉邦笑著說:“你越多越好,為什麼還被我轄制?”韓信說:“陛下不善於統領士卒而善於領導將領,這就是我被陛下轄制的原因。況且陛下是上天賜予的,不是人力能做到的。看似稍微找回點氣氛,但顯然已經尬聊到位了,劉邦忌憚的就是韓信的帶兵能力太強,有造反的嫌疑,韓信還刺激劉邦,這完全是聊天終結者。

而有良好家教的貴族後代張良,完全就是另一種處理方式。論功行賞時,劉邦要張良自己在齊國選擇三萬戶賞賜給他。張良卻說,他家族破敗後淪落成普通人,現在能跟著劉邦推翻秦朝,國仇家恨都已報,自己已經很滿足。老闆賞三萬戶實在不敢當,願意要開始與劉邦相遇的留地(今江蘇沛縣),劉邦同意了,故稱張良為留侯

這話說得劉邦十分舒服。即使功勞很大,也不貪心,知道自己幾斤幾兩,賞賜要的少,不構成威脅

;而且要的地方還是和劉邦相遇的留地,暗指不忘舊情。念及於此,劉邦也就不會為難張良。

自從漢朝天下初定,張良便託辭多病,閉門不出,儘量不參與後面的爭權奪利。雖然被呂后逼著給保全劉盈太子位出了主意,但仍然能躲在後面,不限於其中,這份智慧終於讓張良得以善終。

人生一世間,如白駒過隙。而要想這一生過得精彩,又能善始善終,則非得有知進退、懂取捨,當斷則斷的大智慧。

張良和韓信完全不是一類人,也談不上多深交情,劉邦得到天下後,張良以保全自己為主,不管是殺韓信,很多事情都不會發表自己意見更不用說出主意了。


愛吃奶糕的老吳

張良為何不阻止劉邦殺韓信,這個問題不妨反過來問問:張良為何要阻止劉邦殺韓信?

或者說,殺韓信對張良本人,或者對天下有什麼壞處?如果有壞處,我們可以責問張良為何不阻止。如果沒壞處,張良何必阻止?


那麼就要說到張良的政治志向。張良作為韓國貴族,年輕時志向大約是除滅暴君秦始皇,為韓國報仇,所以有博浪沙刺秦失敗。中年時大約是恢復韓國。但等到與劉邦遭遇之後,可以判斷,他的志向已經變成了輔佐在他看來能力出眾又有氣度,且懂得對百姓好的劉邦,成就一番功業。為此,他甚至不惜拋棄韓國跟隨劉邦,導致韓王被項羽報復殺害。

現在,經過數年的楚漢戰爭,劉邦統一了天下,張良可以說是心願已足。為此,他甚至拋下三萬戶侯的超級殊榮,隱居修道。

這種情況下,韓信的死活意義在哪裡呢?韓信作為一個軍事天才,政治白痴,又並非那種毫無雄心的爛好人。當初他之所以沒有聽從蒯徹的話背叛劉邦,完全是因為被劉邦的厚黑給忽悠住了。如今,對於新建立的大漢帝國而言,即使韓信此刻無反心,終究不能擔保永遠無反心,這是個潛在威脅。更何況韓信的粉絲陳郗已經勾結匈奴造反了。所以,殺掉韓信,無論對劉邦,對漢朝江山,或者對天下百姓,都是沒啥害處的。至於韓信個人的一些委屈,在這面前,又算什麼呢?

綜上,韓信之死對張良的平生志向有益無弊,韓信本人又和張良沒有啥關係,所以張良不會勸阻的。


巴山夜雨涮鍋

劉邦誅除異姓王國是其鞏固皇權的必要舉措,張良犯不著螳臂當車

從劉邦的角度看,劉邦掌握了秦式的國家機器,並且根據秦律製作漢律治理漢朝的直轄郡縣,還從叔孫通制定的朝儀中體會到了皇權的威嚴。在這種情況下的劉邦,自然是希望自家皇權能夠恢復到秦始皇當年那般的威勢,至少,已近暮年的劉邦也絕不希望自家江山被權勢過大的異姓王侯取而代之。質言之,韓信、彭越、英布、盧綰等功臣勳舊的存在,已然實現在關東要害之處裂土封王的程度,暮年劉邦當然擔心自己的後代壓服不了這些個手中有領土、有自置官吏、有財、有糧、有兵的異姓諸侯咯。對於張良來說,他犯不著把自己放在漢帝皇權與諸王野心之間,而被雙方猜忌。

漢初諸侯王國自治權限過大,極有可能裂土封王,張良犯不著為虎作倀

從韓信等異姓諸侯王角度看,郡國並行製為他們提供了律法自治權、人事自治權、領土與財糧乃至必要的兵丁,只要熬死了暮年的劉邦,就可以利用手頭的王國全權割據自立,再利用自己當年的軍事資歷與軍事威望,以及關東與關西之間民眾的文化差異,再搞一場楚漢戰爭也是相當可能的。對於張良來說,他犯不著放著即將穩定的漢初局面不顧,而去為這些個軍頭說情。

張良決心歸隱,犯不著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從張良的角度看,張良在漢朝建立後是選擇了歸隱的,這是因為張良家世代以韓王為主,為劉邦出謀劃策也只是因為當時的復國需要以及為知己報恩的心理。眼下,韓王復國難成,天下大勢已變,對於知己劉邦也算盡責了,張良便不再方便自居漢廷、做漢臣了,因此這才歸隱南山、不問朝政,以一個隱士、賓客的身份居住在漢國境內。所以,張良自然沒必要插手漢朝高層的一般權力鬥爭,何況張良與韓信的關係,反而還沒張良與劉邦的關係更近,自然犯不著去為韓信說情。



寒鯤

功高震主,是作臣子之大忌,韓信就是這樣,劉邦有殺心,張良是謀士,除掉韓信,少了一個競爭對手,張良何樂而不為。

蕭何月下追韓信,是誰種下這禍秧。對於韓信成是蕭何,敗是張良,韓信到死也不知道張良是殺他的主謀之一。

韓信幫劉邦穩定天下,封為三齊王,君臣之間君是君,臣是臣,湯清水亮。

韓信無事不奉召,在封地操練兵馬,久而久之劉邦聽在耳裡,記在心裡,不得不對韓信打了問號。

劉邦心血來潮,召韓信進宮賜宴,酒席間,劉邦問韓信,將軍看我能統多少兵馬,韓信曰,可統兵十萬。劉邦又問,將軍你哪?這時韓信酒過三杯,還像以前戰爭年代那樣回答主子的話。韓信曰,多多益善。

韓信覺得自己說的有些唐突,慌忙跪下請死罪,劉邦為了穩住韓信,貿然說了一句,天下還沒殺將軍的刀,將軍快快請起。

“多多益善”劉邦心裡很不是滋味,隨生殺韓之心,但是滿朝文武誰也不敢接這個差。

劉邦和皇后呂氏商量如何處死韓信。呂氏雖然是劉邦的結髮妻子,但是呂氏野心很大,剷除韓信呂氏求之不得。呂氏說這個不難,就交給我。呂氏和張良合計一段時間無計可施,用膳間發現廚女籃菜和,張良眉頭一皺計上心來。籃菜和提上酒菜把韓信灌醉,用切菜刀殺死韓信。

韓信殺死了籃菜和的母親,這就叫君子報仇十年不晚。


大漠甘露5

兩點原因:

其一、公元前203年,張良受命於劉邦作為使臣前往齊地封韓信為齊王,但是後來破楚滅項羽後,韓信的齊王之位被劉邦給拿掉了。

當年漢軍分別由劉邦已經大將軍韓信統兵,兵分兩路東征,韓信這一路勢如破竹,劉邦這一路卻被困滎陽。在此背景之下,韓信委婉地提出了希望可以當齊王,劉邦大怒,但是最終還是採納了張良與陳平的謀略:用齊王之位來安撫韓信,讓其繼續為漢軍效力。

張良知道,以劉邦的個性,這個齊王一定是暫時的,以韓信的個性,如果最終不能做王,那麼造反也是必然的,所以張良沒有理由出面組織呂后和蕭何拿下韓信。

其二、韓信是公元前196年於京師長安被殺的,那時候張良早就不管事了,以辟穀為理由避開了朝廷的一切政治糾紛。

韓信被殺的前一年,也即為公元前197年,劉邦想要換掉太子劉盈時,呂后一再求助於張良,張良才硬著頭皮給呂后獻出過一計,最終在該計謀的作用下,保住了太子劉盈。

除此之外,劉邦稱帝建國之後,張良一直是沒有擔任任何職務的,直到劉邦駕崩之前幾個月,方才任命張良為太子少傅,這是西漢建國之後,張良所擔任的最高職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