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中劲竹,清,李方膺《竹石图》轴欣赏

风中劲竹,清,李方膺《竹石图》轴欣赏

《竹石图》轴,清,李方膺绘,纸本,墨笔,纵139.5cm,横54.5cm,故宫博物院藏。

自题:“有肉之家竹不知,何堪淡墨一枝枝。老天愁煞人间俗,吩咐清风托画师。乾隆十八年六月写于金陵望鹤冈深巷。李方膺。”钤印“画外”、“竹仙”、“铁裡蛀虫”三方。乾隆十八年为1753年。

风中劲竹,清,李方膺《竹石图》轴欣赏

画面采取“截取”的方式描绘了墨竹的下半段,以示竹子高大茂盛的气势。三竿墨竹破石而出,坚韧挺拔,经狂风吹动,竹叶纷披,形态各异。画家“于难处夺天工”,选取竹叶在狂风骤雨肆虐下瞬间的典型形象,打破了传统画竹之法,认为“画竹之法须画个,画个之法须画破”,大胆求新,均以秃笔直扫,将竹叶画成倾斜的方向,叶尖成扁方状,略有变形,用笔横涂竖抹,脱略恣肆,以此表现出狂风的雄强之势。整幅作品有声、有势、有情,使人如身临其境,是李方膺画竹的代表作品之一。

风中劲竹,清,李方膺《竹石图》轴欣赏

虽然李方膺在诗中说画竹是表现文人所谓清新脱俗的情趣,实际上恰恰相反,“扬州八怪”的艺术已迥异于传统文人画的审美趣味。他们笔下的梅、兰、竹、菊四君子是借以发挥对民间疾苦的关心和对现实生活的关注,是极为入世的。李方膺的好友、“八怪”之一郑燮也善画竹,两人在艺术风格上却意趣不同,各自有法。郑燮画中的静止之竹多细竿粗叶,秀劲挺拔;李方膺则喜画狂风中的墨竹,自言道“自笑一身浑是胆,挥毫依旧爱狂风”,所画之竹多粗竿长叶,雄健恣肆,表现它们与狂风搏斗的精神,以气势胜。

李方膺(音yīng)(1695—1755年),字虬仲,号晴江,别号秋池,江苏南通人。善画松、竹、梅、兰及小品,主张绘画创作应直接向生活学习,以创造出自己独立的风格。李方膺的画风如其为人性格,落墨雄肆浑厚,沉着痛快,用笔横涂竖抹,脱略恣纵,以气势胜。

感谢收看,阳阳说画致力于为您呈现精美画卷。

欢迎收藏转发,如有问题欢迎在评论处留言。

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