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中:日本为减轻刑罚,用7万慰安妇服侍35万美军

日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强征亚洲妇女为他们提供性服务,设立慰安所。战后数十年,日本政府在这问题上扭扭捏捏,不肯直接承认。受到伤害的亚洲妇女,不少都能提起勇气指证暴行,但在这事件上,有一些人,永远只能默默地回忆自己沉痛的经历,连哀叹一声都不可以……

二战中:日本为减轻刑罚,用7万慰安妇服侍35万美军

二00七年四月,美联社翻查一批历史文献及纪录发现,二次大战结束前后时期,日本在美国默许下,曾为美军设立类似的慰安制度及设施,而担当这“重任”的,自然是日本妇女。

从不安到不仁

有资料显示,为美军提供性服务的日本妇女,最初亦感到不安,但高薪诱惑之下,终于也接受了这个重任,至于真相是否如此,无从稽考。美国历史学家指出,当时日本慰安妇每次服务可获7.8港元酬劳,相等于当时一包香烟的售价。

其后由于需求激增,慰安所甚至刊登广告哄骗妇女当慰安妇。1945年底,驻日美军有35万,由日本官方拨款管理的“保养慰安协会”聘用了7万名慰安妇。历史学家估计,实际慰安妇的人数可能更多。

日军在战争中所犯的恶行,各国历史都有详细记载,然而日本政府在过去数十年间依然尽量砌词狡辩。事实上,在战争中受苦受难的人民不只是被侵略国,日本国民在这段残酷不仁的战争中,死亡的人数相信不亚于其他各国,所不同的,失去至亲的受害者家族只能哑忍暗地流泪。

日本著名社会写实推理小说家松本清张,其中的一篇短篇小说《红签》,就是日军强迫日本妇女当慰安妇,以谋取减轻自己刑罚的故事。

故事发生在1944年,日本进驻朝鲜,以因应美军登陆时,防卫朝鲜的西部海岸为任务,当时的部队分称为“守朝兵团”及“备朝兵团”。“备朝兵团”的司令部设在全罗北高敞这一个城镇,人口四千,其中六百是日本人。

故事就以驻扎该地的两个军官,为了争夺一个年轻寡妇的芳心,展开战场上的另一段情场争夺战。过程中,作者揭露了当日留守在朝鲜的日本军官,当美军进驻,为求减轻自己的罪责,不惜牺牲本国妇女,以抽签的形式,哄骗日本妇女供美军蹂躏。

让美军去如法炮制!

《红签》里有这样的描述:

楠田在中日战争中的昭和14年,渡海到中国,走过了华北、华中、华南的战场,那时候他充分见闻了胜利者的欲望是什么一回事。

听见从京城美军要来的消息时,楠田被如何去款待这四十个胜利者的问题困扰不已;不,他早已知道款待的方法,把日本兵曾经在中国施行的做法,让美军去如法炮制就行。简言之,把日本兵在战争所到的地方求取的慰安妇提供给美军,让他们使日本军官免于成为战犯;这便是楠田参谋长所想到的计策。胜利者的心理,他早在中国战场体验到了。

楠田对兵团长报告了意见:“对于来此执行武装解除及接收武器的四十名美国士兵,提供慰安妇十名抑或二十名,以防范万一美军对妇女们施暴。”

那时是还不清楚美军真面目的时代呢!他们以为鬼畜一样的美军不知会搞出怎样的暴行来。

兵团长发问说:“着眼于慰安妇令人钦佩,可是有否遴选的办法呢?”

高敞的日本人中没有此类的女人,而朝鲜人在一夜之间却摇身一变成为“战胜国”的国民。

这是迫不得已的事,只好从居住于高敞的日本妇女中选出来。

最后,在16-40岁左右的日本妇女中,将年少的/未婚的/生病的/怀孕的或身体有障碍的妇女排除,剩下约200人,把这200人齐集一起进行抽签。

二战中:日本为减轻刑罚,用7万慰安妇服侍35万美军

作者这样描述:

用两百个人来抽二十枝签,这是想要奉承美军,由此免除战犯之罪,谋取自己本身安全的高级军官的狡猾打算,用堂皇的“为防范一旦加诸一般妇女的灾难”名义,二十个牺牲者被迫要抽签了。

“这也是不得已的事,不过考虑到对社会一般的冲击,便得隐瞒事实真相,只说要接待美军好了。”兵团长说。

简言之,要到了最后,才向被选者说明原委,以便叫她们断念。

妇女温柔 满载哀愁

事实上,日军是连骗带哄的欺骗自己同胞妇女,作者描写日军要这些妇女抽签,来负责招呼美军时,是这样说的:

“战争一旦结束,虽是美军,也是我们的朋友。我们希望以妇女温柔的气氛来款待远来的他们。这种事,不好个别拜托,只好用抽签决定。”

签用宣纸的纸捻儿制造,中签在尖端用红墨水染红。

作者还写道:“可怜这班不知原委的妇女,不只没有一丝哀愁,相反,抽中红签的妇女还有一点儿幸运的喜悦。”

故事的结局是美军没有要求慰安妇。但这二十位抽中红签,险些变成美军慰安妇的妇女,却遭受同胞唾弃,肉体没有被摧残,但心灵却早已被来自周围冷酷的眼光所刺伤。

二战中:日本为减轻刑罚,用7万慰安妇服侍35万美军

松本清张在1942年被征入伍,派往新几内亚,入伍的士兵要先到京都,在那里联合从东京、大阪的征兵集合,一同乘联络船先往韩国的釜山,在那里等候前往新几内亚。这次的被征召,一去就是三年。

后记:尽管日本政府千方百计要隐瞒事实,甚至有官员诬蔑中国有关二次大战的罪证是捏造。但岁月流逝,没有洗去日本一些作家的良知,他们当年曾去参战,曾目睹日本军官最残酷的一面,他们把记忆化作文字,作为最真实的见证。我希望透过日本的文学世界,印证日军侵略时所干过的恶行。事实上,最令人伤心感叹的是,日军欺骗国民参战,其后残害那些为自己国家捐躯的年轻子弟,那种残酷不仁,反倒值得日本人本身反思,了解什么是以史为监,认清什么人在这场战争中作出了最无谓的牺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