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對黨政正職進行政治建設考察

“政治忠誠、政治定力、政治擔當、政治能力、政治自律,是考察的具體標準。”湖南省委常委、組織部部長王少峰說,考察把“五個政治”基本內涵作了實化細化具體化。

具體負責考察組織工作的省委組織部有關負責人介紹,考察分為準備與建組、通報與動員、自評與訪談、查閱與核實、分析與研判、總結與彙報、運用與反饋七大步驟,考察方式主要為深度訪談、查閱資料和實地調研印證。其中,深度訪談的對象主要是市級領導、考察對象個人、縣市區黨政班子成員及其他人;查閱的資料主要為2016年8月以來縣市區常委會等有關會議記錄、黨委和政府出臺的關於加強政治建設、思想建設等方面的制度文件等。

“一個鐵的紀律,就是嚴禁突擊補材料、做材料甚至是弄虛作假。”有關負責人說。去年12月底,由3個正廳級幹部帶領的3個考察組,不打招呼,不發預告,直接進駐6個考察試點區縣。出發前,3個考察組組長抽籤決定考察區縣,在前往的路上電話通知當地,“這樣能夠避免當地有時間準備資料,保證了考察的真實性。”

“既要用耳朵去聽,也要用眼睛去看。”有關負責人說,考察組不僅聽訪談對象說,還要仔細查看會議紀要等資料,從原始材料、白紙黑字中找問題、找依據。對於複雜情況,考察組還會實地考察,全方位瞭解政治表現。據統計,到目前為止,已實地察看基層黨建點、黨性教育基地、重點工程項目116處。

考察組組長之一、湖南省委組織部部務委員梁平說,從已結束考察的36個區縣情況來看,這些考察對象“四個意識”都較強,堅決維護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五個政治”表現較好。

但是,在發現優點亮點同時,一些突出問題和薄弱環節也暴露出來:有的縣市區委書記在加強黨對經濟工作的領導上,方式方法不太科學,有時常委會繞過政府常務會直接研究決定具體項目和資金;有的會議記錄特別是關於“三重一大”事項決策記錄過於簡單,看不出決策痕跡特別是發表不同意見的情況,難以判斷貫徹民主集中制的真實情況;有的區縣正職選擇性地對待遺留問題,難度小的積極解決,對“硬骨頭”缺少動真碰硬的擔當和決心,非要等到“火燒眉毛”才去應對解決……

“考察組發現了問題,不僅不迴避,還要深究,瞭解清楚之後在考察報告上照單羅列。一個區縣的考察綜合報告材料中,問題和不足佔了一半內容。”省委組織部副巡視員王武舉例說,考察組發現某區整治不擔當不作為,問責一般只問副職,對正職大多豁免,存在“嘴嚴手軟”的問題,於是把並沒有在訪談名單之列的區紀委副書記請來,進一步訪談,挖掘實情。

王武說,整個考察過程,注重通過事例和數據來評價幹部、說明問題,做到具體、直觀、鮮活。同時,考察結果將向市州主要領導及考察對象分別通報反饋,對存在的問題督促整改落實,並對整改情況跟蹤問效,切實傳導管黨治黨政治責任。

“接受過多次考察,這次考察印象最深刻。”韶山市委書記楊曉軍說,作為一名“一線總指揮”,平時極易陷入繁忙的事務,只顧埋頭幹活,不抬頭看路,這次考察釋放出明確的信號,看到了省委抓政治建設的決心。

有關負責人透露,下一步,政治建設將納入湖南全省績效評估範疇,並與年度考核融合推進,形成政治建設考察常態長效機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