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籍可能是假死,書店是真死

()書籍死亡的背後

文|袁復生

書籍可能是假死,書店是真死

1041—2018,1000年都不到,還差23年,這就是本屆法蘭克福書展前,來自世界各地的840位出版業內人士對於圖書壽年的預測。

1041年,畢昇發明了活字印刷術,這個點被算成是書籍的起點。我們對於紙本書壽命的敏感,除了這一千年積累的閱讀感受的慣性之外,更多的是對書籍的生產方式變遷的不適應。

書籍可能是假死,書店是真死

當我們還窮的時候,這樣的妥協是並不成問題的,為了有書讀,必須要捨棄那些印刷量過小的書的出版,現有的出版模式好比我們要過河,必須有5000個同好者,才能開船。我們必須要等待那4999個願意和你一起閱讀同一本書的人,才有可能讓你有書讀。從閱讀者的角度來看,這樣的等待,其實是一種限制和壓迫。但作為“書籍終結者”的電子閱讀器、手機、網絡小說來說,這樣的等待不再是消費的前提,比如在起點中文網,作者按點擊量收費,也許這一本書只是為你一個人寫的,雖然作者也只能收穫一毛錢,但對於你來說,它卻是完整的一本書,一個世界,一個秘密。

在“需求—滿足”這樣的商業邏輯以外,我們長期以來沒有足夠重視的,還有讀者自身的成長。

今天,一切信息傳播技術都指向了一個目標:我們可以懂得更多,我們有更多的機會發育我們自己的大腦,也將會有更多的人和我們一樣,我們不需要別人來指點我們的人生。

那麼,把關者的作用,開始消退,書籍的終結並不是一句空話。當然,它終結的,只是那個居高臨下的帶著優越感的把關出版模式,守門官終究要變成門童,只具服務功能,不再有吆三喝四的權柄。這就是理想的閱讀期待,但2018年,這個目標有些過於理想。

書籍可能是假死,書店是真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