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對婚姻不願將就

  現在年輕人結婚越來越晚,有的甚至乾脆選擇不婚,是因為他們的婚戀觀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5月21日,共青團中央網絡影視中心、“青年之聲”婚戀服務委員會發布了《當代青年群體婚戀觀調查報告》。調查發現,當下青年在選擇另一半時更注重內在,尤其是人品和性格。當遇不到理想伴侶時,69.53%的青年選擇“繼續等待,找到理想的人才結婚”。

  

  近七成青年擇偶不願將就

  

  本次調查顯示,在擇偶標準方面,相對於傳統觀念中的門當戶對,當代青年更注重內在匹配,人品和性格是青年擇偶時最為看重的兩個方面。男性最看重人品的佔比達84.97%,女性為89.65%。此外,50.15%的男性青年認為“相貌”較為重要,而54.89%的女性青年更注重“能力”。“健康”和“能力”是男女青年都比較注重的方面。

  

  如果一直沒有找到理想的結婚對象,你會怎樣?關於這一問題,69.53%的青年選擇“繼續等待,找到理想的人才結婚”;15.61%的青年選擇“保持單身”;14.86%的青年願意“降低擇偶標準,將就結婚”。

  

  不願意將就表現出了年輕人對愛情充滿嚮往,並持有執著追求的態度。但中國社會工作聯合會婚姻家庭工作委員會總幹事顧秀琴表示:“光是等待是否能等來合適的人?有時候,年輕人不知道自己等待的是什麼,將就什麼。等待一個成熟的果子落地,我們好撿起來,還是等待一起奮發努力奔向幸福?我認為夫妻應該是一起成長的,年輕人一定要想明白自己要什麼。”

  

  女青年對婚姻安全感更低

  

  在婚姻觀方面,本次調查顯示,女性青年對婚姻的認同度比男性青年低。67.98%的男性青年認為“結了婚人生才圓滿”,而女性青年選擇該項的比例為49.37%,35.61%的女性青年認為“單身也很幸福”,持有該觀點的比例是男性青年的2倍。男性青年對婚姻的認同度比女性青年高,而女性青年的“不婚”可能性比男性青年大。

  

  相較於男性青年,女性青年不僅不願意結婚,還缺乏對婚姻的安全感。調查顯示,26.56%的女性青年表示對婚姻“很有安全感”;超過七成的女青年表示一般或沒有安全感。而一半的男性青年表示對婚姻“很有安全感”。可見,女性青年對婚姻的穩定性存在更多擔憂。

  

  共青團中央“青年之聲”婚戀服務委員會主席藺玉紅表示,女性青年對婚戀對象的期待更高,可能是因為女性對婚戀寄託了太多美好的想象,都期待有一段戀情或婚姻來大幅提高物質生活水平和精神上的幸福度。但“理想很豐滿,現實太骨感”,加上出軌離婚事件越來越多,女性的“顏值”也隨著時間降低,作為相對弱勢的一方安全感就更低,甚至有“恐婚”傾向。

  

  六成性知識來源網絡

  

  19~35歲的青年在情感和性方面都處於人生中最活躍的階段,但性健康知識還比較滯後。調查發現,55.39%的青年對“未婚同居”持“接受”態度,23.33%的青年表示“反對”。近六成青年表示通過網絡獲得性教育知識,僅有13.15%的青年表示是通過學校開設的相關課程來了解。在回答“在性行為中,你知道如何保護自己和對方嗎?”一題中,只有三成青年表示“很清楚相關知識”。

  

  藺玉紅提出:“青年對未婚同居行為的接受程度較高,性觀念正在逐漸開放,但他們對性健康知識和自我保護的瞭解卻遠遠不夠。對此,我們要給予更多關注和重視,例如在學校增設性教育課程,父母也應從健康的角度科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