鴉片戰爭前後,林則徐的驚人變化

文|陳卿美

林則徐因虎門銷煙聞名,敢於挑戰帝國主義,敢於揚大清國威。也正因此,林則徐成為近代少有的民族英雄。但任何民族英雄都禁不起較真,林則徐做事也同樣有很“虎”(東北話)的一面,甚至有人說他是鴉片戰爭的禍首。是不是禍首拋開不談,我們就說林則徐的變化。

虎門銷煙前,林則徐也在銷煙。銷煙,就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1838年,林則徐還是湖廣總督,坐鎮武昌。當時的武漢,也是鴉片荼毒的重災區。林則徐多次上書道光,痛陳鴉片之害,決心在武漢禁菸。

林則徐絕對是雷厲風行的領導。1838年夏,一場聲勢浩大的禁菸運動在武漢三鎮展開。運動式執法,效果明顯,嚴打的結果是,緝獲煙土1.2萬兩,煙槍6700杆。同時,還抓了一大批煙販與菸民。很多人都是懾於嚴打聲勢而主動投案自首,官府方面根本沒費什麼事。

煙土、煙槍收繳上來後,便召開銷煙大會。一是展示禁菸的成果,二是昭告天下。禁菸大會最高潮的便是銷煙,煙槍當場砸爛,煙土火燒。林則徐一戰成名,威震全國。這樣的實幹派,道光帝自然會委以重用,派林則徐南下廣東禁菸自然就是順理成章的事。在廣東的事情,很多人已經非常熟悉,不再贅述。

鴉片戰爭前後,林則徐的驚人變化

林則徐虎門銷煙

可見,此時的林則徐對鴉片深惡痛絕,與鴉片勢不兩立,禁菸的決心異常堅決。還有一件事,也可以說明這點。1836年,太常寺卿許乃濟上書道光,說什麼要弛禁鴉片。他認為,為了阻止白銀外流,可讓洋人採用以貨易貨的方式。他還提了一個大膽的建議,就是在全國推廣鴉片種植,讓國產鴉片擠走進口鴉片。許乃濟的言論一出,便遭到林則徐等禁菸派的猛烈抨擊。說許乃濟是禍國殃民,鴉片本來就是毒品,應從快從速徹底禁絕。還建議推廣全國種植鴉片,那是置黎民百姓生命健康於不顧,如此必將國將不國。

當時,若論禁菸的堅決,舉國上下似乎沒人能與林則徐比。有些人口頭喊禁菸,視察骨瘦如柴的菸民也會潸然淚下,但私下卻與煙販勾結,接受煙販的利益輸送。有些人也大力主張禁菸,也沒有在鴉片中獲私利,但礙於各種困難,下不了手,實施不下去。唯獨林則徐,有決心、有行動、有成效。就是在鴉片戰爭後,林則徐仍然上書道光,大談禁菸抗英的光榮正確。

這樣的林則徐,才是人們心目中的林則徐,符合人們對林則徐的美好想象。但你可知道,這樣一個對鴉片深惡痛絕的人,後來會越來越贊同許乃濟的觀點嗎?人就是這樣,時過境遷,思想甚至會有一百八十度大轉彎。

鴉片戰爭後的林則徐,人們只知道他被革職,發配新疆伊犁。卻少有人知道他後來又被啟用,先後任陝甘總督、雲貴總督。更鮮為人知的是,他越來越贊同國內推廣種植鴉片,讓鴉片本土化。

1847年,江西撫州知府文海與時任陝西巡撫的林則徐有過一次交流。文海向林則徐請教,如何發展地方經濟,如何看待國內種植鴉片。林則徐回信說,“鄙意亦以內地栽種罌粟於事無妨。”林則徐此時認為,那些痛恨鴉片的,只是痛恨抽洋菸。若國內有本土鴉片,能自由流通,必定勝過洋菸。他還做了一個比喻,說國產鴉片的自由流通,就像人的血脈貫通,只是好事。

至此,林則徐已經高度贊成國內種植、推廣鴉片。普及國產鴉片至少有幾個好處,一是擠走英國鴉片,防止白銀外流。二增加財政稅收。三是發展地方經濟。四是百姓增加收入。因為種植鴉片那可是暴利,比種糧食的利潤高出數倍不止。

你能想象嗎?一個原來因銷煙聞名的堂堂大英雄怎麼會大力支持國產鴉片呢?他不擔心百姓染毒癮嗎?他不擔心國內無兵源可用嗎?這些都是他當年向皇帝痛陳的鴉片危害。這難道是兩個林則徐嗎?他怎麼變成了他當初反對的人?

事實上,許乃濟早就說過,鴉片固然會人染上毒癮,但是有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對人的生命損害也需要幾十年。因此,長久的事情必須要讓步眼下的當務之急。當務之急,就是對付英國進口鴉片,防止白銀外流。

可惜的是,許乃濟沒有看到林則徐贊同自己觀點的那一天。在林則徐虎門銷煙前,許乃濟就帶著遺憾死了。他根本沒想到,自己死後多年,林則徐竟然與自己站到了一起。

後來,國內鴉片就真的全面普及了,各地紛紛以種植鴉片為榮。遺憾的是,林則徐也沒有看到這一天。不過,在林則徐去世前兩年,已經有各地開始嘗試種植鴉片,否則也不會文海與林則徐的交流。

如果林則徐在世,當他看到神州大地,處處罌粟花飄香時,不知他是否會後悔禁菸。他是否又會討厭原來那個極力禁菸的自己的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