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識界」禁止出國展覽的一級文物,看看哪些冷門珍品你不知道的

自2002年起,國家文物局發佈了三批195件禁止出國展覽的國家一級文物,來看看有哪些冷門的珍品是我們不知道的。

唐三彩騎駝樂舞俑

陝西省西安市鮮于庭誨墓出土,現藏中國國家博物館。駱駝頭高58.4釐米,首尾長43.4釐米。舞俑高25.1釐米,駱駝昂首挺立,馱載了5個漢、胡成年男子。中間一個胡人在跳舞,其餘4人圍坐演奏。他們手中的樂器僅殘留下一把琵琶,據夏鼐先生研究,應該是一人撥奏琵琶,一人吹篳篥,二人擊鼓,均屬胡樂。駱駝載樂陶俑巧妙地誇張了人與駝的比例,造型優美生動,釉色鮮明潤澤,代表了唐三彩的最高水平。

「八識界」禁止出國展覽的一級文物,看看哪些冷門珍品你不知道的

唐三彩騎駝樂舞俑

青釉仰覆蓮花尊

北齊,河北景縣封氏墓出土,現藏中國國家博物館。通高63.6釐米,口徑19.4釐米,足徑20.2釐米。侈口,長頸,溜肩,長圓形腹,高圈足。口沿下有橋形耳一對,肩部有六系,並附蓋。通體有紋飾十三層,除頸部貼塑寶相花及壓印團獸紋外,其它均為蓮瓣紋。蓋紐下雙重覆蓮瓣,蓋沿邊上翹雙重仰蓮瓣,上腹三層覆蓮瓣,下腹雙層仰蓮瓣紋。整體紋飾雕塑整齊細膩,上呼下應,富麗堂皇。蓮花尊的紋飾與佛教密切相關,代表逝者的一種精神寄託。

「八識界」禁止出國展覽的一級文物,看看哪些冷門珍品你不知道的

青釉仰覆蓮花尊

“赤烏十四年”款青釉虎子

三國吳,江蘇南京出土,現藏中國國家博物館。高15.7釐米,長20.9釐米。越窯燒製,通體渾圓,斜頸圓口,腹上有弓背奔虎狀提樑,虎首昂起,張口露舌,目視遠方,腹下有縮狀四肢。全身飾淡青釉,精巧而又不失質樸。

  虎子起源於戰國,流行於漢及六朝,因器形似虎而得名,總體造型基本一致,每個時代在細部刻畫上有所不同,通常認為虎子是一種盛溺的褻器,但此器的銘文卻提供了不同的證據。器腹刻有“赤烏十四年會稽上虞師袁宜作”和“制宜”的銘文,表明它制於公元251年,是中國目前紀年銘文古瓷中時間最早的器物,同時它明確地標明吳帝的年號和瓷工自己的姓名,不應該作為褻器,而當是盛水的水器。

「八識界」禁止出國展覽的一級文物,看看哪些冷門珍品你不知道的

“赤烏十四年”款青釉虎子

彩陶貼塑人紋雙系壺

1974年青海樂都縣柳灣採集。現藏中國國家博物館。口徑9.2釐米,高33.4釐米。泥質紅陶,侈口,口沿外翻,短頸,鼓腹,腹下部內收,平底,腹中部有對稱的環耳。器正面自領至腹部有堆塑和彩繪相結合的裸體人像,似為男女兩性的複合體。器身施黑彩。器背面和兩側繪圓圈紋,圈內填網格狀紋飾。這件彩陶壺是史前雕塑藝術的傑作。頭像部分就運用了雕鏤、貼塑、刻畫和繪畫等不同的藝術手法。頭部的各器官既安排得恰到好處,又注意表達人物的表情,使人的面部顯得生動傳神,是史前雕塑藝術的傑作,推測此壺可能與祭祀或巫術活動有關。

「八識界」禁止出國展覽的一級文物,看看哪些冷門珍品你不知道的

彩陶貼塑人紋雙系壺

滇王之印

西漢,雲南晉寧石寨山出土。邊長2.4釐米,通高2釐米,重90克,現藏中國國家博物館。蛇鈕,背有鱗紋。鈕身分鑄,然後焊接。印文鏨刻,篆書白文四字“滇王之印”。公元前109年,漢武帝出兵征討雲南,滇王拱手降漢,漢武帝在其故地設益州郡,封滇國國王為“滇王”,賜“滇王之印”。此金印與這一歷史記載相符合,是雲南隸屬中央最早的物證。

「八識界」禁止出國展覽的一級文物,看看哪些冷門珍品你不知道的

“滇王之印”金印

「八識界」禁止出國展覽的一級文物,看看哪些冷門珍品你不知道的

“滇王之印”金印印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