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识界」禁止出国展览的一级文物,看看哪些冷门珍品你不知道的

自2002年起,国家文物局发布了三批195件禁止出国展览的国家一级文物,来看看有哪些冷门的珍品是我们不知道的。

唐三彩骑驼乐舞俑

陕西省西安市鲜于庭诲墓出土,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骆驼头高58.4厘米,首尾长43.4厘米。舞俑高25.1厘米,骆驼昂首挺立,驮载了5个汉、胡成年男子。中间一个胡人在跳舞,其余4人围坐演奏。他们手中的乐器仅残留下一把琵琶,据夏鼐先生研究,应该是一人拨奏琵琶,一人吹筚篥,二人击鼓,均属胡乐。骆驼载乐陶俑巧妙地夸张了人与驼的比例,造型优美生动,釉色鲜明润泽,代表了唐三彩的最高水平。

「八识界」禁止出国展览的一级文物,看看哪些冷门珍品你不知道的

唐三彩骑驼乐舞俑

青釉仰覆莲花尊

北齐,河北景县封氏墓出土,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通高63.6厘米,口径19.4厘米,足径20.2厘米。侈口,长颈,溜肩,长圆形腹,高圈足。口沿下有桥形耳一对,肩部有六系,并附盖。通体有纹饰十三层,除颈部贴塑宝相花及压印团兽纹外,其它均为莲瓣纹。盖纽下双重覆莲瓣,盖沿边上翘双重仰莲瓣,上腹三层覆莲瓣,下腹双层仰莲瓣纹。整体纹饰雕塑整齐细腻,上呼下应,富丽堂皇。莲花尊的纹饰与佛教密切相关,代表逝者的一种精神寄托。

「八识界」禁止出国展览的一级文物,看看哪些冷门珍品你不知道的

青釉仰覆莲花尊

“赤乌十四年”款青釉虎子

三国吴,江苏南京出土,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高15.7厘米,长20.9厘米。越窑烧制,通体浑圆,斜颈圆口,腹上有弓背奔虎状提梁,虎首昂起,张口露舌,目视远方,腹下有缩状四肢。全身饰淡青釉,精巧而又不失质朴。

  虎子起源于战国,流行于汉及六朝,因器形似虎而得名,总体造型基本一致,每个时代在细部刻画上有所不同,通常认为虎子是一种盛溺的亵器,但此器的铭文却提供了不同的证据。器腹刻有“赤乌十四年会稽上虞师袁宜作”和“制宜”的铭文,表明它制于公元251年,是中国目前纪年铭文古瓷中时间最早的器物,同时它明确地标明吴帝的年号和瓷工自己的姓名,不应该作为亵器,而当是盛水的水器。

「八识界」禁止出国展览的一级文物,看看哪些冷门珍品你不知道的

“赤乌十四年”款青釉虎子

彩陶贴塑人纹双系壶

1974年青海乐都县柳湾采集。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口径9.2厘米,高33.4厘米。泥质红陶,侈口,口沿外翻,短颈,鼓腹,腹下部内收,平底,腹中部有对称的环耳。器正面自领至腹部有堆塑和彩绘相结合的裸体人像,似为男女两性的复合体。器身施黑彩。器背面和两侧绘圆圈纹,圈内填网格状纹饰。这件彩陶壶是史前雕塑艺术的杰作。头像部分就运用了雕镂、贴塑、刻画和绘画等不同的艺术手法。头部的各器官既安排得恰到好处,又注意表达人物的表情,使人的面部显得生动传神,是史前雕塑艺术的杰作,推测此壶可能与祭祀或巫术活动有关。

「八识界」禁止出国展览的一级文物,看看哪些冷门珍品你不知道的

彩陶贴塑人纹双系壶

滇王之印

西汉,云南晋宁石寨山出土。边长2.4厘米,通高2厘米,重90克,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蛇钮,背有鳞纹。钮身分铸,然后焊接。印文錾刻,篆书白文四字“滇王之印”。公元前109年,汉武帝出兵征讨云南,滇王拱手降汉,汉武帝在其故地设益州郡,封滇国国王为“滇王”,赐“滇王之印”。此金印与这一历史记载相符合,是云南隶属中央最早的物证。

「八识界」禁止出国展览的一级文物,看看哪些冷门珍品你不知道的

“滇王之印”金印

「八识界」禁止出国展览的一级文物,看看哪些冷门珍品你不知道的

“滇王之印”金印印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