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个死于象蹄的英国人

——朱一叶新书《死于象蹄》后记

2011 年,我和小刀带着一只猫搬到了海边,在沙滩上站久了,双脚就会陷进去,很难拔出来,这幅景象提醒了我们要保持移动。于是 2013 年到 2014 年,我们用了差不多一年的时间,走过了东南亚,走过了缅甸,印度,斯里兰卡,从约旦坐船穿越红海来到了埃及的西奈半岛,之后又穿越苏伊士运河到达了非洲大陆,我们陆路过境埃塞俄比亚和肯尼亚,穿越赤道,从春天到达秋天。在旅途中,最常干的事情就是无所事事的看着窗外,破旧的大巴时常在土路上颠簸二十多个小时,窗外后退的人群,树木,荒漠,河流,星辰……都在催生着故事,人物疯长。

在路上,我用手机写了很多短篇小说,大多黑暗而压抑,和旅行毫无关系。「每次抵达一个新城市,旅人都会再度发现一段自己不知道的过去:你不复存在的故我或者你已经失去主权的东西,这变异的感觉埋伏在无主的异地守候你。」我第一次真正感受到卡尔维诺这段话的含义。

我们在越南重温《情人》,《青木瓜之味》和《现代启示录》。在芽庄的时候专门走了很远的路来到了一片石头海岸,电影《情人》的结尾,梁家辉就是在这里和法国女孩道别。我们在西贡参观越战博物馆,耳机里一遍又一遍地播放《现代启示录》中开头的音乐,来自大门乐队的《the end》。

最后一个死于象蹄的英国人

《情人》

最后一个死于象蹄的英国人

《青木瓜之味》

最后一个死于象蹄的英国人

《现代启示录》

我们在毛淡棉看奥威尔的《缅甸岁月》,寻找奥威尔曾经在这儿当警察的踪迹,却在一个老华侨的带领下,来到了一座佛塔,1890 年,24 岁的英国诗人吉卜林来到毛淡棉,在这座佛塔旁,对一位缅甸女孩一见钟情,写下了广为流传的那首《曼德勒》。我们在印度看奈保尔的印度三部曲,发现几十年后的印度和他书中所描述的毫无差别。

最后一个死于象蹄的英国人

《缅甸岁月》

在卢克索看《尼罗河惨案》,坐着马车去参观电影中的卡纳克神庙,尼罗河边如今仍有托马斯库克旅行社。我们在亚历山大读卡瓦菲的诗歌,感慨这座在历史上闪闪发光的伟大城市如今却如此败落。我们在肯尼亚看布里克森的《走出非洲》,在马赛马拉大草原上坐着吉普车和大象一起狂奔……这样的体验,甚至比单纯地荡舟尼罗河,参观金字塔这样的旅游项目更令人难忘。

最后一个死于象蹄的英国人

《尼罗河惨案》

最后一个死于象蹄的英国人

《走出非洲》

我的背包里是一个电饭锅和一些餐具调料,而小刀的背包里是衣服电脑,就这么一点点生活用品,就足够支撑起我们简单而充实的生活。在路上,我们遇见了疯子,乞丐,骗子,罪犯,还有形形色色的旅人,不停地相遇和告别,接触到了更多不可思议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

最后一个死于象蹄的英国人

朱一叶新书《死于象蹄》

这本书的同名小说《死于象蹄》,虽然描写的是一对背包客在非洲大陆发生的故事,但实际上整部小说的灵感——「死于象蹄」这个名字可能诞生于斯里兰卡的康堤,甚至更早,诞生在缅甸的毛淡棉。在毛淡棉,我读了奥威尔的一篇散文《猎象记》,里边描写了一个印度苦力被一头发情的大象踩死的情景,这样独特而可怕的死法,为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直到我们到达了斯里兰卡的康堤,住进了缅甸寺(一个奇怪的巧合),选了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沿着查尔斯王子的足迹,翻过了一个小山头,恰巧碰到了英国殖民时期的驻军墓地,这儿一个游客也没有,看门人给了我们一本墓地旅行指南,对于有着奇特品味的人来说,这一定是个不可错过的好地方,你可以静下心来做简单的算术,算算坟墓里躺着的人有多大年纪,很快你就会发现,四十岁的人在这座墓地就算是高龄了,而他们的死法也够奇怪的,大多是死于丛林热,中暑和被野生大象踩死。每一位客死异乡的墓主人都有一段短暂而奇特的人生,这片墓地一共有一百多个古老的墓碑,也就有一百多段故事。比如说一个叫做约翰·斯波帝伍德·罗伯森的英国人,1823 年出生,1856 年被野生大象杀死,是第七位,也是最后一位有记载的被野生大象杀死的欧洲人。从此「死于象蹄」这个词就深深地烙在我的脑袋里了。

我写这些并不是要怂恿各位出门,长途旅行如同一个缩小版的人生,充满了更加强烈的焦虑和虚无,毫无意义可言。它也不是一剂特效药,无法真正地解决你人生中的困惑和问题。如果无法移动双脚,不如「把你的视线转向内心,你将发现你心中有一千处地区未曾发现。那么去旅行,成为家庭宇宙志的地理专家」,这是梭罗在瓦尔登湖边想出来的。

最后一个死于象蹄的英国人

瓦尔登湖畔梭罗的话。

图片来自:Alex from Ithaca, NY (CC BY-SA 2.0)

他还这么写道:「我希望世界上的人,越不相同越好;但是我愿意每一个人都能谨慎地找出并坚持他自己的合适方式,而不要采用他父亲的,或母亲的,或邻居的方式。」

这也是我对各位读者的美好祝愿。

//

- 朱一叶新书上架 -

死于象蹄

朱一叶

豆瓣评分 8.9

纸书定价¥34.00

仅售 ¥27.10

现在购买还可参加满 100-50 活动!

「旅行的意义是什么?是活着回家。

相信我,旅行没有什么意义。」

豆瓣阅读首奖作者朱一叶全新故事集

讲述非典型旅行背后的孤独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