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是小米?

為什麼是小米?

果不其然,小米上市刷爆了朋友圈。有人說,小米此次IPO又會像阿里上市那樣造就很多的億萬富豪;有人說,小米估值1000億美元有點不自量力。我們暫且不論哪一種說話正確,單單從小米IPO本身來看,不得不說小米正在經歷一場阿里巴巴已經經歷過的上市狂想曲。

網上對於小米遞交的上市申請書也已經有了很多的解讀,並從不同的方面來分析小米公司最近幾年的營收情況。無論有關小米營收的分析是不是真正能夠代表它的實際情況,但是小米即將IPO卻是非常真實的事情。

為什麼是小米?

小米的優越之處在哪?

既然小米能夠上市,而且甚至可能在香港、上海兩大交易所上市,必然有它自己的優越之處。那麼,小米的優越之處到底在哪些地方呢?

第一,小米以硬件切入正在打造一個屬於自己的生態系統。我們都知道,小米是以硬件起家的,手機是小米公司的起源處。但是,小米在發展過程當中卻走出了一條和國內的手機硬件生產廠商不一樣的道路。

這條道路是什麼呢?是生態系統。我們看到,小米並沒有僅僅將目光侷限在手機本身,而是將目光擴展到了更加廣闊的泛手機領域。小米音響、小米檯燈、小米手環、小米電視機等諸多產品都開始延伸開來。一句話,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能夠從小米生態系統當中獲得。

單單有硬件還不夠,小米還將目光延伸到軟件領域,通過打造屬於小米生態圈的軟件來實現小米生態下各種硬件的連接。這其實和蘋果的發展路子有些相似,正是通過生態系統的打造形成了一個相對較為完整的產業鏈。

只是小米的生態鏈條要比蘋果的要開放很多而已,蘋果不但打造了一個屬於自己的生態系統,而且還設置了一個很高的“高牆”來抵擋外部競爭者的進入,從而讓它的護城河夠寬,夠大。小米的底層邏輯是一樣的,不同的是小米用一種更加開放的姿態來看到外部競爭者,從而將自己的生態系統變成了一個開放、包容的生態。

第二,小米的資本佈局讓它的生態系統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延伸,並讓它的盈利空間進一步拓展。上面我們說到的僅僅只是一些小米自身硬件的佈局,都是小米自己在做的事情。其實,除了小米自己在做的硬件之外,它還在通過資本佈局的方式將生態系統進一步向外延伸,並逐漸開拓自己的生存空間。

我們都知道,小米投資了很多和人們生活相關的行業,家裝、新零售、消費升級等諸多領域都有小米資本佈局的影子在。同小米在硬件上的親力親為相比,小米在資本上的佈局似乎正在建構一道屬於它自己的外延很廣的生態系統。資本佈局的廣泛性讓小米的生態系統,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延展。小米的盈利空間無疑進一步得到了延伸。

可能有人會說,小米的優越性就只有這麼兩條,憑什麼它就能夠上市,而且估值這麼高呢?還能獲得同股不同權的待遇,這也太大逆不道了吧?正是由於這種疑問的存在,我們看到了在小米遞交IPO申請的消息出來之後,開始不斷有人提出質疑,認為小米的估值配不上它的實際表現。但是,看法總歸只能算是一種看法而已,是否受到市場的歡迎還是要看資本市場上的表現。

為什麼是小米?

小米為何受到資本垂青?

既然小米遞交IPO申請的時候提出這麼高的估值,而且有高盛、摩根士丹利這樣的公司做它的保薦人,就一定有它的道理。那麼,為什麼小米遞交IPO申請的時候會有這麼多的質疑呢?小米的估值難道真的配不上它的真實身價嗎?

肯定不是這樣。資本市場是多麼精明啊,難道大型投行會拿自己的身家性命來給一個不靠譜的公司做擔保嗎?顯然不是,既然他們願意為小米上市做保薦人,就一定有他們的道理。那麼,小米到底有哪些地方吸引他們了呢?

第一,美國有蘋果,中國有小米。我們知道,就在小米遞交上市申請的前一天,蘋果公司晉升為萬億俱樂部的消息便開始蔓延。正如前文所提到的那樣,小米和蘋果的確有很多的相似之處,儘管小米和蘋果還有很大的差距,特別是在一些頂尖的技術上面,兩家公司還不可同日而語。但是,從國內市場上的創業公司的表現來看,小米是唯一一個有蘋果公司影子的公司。

大型投行之所以擔當小米公司上市的保薦人或許也有這個方面的考慮。試想一下,如果小米能夠IPO成功的話,那麼,它是不是就有資金和精力來梳理和重整當下的生態系統了呢?這樣的話,它是不是就可以成為中國的蘋果了呢?而被成為雷布斯的雷軍或許真正有可能就成為中國的喬布斯了呢。

特別是隨著互聯網紅利的減退,即使是已經確立了自身江湖地位的BAT開始慢慢地將目光投射到實體經濟的身上,通過將實體經濟與虛擬的互聯網經濟相互融合來實現進一步的發展。新零售、新金融、新物流等諸多概念其實都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出現的。

按照這種邏輯的話,小米其實已經早在幾年前都開始做了。通過這種方式小米即使在流量獲取上無法和BAT相互抗衡,但是,由於之前它的市場佈局夠深夠廣,所以它依然能夠藉助這種發展模式持續領先國內市場上大多數的競爭者,甚至還有可能躋身頭部互聯網公司的行列。

第三,小米公司的產業佈局足夠廣大,讓它能夠與即將到來的全新的產業革命產生聯繫,並持續抓住即將到來的風口。資本市場關注的是企業的規模和格局是不是足夠大,只要能夠實現有機增長,並且沿著一定的增值曲線發展下去的話,這個企業就有投資的價值。

儘管手機業務依然是小米的盈利重點,但是我們可以看到小米的產業佈局其實已經深入到了人們生活的各個環節。即使在即將到來的大數據時代、智能科技時代,小米公司的一些產業鏈相關的部門都可以輕鬆介入其中,並實現多維度的盈利。按照這樣一種邏輯,小米在遞交上市申請的時候,估值期望達到1000億美元還是有一定的合理性的。

小米申請上市的消息被刷屏,從一個側面反映出它在國內科技市場上舉足輕重的市場地位,另外一個方面說明市場對於它的商業模式的討論空間很大。未來,隨著小米上市的完成,或許將會逐步梳理自身的商業模式,從而走出一條“中國式蘋果”的發展道路。

而,當下人們稱雷軍為“雷布斯”或許將會真正一語成讖,他真的會成為“中國的喬布斯”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