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了解山西汾酒的历史吗?

亚洲食学论坛

悦史君虽然酒量一般,但对酒还是略品一二。说到汾酒,悦史君还真是有渊源,可以说第一次在前门某老派五星级酒店喝过一次后,就沁人心脾;后来因酒及乡,多次前往山西省汾阳市,还真是宝地出好酒啊!

汾酒是我国古老的历史名酒,早在4000年多年前的上古时期,就有“

仪狄始作,酒醪,变五味,少康作秣酒”的说法。

北魏时期杰出农学家贾思勰在所著的《齐民要术》中,记载了汾清酒的生产工艺。

南北朝时期,北齐武成帝高湛从晋阳写了一份诏令给侄子河南康献王高孝瑜,极力推荐汾酒:“吾饮汾清二杯。劝汝于邺酌两杯”,这里的“汾清”,正是汾酒。

这也是明确记载在正史《北齐书》中,说明汾酒在1400多年前就是宫廷御酒。

南北朝时期文学家、诗人庾信为汾酒写有:“田家足闲暇,士友暂流连。三春竹叶酒,一曲鹍鸡弦。

唐代诗人李白在喝过汾酒精辟,留下了“琼杯绮食青玉案,使我醉饱无归心”的佳句。

唐代诗人杜牧写过脍炙人口的七绝《清明》,赞美汾酒:“

清明节时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北宋朱翼中在著述《北山酒经》中写道:“唐时汾州产干酿酒”。

南宋张能臣也在《酒名记》中中写道:“宋代汾州甘露堂最有名”。

大顺政权开国皇帝李自成进军北京,路经汾阳杏花村畅饮汾酒,赞誉汾酒为“尽善尽美”。

明末清初的著名思想家、书法家和医学家傅山先生,曾为汾阳申明亭古井亲笔题写了“得造花香”四个大字,说明汾酒之所以好喝,与当地用于酿酒的井水好有关。

清朝康熙年间,山西盐商到贵州经商,因为当时交通不便,盐商为了喝到汾酒,就在贵州用当地的水和玉米、大麦,采用汾酒的酿制方法造酒,可由于贵州的泉水独特,生产出的酒别具风味,从此茅台酒就成了山西盐商的私酿酒。因茅台酒酿造工艺源于汾酒,因此就有了“茅台老家在山西”的说法。

清代内阁中书梁绍壬在《两般秋雨庵》中,写有对汾酒的特别喜爱。

清代诗人、散文家、文学评论家、美食家袁枚在《随园食单》中,详细介绍了汾酒的妙处:“既吃烧酒,以狠为佳。汾酒乃烧酒之至狠者。余谓烧酒者,人中之光棍,县中之酷吏也。打擂台,非光棍不可;除盗贼,非酷吏不可;驱风寒、消积滞,非烧酒不可。汾酒之下,山东膏梁烧次之,能藏至十年,则酒色变绿,上口转甜,亦犹光棍做久,便无火气,殊可交也。尝见童二树家泡烧酒十斤,用枸杞四两、苍术二两、巴戟天一两、布扎—月,开瓮甚香。如吃猪头、羊尾、“跳神肉”之类,非烧酒不可。亦各有所宜也。

清代小说家李汝珍在《镜花缘》中,列举当时全国知名酒类五十余种,其中推汾酒为首。

清末民初徐珂编撰的《清稗类钞》中,也有不少嗜饮汾酒的记载。

1905年,孙中山与黄兴在东京著名的中国餐馆凤乐园聚餐,喝得就是汾酒。

1915年,汾酒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荣获一等优胜金质奖,名声大噪。

1932年,我国微生物学家、中科院院士方心芳先生,专程到汾阳杏花村的“义泉涌”酒家考察,把汾酒酿造的工艺归结为“七大秘诀”,即:“人必得其精,水必得共甘,曲必得其时,高粱必得其真实,陶具必得其洁,缸必得其湿,火必得其缓”的“清蒸二次清”工艺。

1964年,轻工业部以汾酒工艺为试点,组织了著名发酵专家秦含章先生为首的技术力量,系统地总结和论证了汾酒生产工艺的科学性、正确性。

1965年,现代文学家郭沫若先生来到汾阳,在汾酒厂欣然写下了“杏花村里酒如泉,解放以来别有天,白玉含香甜蜜蜜,红霞成阵软绵绵。折冲樽俎传千里,缔结盟书定万年,相共举杯酹汾水,腾为霖雨润林田”的诗句。

……

汾酒一直以来都以清香型白酒闻名中外,但在悦史君看来,现在的酱香、浓香、兼香类汾酒,味道也是各有千秋,爱酒的朋友可以小酌。


历史这样说

汾酒属于清香型白酒的典型代表,产于山西省汾阳市的杏花村,是中国名酒,而且早已走出国门享誉海外了。

汾酒的历史非常古老,可以称得上是中国白酒的鼻祖。据考古资料证实,汾酒早在六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已经出现。1982年,山西杏花村镇发掘出土了公元前4000多年龙山时期的酒器。说明山西汾酒有六千多年的酿造史。

1500年前的南北朝时期,汾清酒即作为宫廷御酒受到北齐皇帝的极力推崇,被载入二十四史,使汾清酒一举成名,被誉为最早国酒。北魏贾思勰在《齐民要术》评价:“河东神曲”:此曲一斗杀粱米三石,笨曲杀粱米六斗,省费悬绝如此。说的是山西酒曲的糖化发酵能力相当于外地苯曲的5倍以上。直到今天,山西依然是中国酿酒技术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可见山西自古善酿造名不虚传。

唐代汾酒有了重大突破。唐代以前的酒是“浊酒”,杏花村汾酒在北齐汾清酒的基础上首次酿出了蒸馏白酒,成为“汾洲贡酒”。晚唐著名诗人杜牧的《清明》一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脍炙人口。诗以酒传名,人们以杏花村汾酒之名记住了《清明》诗,酒以诗飘香,人们以《清明》诗闻到了汾酒飘香。

宋《北山酒经》记载:“唐时汾州产干酿酒”。《酒名记》:“宋代汾州甘露堂最有名”。这些古老的历史资料记录的都是山西汾酒。

直至今日,汾酒仍以工艺精湛,源远流长,素以入口绵、落口甜、饮后余香、回味悠长特色而著称,在国内外消费者中享有较高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忠诚度。

(文by Alina,图取自网络,侵删)


亚洲食学论坛

看到这问题,想到自己喝汾酒的历史可谓久矣,虽不是文人骚客,但浅酌小饮也是人生一大快事。自大学时代起,因山西的同学多,所以每年假期尤其是寒假回校都会带汾酒,然后与诸同学畅饮。后来工作了,公司的第一台产品是卖到了阳泉,鄙人去安装,阳泉诸友甚为好客,一日三餐,每餐必饮,喝的是汾酒。

汾酒的历史源远流长,有记载的历史超过1500年,但在此之前一定会有汾酒的酿造。西晋灭亡后,山西地区历经匈奴(刘渊、赫连勃勃)、羯(石勒)、氏(苻坚)、鲜卑(慕容氏)等各个少数民族建立的朝代,到北魏(鲜卑拓跋氏)统一。后来分裂为东魏西魏,东魏高氏代元(拓跋氏在北魏孝文帝改为元姓,故有北元魏之说)建立北齐(胡化的汉人)即作为贡酒,皇帝可以作为赏赐之用,专供王公贵族饮用。胡人是善饮的,汾酒在这一地区诞生,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汾酒的生产。

汾酒是我国古代四大名酒之一,是清香型酒的代表。古代四大名酒是河南的杜康、山西的汾酒和竹叶青,陕西的西凤。此四类就均处于中华民族古代文化和生产的核心区(河南、陕西和陕西)。茅台(酱香型的代表)和五粮液虽然现在名气甚大,但在历史上和汾酒比起来还是小字辈。

好酒的诞生必然与水质和气候因素有关系。比如四川的酒多为浓香型,这与当地的气候影响酿造方式有关,同理,汾酒是清香型,这也和当地的气候水质和酿造方式有关系,正是由于两大神泉的泉水,加之山西汾阳干燥清爽的气候和千百年来独特的工艺与菌种,在造就了汾酒清香纯正的口感。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正是由于杜牧的这一首诗,造就了杏花村的闻名遐迩, 不过此杏花村非彼杏花村。这里的杏花村指的是安徽池州的杏花村,在此之前汾阳的杏花村早已经随着汾酒而名扬海内外了。

文人墨客与酒有不解之缘,正是由于酒和文人墨客的结合,所以才诞生了我国独特的酒文化。杜牧在扬州牛增孺账下做幕府时曾写下“落魄江南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的诗句。在扬州长期美酒与美女相伴,楚灵王好细腰,具传宫中多有节食而致使美女都饿死,赵飞燕身轻如燕,可以在掌上舞,杜牧身边陪伴的是这样的美女,饮着美酒,可谓快活。后来工作调动,写下此首,算是对自己在扬州行为的一个总结吧。

喝酒的文人很多,李白是其中杰出的代表。“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这是杜甫描写李白的诗句。李白无酒不欢,没有酒就写不出诗来。相传李隆基和杨贵妃游玩甚兴,忽然觉得少了点什么,有人进言说让李白来写诗。派人去找李白,发现李白喝醉了,喝醉了也得给提溜过来,醉中的李白挥笔写下《清平调》名篇来赞美杨贵妃的美丽:

云想衣裳花想容, 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 会向瑶台月下逢 。

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借问汉宫谁得似, 可怜飞燕倚新妆 。

如此写来,这工作做的到家,拍的到位,李隆基一定高兴:看杨贵妃美的,赵飞燕都得靠新妆才能有点类比啊。这是酒中名篇。

杜甫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少见喝酒,但也有“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的名句,看来对杜甫来说,要白天放歌需要开怀畅饮才行。

据说酒类诞生有五千年了,这种饮料被男人肚子享用了五千年, “惟有饮者留其名”,因为“女人一般不喝酒”,偶尔喝一点是“女人不喝一般的酒”,再高境界就是“喝酒的女人不一般”!


邋遢山人

汾酒诞生于山西的母亲河一一汾河流域的汾州府汾阳县(今汾阳市,明代以前曾称城县、

西河县)。汾酒的前身是“汾清”酒。早在南北朝时期,“汾清”酒就成为流行于中国北方的名酒,并且被选作北齐王朝的宫廷御用酒。中国权威的官修正史“二十四史”之(北齐书》,有一篇(河南康舒王孝瑜传》,作过这样一段记载:“初,孝瑜养于神武宫中,与武成同年相爱。帝在晋阳,手救之曰:“吾饮汾清二杯,动汝于邺的两杯。'其亲爱如此。”这段记载,说的是在567年(北齐河清二年),北齐武成帝高湛,从别都晋阳(今太原)致信给居于上都邺城(今河北临漳县邺镇村一带)的侄儿、河南王高孝瑜,向他推荐“汾清”酒,以示其对任儿的关心和彼此感。可见那是汾酒已经名声显赫。

1915年(民4年)义泉泳所产老白汾酒在巴拿马赛会上获得甲等大奖章,不但使汾酒走向世界、成为驰名中外的大品牌、而且成为汾酒产业发展史上由传统的生产经营管理模式走向近代生产经营管理模式的一个分界点,1919年(民国8年)山西省长公署在(巴拿马赛会山西出品汾酒得奖通告》)中号召,“我们趁机会扩充起来,必能与南省所出的绿茶一同在世界上畅卖专利。现在最期望的就是汾阳县绅商是外县的人,大家联合起来”,推进汾酒产业。通告还具体提出了注重包装、注册商标、刊登广告设立販卖总行等改良意见。也就在这一年,由民间人士集资,义泉泳酒坊以酒作价,组建了山西晋裕汾酒有限公司,成为汾酒产业发展史上第一个集产、供、销为一体的现代股份制公司,公司成之初,由义泉泳酒坊供酒,晋裕公司负责经销,后来,公司自办了酒坊,不久又并购了义泉泳酒厂

拥有两个酸造厂,年产酒约4万公斤。1924年(民国国13年)在农商部商标局注册了高梁穗图案汾酒商标,成为全国第一家正式注册商标的白酒企业。到1936年(民国25年),公司在北平(

京)、天津、青岛、南京、长沙、重庆、绥远省城(呼和浩特)、包头等城市设10余处设代理店,当年纯人达到12544.7元,相当于1930年(民国19年)的3.5倍。在日军侵华期间,晋裕公司受到很大

失,曾一度关闭,1939年(民国28年)重新开张后艰难支撑。抗日战争胜利后,曾一度重新兴盛。终因阅锡山政府实行“兵农合一”、酒类管制,加上1947年(民国36年)原料奇缺,酒厂被迫关停,只能以销售存酒支撑门面。1948年(民国37年)6月,汾阳刚刚获得解放,人民政府便立即派人在义泉泳酒坊的旧址上组织恢复汾酒生产,于当年9月16日日流酒,使老百姓在翻身解放后的第一个中秋节喝上了汾酒,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前夕送到北京,成为新中国开国国宴用酒。1949年(民国38年

,人民政府以8000元的价格收购了晋裕公司在否花村的酿造厂,派人到杏花村利用卢家街厚成酒坊旧址,等办了公营的晋泉公酒厂。

汾酒是民族的酒,历史的酒,文化的酒。汾酒倾注和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一种精神,一种使命

一种感情,汾酒产生和发展的历史浓缩了中国白酒酿造史的发展脉络,汾酒文化演绎着中国酒文

化的发展进程。汾酒文化最核心的内涵和最突出的特色就是“清香”二字。汾酒是清香型白酒的杰出代表,汾酒的“清香文化”是由汾酒的清香特征外延、拓展而来的一种文化形态,它既包含了用独特精湛工艺酿造的汾酒的香型和品质特征,又蕴含着汾酒悠久的历史传承和深厚的文化积淀,更体现了汾酒人世代相传的优秀品格、经营理念和美好的内心世界,以及企业的社会形象和品牌的高雅地位。从北齐名酒“汾清”酒到清代和民国时期声名雀起的“老白汾”酒,不断积累并始终传承了这特色。当代沿酒人继往开来,概括了清香文化的内容,高举起清香文化的大旗,使沿酒文化建设充分体现了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历史传承与开拓创新的完美结合。当代汾酒人从酒文化、企业文化、品牌文化三个视角或三个方面推进了汾酒清香文化的建设,汾

酒是古老的中国白酒的活化石和长青树,长期以来引领着中国酒文化的发展。当代汾酒人十分注重依靠内部和社会的力量,发掘、收集、整理、研究汾酒的历史文化。

白酒文化使者愿与您交流品酒,欢迎留言私信关注交流!


白酒文化使者

汾酒,中国传统名酒,属于清香型白酒的典型代表。因产于山西省汾阳市杏花村,又称“杏花村酒”。

汾酒以工艺精湛,源远流长,素以入口绵、落口甜、饮后余香、回味悠长特色而著称,在国内外消费者中享有较高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忠诚度。

历史上,汾酒曾经过了三次辉煌。汾酒有着4000年左右的悠久历史,1500年前的南北朝时期,汾酒作为宫廷御酒受到北齐武成帝的极力推崇,被载入二十四史,使汾酒一举成名。被誉为最早国酒,国之瑰宝,是凝聚着古代中国劳动人民的智慧的结晶和劳动成果。

历史渊源

历史悠久

汾酒是我国古老的历史名酒,产于山西省汾阳市杏花村。汾酒的名字究竟起源于何时,还需要进一步考证,但早在一千四百多年前,此地已有“汾清“这个酒名。

《北齐书》中记载,北齐武成帝高湛从晋阳写给河南康舒王孝瑜的植中说:“吾饮汾清二杯。劝汝于邺酌两杯”,宋《北山酒经》记载。“唐时汾州产干酿酒”,《酒名记》有“宋代汾州甘露堂最有名”,说的都是汾酒。当然一千四百多年前我国尚没有蒸馏酒,史料所载的“汾清”、“干酿”等均系黄酒类。

技术的进步

宋代以后,由于炼丹技术的进步,在我国首次发明了蒸馏设备。一九七五年从河北省青龙县出土的金代蒸酒的钢制烧锅,可证明至少在宋代我国已有蒸馏酒。我国的白酒,包括汾酒[1] 等名优白酒在内,都是由黄酒演变和发展起来的。明清以后,北方的白酒发展很快,逐步代替了黄酒生产,此时杏花村汾酒即已是蒸馏酒,并蜚声于世。

名酒产地

杏花村有取之不竭的优质泉水,给汾酒以无穷的活力。马跑神泉和古井泉水都流传有美丽的民间传说,被人们称为“神泉”。《汾酒曲》中记载,“申明亭畔新淘井,水重依稀亚蟹黄”,注解说:“申明亭井水绝佳,以之酿酒,斤两独重”。明末爱国诗人、书法家和医学家傅山先生,曾为申明亭古井亲笔题写了“得造花香”四个大字,说明杏花井泉得天独厚,酿出的美酒如同花香沁人心脾。酿造名酒,必有绝技。《周礼》上记载了了酿酒六法,即:“秫稻必齐,曲药必时,湛炽必洁,水泉必香,陶器心良,火齐心得”,此为黄酒酿造法之精华。一九三二年,全国著名的微生物和发酵专家方心芳先生,到杏花村“义泉涌”酒家考察,把汾酒酿造的工艺归结为“七大秘诀”,即:”人必得其精,水必得共甘,曲必得其时,高粱必得其真实,陶具必得其洁,缸必得其湿,火必得其缓”的“清蒸二次清”工艺,为继承和发扬我国传统名酒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一九六四年,轻工业部为进一步发扬我国传统名酒技艺,以汾酒工艺为试点,组织了全国著名发酵专家秦含章先生为首的技术力量,系统地总结和论证了汾酒生产工艺的科学性、正确性,为进一步开展对汾酒的科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远销海外

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进军北京,路经杏花村畅饮汾酒,赞誉为“尽善尽美”。清李汝珍在《镜花缘》一书九十六回的曲牌中,列举当时全国知名酒类五十余种,其中推汾酒为首,另外《两般秋雨庵》、《清稗类钞》等也有不少嗜饮汾酒的记载。自一九一五年汾酒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荣获一等优胜金质奖后,其声誉更是宇内交驰,名声大噪。于是,阎锡山责令其副官集资设立晋裕汾酒有限公司,吞并了杏花村的大小酒家。一九四八年汾阳解放后,汾酒获得了新生,正式成立了国营杏花村汾酒厂。酒厂的职工们进一步总结了历史传统经验,改进生产工艺,使这枝古老的酿造奇花更加光彩夺目,汾酒以其清澈透明,清香纯正,绵甜清爽,余味爽净的清香风格而独树一帜,成为清香型白酒的典型代表,自一九五三年以来,连续被评为全国“八大名酒”和“十八大名酒”之列。一九八零年又荣获国务院颁发的金质奖章,近两年多以来,汾酒除满足国内人民的需要外,还远销世界五大洲的四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茅台老家

早在二百年前,山西盐商到边远的贵州省经商,因为当时交通不便,黔晋相距九千里,盐商携带汾酒不便,就在贵州用当地的水和玉米、大麦,采用汾酒的酿制方法造酒,没料到贵州的泉水独特,生产出的酒别具风味,从此茅台酒就成了山西盐商的私酿酒。当地诗人吟“家唯储酒买,船只载盐多”即指此而言。因茅台酒酿造工艺源于汾酒,因此就有了“茅台老家在山西”的说法。

酿造工艺

神水与技艺

杏花村汾酒饮后回味悠长,酒力强劲而无刺激性,使人心悦神怡。汾酒享誉千载而盛名不衰,是与造酒的水纯、工艺巧分不开的。名酒产地,必有佳泉。跑马神泉和古井泉水都流传有美丽的民间传说,被人们称为“神泉”。《汾酒曲》中记载,“申明亭畔新淘井,水重依稀亚蟹黄”,注解说:"申明亭井水绝佳,以之酿酒,斤两独重"。明末爱国诗人、书法家和医学家傅山先生,曾为申明亭古井亲笔题写了“得造花香”四个大字,说明杏花井泉得天独厚,酿出的美酒如同花香沁人心脾。

酿造汾酒是选用晋中平原的“一把抓高粱”为原料,用大麦、豌豆制成的糖化发酵剂,采用“清蒸二次清”的独特酿造工艺。所酿成的杏花村酒,酒液莹澈透明,清香馥郁,入口香绵、甜润、醇厚、爽洌。酿酒师傅的悟性在酿造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像制曲、发酵、蒸馏等就都是经验性极强的技能。千百年来,这种技能以口传心领、师徒相延的方式代代传承,并不断得到创新、发展,在现代汾酒酿造的流程中,它仍起着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

酿造酿造工艺不断完善。《齐民要术》中对汾清酒(也即“河东神曲酒”)的生产工艺作了如下图示:

曲 水 粱米

↓  ↓

挫曲(破碎)  淘洗

↓  ↓

晒干 蒸煮

↓ ↓

浸曲 热水浸沃米饭

↓ ↓

蒸煮

↓ ↓

过滤取曲液 摊饭,冷却

混合发酵

追加投料(6—9次)

1932年,全国著名的微生物和发酵专家方心芳先生把汾酒酿造的工艺归结为"七大秘诀",即:“人必得其精,水必得共甘,曲必得其时,高粱必得其真实,陶具必得其洁,火必得其缓”的“清蒸二次清”工艺。汾酒是清香型白酒的典范,堪称中国白酒的始祖。中国许多名酒如茅台、泸州大曲、西凤、双沟大曲等都曾借鉴过汾酒的酿造技术。

遗产申报

文化遗产名称:杏花村汾酒酿制技艺

遗产编号: Ⅷ-59

遗产类别:传统手工技艺

申报日期: 2006年

申报人/申报单位:山西省汾阳市

遗产级别:中国

高度评价

杏花村汾酒的品牌酒风格最独特

1959年党中央庐山会议期间,毛泽东主席在庐山会晤了红军时期的老战友贺子珍,一天晚饭的饭桌上,毛主席自己斟了一盅山西杏花村老白汾酒,自己先呷了一口,微笑着对她说:“我还是这个习惯,酒要喝的,但不多喝,汾酒很纯正,我爱喝……”因为一个“纯正”,道出了开国领袖毛主席对杏花村汾酒的一贯钟爱。

在第三届全国人大会议时,生物学家、白酒专家秦含章与邓颖超分在一个小组,秦含章让邓大姐转告周恩来总理,今后应多饮杏花村汾酒,邓大姐问他为什么?他回答:“汾酒纯正”。又因为一个“纯正”道出一位老科学家对总理的热爱和对汾酒的赞扬。

梁衡又说:“据史料记载,贵州的‘茅台’是清代康熙年间,一个山西盐商传去的。至今我国不少地方的名酒中仍有‘汾’字,如‘湘汾’、‘溪汾’、‘佳汾’,可见其渊源。”梁衡还说:“汾酒是中国的红高粱,中国的清泉所酿成的,是中国母亲的乳汁。”

“最早国酒”,国之瑰宝

杏花村汾酒不仅是中国第一文化名酒,而且是名酒之始祖,“最早国酒”,国之瑰宝,凝聚着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闪耀着中华民族文化的光辉,犹如中华上空升起一颗闪亮的启明星!

杏花村汾酒以悠久的历史文化驰名,更以精湛的质量和独特的风格夺魁,杏花村汾酒魅力四射:著名生物学家、白酒专家秦含章在杏花村汾酒的原产地杏花村所做的多项考察和多次试验,得出构成汾酒独特风格的关键所在,在于杏花村地区的绿色酿酒生态,它的空气和土壤中含有多种极有利于汾酒微生物生长,经过一千多年的选择、淘汰、优化、繁衍,上百种微生物在这里“安家落户”,形成一个偷不走、搬不掉的唯一适合汾酒生产中含微生物生长的独特的“汾酒微生物体系”世代相传,这是杏花村汾酒的奥妙之一,也是他们最大的资源财富。

杏花村汾酒用的是广大晋中地区、吕梁地区特产、无污染的优质高粱、大麦、豌豆,如此好原料加上杏花村汾酒人精心酿造“清蒸二次清,固态地缸分离发酵,清字当头,一清到底”的传统工艺的典型性,当然会酿出品质超群的杏花村汾酒特色:酒液晶亮、清香幽雅、醇净柔和、回甜爽口、饮后余香,在国内外市场享有信誉。周恩来总理十分关心汾酒生产,五十年代曾亲自批示为汾酒扩张拨出专款。汾酒竹叶青酒是中国八大名酒中最最古老、最清洁、最环保、最有代表性、最有益于人体健康、最有中华民族博大精深酒文化韵味的、时代的、历史的中国名酒-——“最早国酒”。难怪历史学家吴晗访问杏花村汾酒厂后赋诗:“汾酒世所珍,芳香扑鼻闻。水纯工艺巧,争说杏花村。”

水是酒的血液,曲是酒的骨架。大凡名酒产地,必有佳泉,水质好,自然酿出的酒好。现代科学揭示了杏花村汾酒“古井亭”和1991年新打的井深840米的“5号井”水的奥妙:地下水源丰富;水质优良,其含水层为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地层中锶、钙、钼、镁、锌、碘、铁、镁元素含量高,不仅利于酿酒,而且本来就是对人体有益的天然优质矿泉水,对人体有较好的医疗保健作用,这样的优质水,自然会酿出好汾酒。清代诗人、书法家、医学家傅山先生曾题词“得造花香”正是对汾酒和竹叶青酒的健体疗效的高度赞扬。

1987年6月29日《新华通讯社稿》中指出:“杏花村汾酒在全国有四最:一是每年的出口量大,等于全国其它名酒出口量的总和;二是名酒率最高,达99.97%,全国每斤名酒中就有杏花村汾酒厂的半斤;三是成本最低,因而也就价廉物美;四是得奖最多”。

每升酒甲醇含量国家规定不得超过0.4克,汾酒却只有0.064克;铅含量国家规定不得超过0.001克,汾酒却只有0.000043克,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酒中有益物质总脂含量,国家标准中每升含量不得少于2克,而汾酒达到4.4克,难怪杏花村汾酒飘洋过海远销70多个国家和地区。1987年第三世界广告大会开幕式上一对居住在巴基坦的夫妇说:“我们第一次尝到这么好的中国杏花村汾酒。”许多回大陆探亲的台胞把能够喝到汾酒,竹叶青酒看作是非常荣耀的事,总要设法带一两瓶回台湾。1988年美国朋友史文思参观汾酒厂说:“非常愉快地看到这么好的工厂,你们有资格感到骄傲。”佛教协会赵朴初会长陪同日本客人访问杏花村汾酒厂题诗:“和风华雨正纷纷,举盏欲招前古魂。般若汤兮长寿水,不妨畅饮杏花村。”前国家最高人民法院院长谢觉哉参观杏花村汾酒厂后题诗:“逢人便说杏花村,汾酒名牌天下闻,草长莺飞春已暮,我来仍是雨纷纷。”表达了对杏花村汾酒、竹叶青酒的赞颂。

名人典故

郭沫若斗酒诗如泉

据说郭沫若是唐代山西汾阳王郭子仪的后代,四川省乐山市沙湾镇郭沫若旧居里,至今还挂着“汾阳世第”的黑底金字牌匾。他本人少年时代也曾在课本上自署“汾阳主人”。

1965年12月4日,郭沫若先生作为“汾阳主人”,第一次踏上汾阳的土地。当他来到汾酒厂时,早已被久远就闻到的酒香所吸引,他兴致勃勃地观赏了汾酒、竹叶青酒生产流程的全过程。家乡人民淳朴好客的性格深深打动了他,在包装车间,他一定要亲手参加劳动,包装汾酒。一个老师傅细心给他讲解后,他便认真地铺平第一张包装纸,包好了,但不理想;又包了一个,稍好点;第三个,完全符合要求。他一口气包了8个才罢手。郭老对大家说:“喝酒人要想到做酒人的辛苦,你们的酒远销五大洲,为国争了光,谢谢你们啦!”

中午,酒厂摆宴为郭老接风。当大家正要举杯痛饮时,郭老的随行医生出面干涉了:“您的身体可不允许多喝酒咽!”郭老幽默地说:“到了家乡不喝酒,真是枉有此行,今天我就不听你的了。”

一直喝到半醉,郭老才停斟。当主客都以为郭老要休息时,郭老却突然诗兴大发,为了感谢杏花村人的盛情,他挥毫写下了“杏花村里酒如泉,解放以来别有天,白玉含香甜蜜蜜,红霞成阵软绵绵。折冲樽俎传千里,缔结盟书定万年,相共举杯酹汾水,腾为霖雨润林田。”的千古名篇。

毛泽东挥毫《清明》诗

1959年党中央庐山会议期间,曾与毛泽东在红军时期患难与共的老战友贺子珍同志阔别20年后,在庐山与毛泽东会面了。战友相逢,情深意重,毛泽东分外高兴。晚饭时,毛泽东用这里的名菜“石鸡”、“石鱼”、“石耳”招待贺子珍,这些名菜也叫“庐山三石”。饭菜摆好后,毛泽东自己斟了一小盅山西杏花村的老白汾酒,先呷了一口,微笑着对贺子珍说:“我还是这个习惯,酒是要喝的,但不多喝。喝过不少好酒,最终还是觉得汾酒很纯正,喝完一点也不难受。在延安时,我经常托人去买汾酒。在西柏坡招待米高扬时,喝的就是汾酒。” 乘着酒兴,毛泽东还挥毫写下了杜牧的《清明》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显示领袖当时复杂的心情。

孙中山举杯舒豪情

1905年6月,海外飘泊多时的孙中山为了延揽人才,从法国马赛港乘船于7月底抵达日本。日本好友白浪滔天向孙中山推荐了文武兼备、性格豪爽,善骑射演阵、挥兵作战,又素有献身民主之雄心、推翻帝制之壮志的黄兴。不久,孙中山终于见到黄兴。黄兴聚众豪杰,在东京著名的中国餐馆凤乐园为孙中山先生洗尘。黄兴点了几道湘菜和两道广东名菜“龙凤呈祥”和“满天飞”,最后,黄兴又特意点了孙先生最喜欢喝的山西杏花村汾酒。这是黄兴特意为孙中山点的家乡名菜和名酒,一来表示相会的敬意,二来象征中国革命有如龙腾中华、凤翔宇宙的气势。大家推杯换盏,边吃边谈,真有诉不完的革命豪情,讲不尽的天下大事。

席间正值中午时刻,孙中山高举汾酒慷慨激昂:“今天我们用祖国的名酒共同举杯,誓死推翻满清腐朽帝制,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而奋斗不息。”

同桌围坐的都是黄兴领导下的华兴会成员,他们早就倾慕中山先生的伟名,今朝得以相见,兴奋之情溢于言表。他们纷纷抒发推翻帝制的革命豪情,并表示要追随孙中山先生不惜抛头颅洒热血。

几天以后,孙中山、黄兴、宋教仁等在东京赤坂区灵南坡金弥宅举行了中国同盟会成立大会。其间,孙中山再次用汾酒举杯明志,宣布兴中会联合华兴会和光复会组成中国同盟会。会上,孙中山还被推举为总理。


落轻花

汾酒是我国古老的历史名酒,更是我国名酒的鼻祖,产于山西省汾阳市杏花村,汾酒酿造迄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汾酒创始于南北朝时期,汾酒作为宫廷御酒受到北齐武成帝的极力推崇,后被载《二十四史北齐书》,这是我国正史最早的有关酒的成名记载。我国最负盛名的八大名酒,都和汾酒有着十分亲近的血缘。汾酒选用产于山西省吕梁市汾阳一带晋中平原的“一把抓高梁”及当地取之不竭的优质泉水(马跑神泉和古井泉水)为原料,用大麦、豌豆制成的“青曲”为糖化发酵剂,采用“清蒸二次清”的独特酿造工艺。所酿成的酒,酒液莹澈透明,肖香馥郁,入口香绵、甜润、醇厚、爽洌。饮后回味悠长,酒力强轻而无刺激性,使人心悦神怡。汾酒纯净、雅郁的清香是中国清香型白酒的典型。

汾酒不仅以其醇厚绵香的味道、源于神秘独特的自然环境闻名于世,更以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极品质量享誉中外。“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是晚唐著名诗人杜牧为汾酒写的家喻户晓的千古绝唱。纵观汾酒历史,汾酒享有6000年的酿酒史,1500年的名酒史,800年的蒸馏酒史,300年的品牌史及100年的获奖史的光辉赞誉和历程。



fubiao

山西汾酒有着4000年左右的悠久历史,我平时聚餐时喝的酒大部分都以汾酒为主,汾酒是山西省汾阳县杏花村的大曲清香型酒,汾酒看起来清澈干净,优雅纯正,喝起来绵甜味长,口感纯正。

汾酒是中国白酒清香型的经典代表,在国内外享有一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南北朝时期汾酒还曾作为宫廷御酒,及受北齐武成帝的欢迎和推崇,留下不小名气。著名诗人杜牧也曾吟诗: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由此看来当时人们对汾酒的喜欢程度多大,汾酒真是源远流长。



我们的伟大领袖毛主席也曾经赞美过汾酒,汾酒作为中国第一文化名酒,国之瑰宝,凝聚着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汾酒集团发展至今上市集团公司,给中国酒业造就了辉煌,现拥有两个中国驰名商标、两个中国名酒、两个山西省标志性品牌产品和五个山西省著名商标。酒是好酒,但是再好的酒都不要贪杯,喝到自己肚子里自己难受。


微聊哥


亚鲁王之乡


木孑19

汾酒,中国传统名酒之一,属于清香型白酒的典型代表,因产于我们山西省汾阳市的杏花村,所以又称“杏花村酒” 汾酒以工艺精湛,源远流长,素以入口绵、落口甜、饮后余香、回味悠长特色而著称,在国内外消费者中有较高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忠诚度。 汾酒的名字究竟起源于何时,还需要进一步考证,但早在一千四百多年前,此地已有“汾清”这个酒名。 图片上的这种酒是我家最常喝的酒,推荐一下,当然了,还有更好的,这种的属于最普遍,也是在我们这卖的最好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