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萬噸當量核彈發射車洞庫爆炸 整座山塌陷 四十人瞬間被吞噬

五十萬噸當量核彈發射車洞庫爆炸 整座山塌陷 四十人瞬間被吞噬

陸基洲際導彈的發射方式,剛開始是由固定的發射井來完成發射的,但這種發射方式在現代不斷髮展的信息網絡和精準的核武打擊武器面前,很容易被鎖定並予以摧毀,這種發射方式,在某種程度上已經失去了戰略意義。因此,從冷戰時期開始,蘇聯就率先研製和部署了地面機動發射方式。

五十萬噸當量核彈發射車洞庫爆炸 整座山塌陷 四十人瞬間被吞噬

地面機動發射,主要採用越野機動和鐵路機動兩種方式,由於鐵路機動發射方式條件要求高和技術不夠成熟等原因,目前世界上包括美俄中等國家大多采用了越野機動發射方式。越野機動又稱公路機動,即把整個導彈系統裝在大型輪式或者履帶式汽車上,可在運動中快速定位或到預定地點進行發射。

五十萬噸當量核彈發射車洞庫爆炸 整座山塌陷 四十人瞬間被吞噬

但是,公路機動受地形和天氣的影響,移動速度慢,在信息化戰爭條件下的打擊面前,生存率不高,而且發射系統複雜,不僅需要多功能發射車,還需要相當數量的保障車,而且這些發射車輛還需要眾多秘密保護設施,目前世界上幾個擁有核武器的大國,都採取了在高山密林修築用於核彈發射車停放的秘密洞庫,而且常年派重兵守護和維護,即使這樣,仍有眾多意外發生。

五十萬噸當量核彈發射車洞庫爆炸 整座山塌陷 四十人瞬間被吞噬

按慣例,導彈發射車在正常情況下都是導彈和核彈分別保存的,但是執行戰略值備任務的機動發射車則是彈彈合一的,換句話說就是一旦接到命令可直接開到預定地點進行發射打擊,因此每一個擁有核武器國家,任何時候都有彈彈合一發射裝置晝夜待命,而這些發射裝置和操作人員也是最危險的,上世紀八十年代末,面臨解體的前蘇聯,就發生了一件因導彈發射車意外爆炸所造成的核事故。

五十萬噸當量核彈發射車洞庫爆炸 整座山塌陷 四十人瞬間被吞噬

1989年初,蘇聯戰略火箭軍遠離鬧市戒備森嚴的某核武器秘密倉庫突然傳來一聲巨響!現場火光耀眼、爆炸聲震耳欲聾,十分鐘後,一整座大山轟然塌陷,四十餘名火箭兵瞬間被大山吞噬,而造成這次災難的正是一輛執行戰備任務,搭載著一顆當量為50萬噸核彈頭的導彈發射車,由於事發突然,事故是怎樣造成的,至今仍是個迷,而蘇聯為了掩人耳目,平息事端,竟對外宣稱進行了一次核試驗,直到蘇聯解體數年後,才被西方某些媒體披露出來,而這些西方媒體是怎樣知道的呢?是不是該事故當時就是有西方某些國家操辦的?

聚峰評論2018.05.3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