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討論.30卡賓槍彈是否屬於中間威力步槍彈一文(.30英寸卡賓槍彈算“中間威力步槍彈”嗎?)的留言裡,有讀者提問,除了M1/M2卡賓槍,還有別的武器發射.30英寸卡賓槍彈嗎?答案是有的,這便是多米尼加的聖·克里斯托巴爾卡賓槍。
聖·克里斯托巴爾卡賓槍的設計者不是多米尼加本國人,是匈牙利槍械設計師帕爾·基拉伊(Pál Király),他二戰前曾在瑞士西格公司工作過,後又到匈牙利達魯維亞武器公司工作,設計過達魯維亞39M和43M衝鋒槍,發射9x25mm毛瑟手槍彈。這兩種衝鋒槍外形很大,類似一支卡賓槍,發射的9x25mm毛瑟手槍彈威力也比常見的9x19mm派拉貝魯姆手槍彈大。為了安全發射9x25mm毛瑟手槍彈,達魯維亞39M、43M衝鋒槍使用槓桿延遲後坐的半自由槍機原理,這個原理後來就用到了聖·克里斯托巴爾卡賓槍上。
1945年,帕爾·基拉伊在蘇聯紅軍佔領之前逃離匈牙利,先是到了瑞士,後於1947年流亡到達多米尼加共和國,為多米尼加的聖·克里斯托巴爾兵工廠工作,也就在這個時期,他借鑑了自己在匈牙利設計的達魯維亞43M衝鋒槍槍機結構,在40年代末為多米尼加共和國設計了一種發射.30英寸卡賓槍彈(7.62x33mm卡賓槍彈)的聖·克里斯托巴爾M1卡賓槍。
聖·克里斯托巴爾M1卡賓槍採用帕爾·基拉伊特色的槓桿延遲後坐半自由槍機式自動方式,單/連發選擇用雙扳機結構來實現,使用雙扳機結構是30-40年代歐洲一票國家自動武器上常見的設計。但是聖·克里斯托巴爾M1卡賓槍的發射機構不夠完善,遇到猛烈撞擊可能會走火,於是又有了改進型的聖·克里斯托巴爾M2卡賓槍。
聖·克里斯托巴爾M2卡賓槍是全系列中產量最大,也最有名的型號。它一方面在M1的基礎上改進了發射機構,提高了安全性能,另一方面M2捨棄了M1的金屬摺疊槍托,而是改用木質固定槍托,所以在外觀上,聖·克里斯托巴爾M2卡賓槍有點像意大利伯萊塔M38衝鋒槍和匈牙利達魯維亞39M衝鋒槍。
M2的機匣成圓管形,尾部有一個圓形底蓋,拋殼窗開在機匣左側前上方,拉機柄位於機匣右側,而保險桿位於機匣左側。在機匣中部上方有一個鋸齒狀的斜坡表尺,照門為缺口式,準星位於槍口上方,為刀形準星。M2使用30發彈匣供彈,還是發射.30英寸卡賓槍彈。
M2投產後於1950年裝備多米尼加軍隊和警察部隊,並在加勒比和拉丁美洲地區出口外銷,最大的買家是古巴革命前的巴蒂斯塔獨裁政權,所以在反映古巴革命的歷史照片中,這種聖·克里斯托巴爾M2卡賓槍頻頻出鏡。
在M2之後又有一個聖·克里斯托巴爾M3,這個型號和其他幾個型號都不同,不再是半自由槍機式結構,而是導氣式結構,發射7.62x51mm北約步槍彈。原本M3也是瞄準多米尼加軍隊設計的,但因為1961年拉斐爾·特魯希總統遇刺,多米尼加政權更迭動盪,導氣式的M3卡賓槍沒有服役,草草夭折。
聖·克里斯托巴爾卡賓槍的最後一個型號是M1962,該槍回到半自由槍機式自動原理和.30英寸卡賓槍彈口徑,縮短了槍管長度,將雙扳機改為單扳機,只能單發發射,有木製固定槍托和金屬摺疊槍托兩種款式可供選擇。
M1962卡賓槍地被多來尼加軍隊採用。該槍在多米尼加軍隊中一直服役到1990年,後來逐漸被更先進的槍械取代,但直到現在仍作為庫存武器。
關於聖·克里斯托巴爾卡賓槍的槓桿延遲後坐半自由槍機原理值得說一下,它屬於非剛性閉鎖,依靠彈膛內火藥燃氣壓力就能自動打開槍機,但有一個槓桿裝置起到遲滯作用,延遲槍機後退的時機,這樣等槍機後退抽殼時,槍膛內壓力就已經下降到安全值了。這個槓桿延遲後坐槍機的工作原理和法國FAMAS自動步槍倒是很近似,簡單的工作過程如下:
槍彈擊發時,膛內壓力把彈殼向後推,開始推動槍頭後坐。機頭和槍機體之間有一個槓桿,槓桿下端的短臂卡入機匣的凹槽內,機頭後坐時,槓桿開始轉動,撥動槍機體後坐。由於延遲槓桿上長下短,是一個費力槓桿,所以槓桿的上端撥動槍機體加速後坐時,槓桿下端還沒脫出機匣凹槽,此時機頭的後坐速度還很慢,後坐幅度還很小,起到了延遲後坐的作用。當延遲槓桿下端短臂徹底脫出機匣凹槽後,槍機體和機頭一起加速後坐,此時槍膛內的壓力已經下降到安全值,可以安全抽出空彈殼了。
閱讀更多 輕兵器 的文章
關鍵字: 蘇聯 武器 富爾亨西奧·巴蒂斯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