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為何被稱為“紫禁城”?

故宮為何被稱為“紫禁城”?

故宮

北京故宮是中國明清兩代的皇家宮殿,舊稱為紫禁城,位於北京中軸線的中心,是中國古代宮廷建築之精華。北京故宮以三大殿為中心,佔地面積72萬平方米,建築面積約15萬平方米,有大小宮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餘間。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為完整的木質結構古建築之一。故宮為何稱為“紫禁城”呢?這與中國古代天文地理以及帝王的封建迷信密切相關。

故宮為何被稱為“紫禁城”?

紫禁城的“紫”指紫微垣。中國古代天文學家將天上的恆星分為三垣、二十八宿和其他星座。三垣指太微垣、紫微垣、天市垣。紫微垣在三垣之中央,因此代稱皇帝。又因皇帝宮殿是封建社會中最高級別的“禁區”,紫禁城的“禁”字正是強調了皇宮的這種無比尊嚴。古時認為“玉皇”是居住在天宮之內的,天宮謂之紫宮;而封建皇帝自詡是“天子”,其住所即相當於天上的“紫宮”(亦稱紫微宮)。封建社會時,皇帝居住的宮殿戒備森嚴,嚴禁庶民百姓靠近,故稱之為“禁城”。

故宮為何被稱為“紫禁城”?

另外,紫禁城之稱古已有之,唐代開元年間,右丞王維在《敕賜百官櫻桃》詩中曾說:“芙蓉闕下會千官,紫禁出櫻出上闌。”可見唐代已把皇宮稱為“紫禁城”了。

故宮為何被稱為“紫禁城”?

如今北京故宮被譽為世界五大宮之首(北京故宮、法國凡爾賽宮、英國白金漢宮、美國白宮、俄羅斯克裡姆林宮),是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1961年被列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7年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