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城共享丨天人合一 道法自然——朱成維書作

長城共享丨天人合一 道法自然——朱成維書作

7000年前的伏羲氏通過觀察大自然,觀察人類自身,而一畫開天,創造出代表陰陽的符號,又根據陰陽合一、陰陽相對、陰陽互動變化,創造出八卦。1959年我國發現六千年前的山東大汶口仰韶文化陶器文字,是漢字的起源,也就是周易是文字的起源。朱成維受母親影響從小開始學習書法,13歲隨父母走五七道路下鄉插隊。苦練到43歲開悟,創立易得法門。54歲起從事專業教學。

長城共享丨天人合一 道法自然——朱成維書作

長城共享丨天人合一 道法自然——朱成維書作

朱成維深知《周易》與書法都以“意”為本,以象為用。《周易》的“意象”成為書法藝術的一種審美觀念——意象美。“書,心畫也。”他的書作集點成畫,集畫成字,集字成章,將自身經歷過的、感受到的萬象之美、生活之善、心靈之真,諸如起伏的群山、奔騰的萬馬、婀娜的舞姿,無不縮微到尺素之中。這是一種神似,一種寫意,一種意象。

長城共享丨天人合一 道法自然——朱成維書作

“易簡而天下之理得矣,天下之理得而成位乎其中矣”。朱成維理解易學講天人合一,而書法的本質精神也是讓人克服心浮氣躁,內心世界脫胎換骨,兩者異曲同工。書法講究內揠與外拓,最高層面追求意境、神韻。斂心為陰,展筆為陽。 他的書法追求神,氣,骨,肉,血,五者闋一。

長城共享丨天人合一 道法自然——朱成維書作

“創作不是模擬,是在繼承的基礎上創造出新的東西,在共性的基礎上創造出富有個性的作品。”朱成維說:“以古為法,而後悟生於古法之外, 創作不但要了解對象,更重要的是瞭解自我,發揮性情在創作中的作用。”

長城共享丨天人合一 道法自然——朱成維書作

《周易》的“通變致久”之理,“生生之謂易”, 宇宙萬事萬物總是變化無窮,生生不息,變化就會“生”, 不變就會“死”。朱成維將書作運用其理,用筆求新求變。其行書筆筆新跡,字字新姿,字字筆筆,如刀、如劍、如煙、如雲、如珠玉之琿,如鷹擊長空,變化無窮。

長城共享丨天人合一 道法自然——朱成維書作

長城共享丨天人合一 道法自然——朱成維書作

觀朱成維的行書,可看出他非常講究筆墨與章法。在筆墨上,其書虛實、剛柔、大小、曲直、乾溼、濃淡、黑白等相互轉換、和諧統一,無不與易中的"一陰一陽謂之道''相融通、相滲透。在章法上,他講究欹正、俯仰、順逆、疏密、避讓、向背、連斷、疾徐、開合等。其字裡行間,險不怪,老不枯,潤不肥。虛中有實,實中有虛,虛而不空,實而不板,參差錯落,動靜結合。

長城共享丨天人合一 道法自然——朱成維書作

長城共享丨天人合一 道法自然——朱成維書作

長城共享丨天人合一 道法自然——朱成維書作

在篆書用筆上,朱成維對甲骨文線條進行全面認真考察,放開眼界從楚簡、金文、草書的用筆中吸收營養,吸收楚簡的自然和靈動,金文的力度和質感,形成特有的用筆觀念。用墨用紙方面,更利用柔毫水墨在宣紙上產生的效果,強化枯溼濃淡、粗細堅柔、筆落筆起、毫鋪毫斂、提按轉折,使痕跡鮮明,運動感強烈,使人能感覺到他盡情揮灑的風采,其筆墨豪宕奔放,極富寫意韻趣。

長城共享丨天人合一 道法自然——朱成維書作

長城共享丨天人合一 道法自然——朱成維書作

觀朱成維的書法,可看出他書作的整體性,在一字的結構中,各要素都是互相關聯的,點畫呼應,顧盼有情,斜正相輯,陰陽相渾,似奇反正,縱橫成象。在一幅書法作品中,各筆、各字、各行,情感、情緒、心境、環境、材料、工具等要素都是互相制約、互相關聯、互相影響的。

長城共享丨天人合一 道法自然——朱成維書作

朱成維的書法深蘊道家思想,正如老子的為道日損,損而又損,至於無為,“反者道之動”,莊子的“心齋”與“凝神”。藝與道通,故目擊而道存。這就是藝術將無限有限化,又將有限無限化,這也是他作品精神的奧秘之所在。

長城共享丨天人合一 道法自然——朱成維書作

長城共享丨天人合一 道法自然——朱成維書作

朱成維作品入選中國郵政出版的《不忘初心繼續前行》中國當代藝術大家限量版郵冊藝術家卷。曾連續任五屆中國夢全國優秀藝術特長生展演活動全國總決賽專家評委。他榮獲“中國長城文化金獎”,被譽為“中國長城藝術家”榮譽稱號。

長城共享丨天人合一 道法自然——朱成維書作

朱成維書法作品 室內效果圖

長城共享丨天人合一 道法自然——朱成維書作

長城共享丨天人合一 道法自然——朱成維書作

長城共享丨天人合一 道法自然——朱成維書作

生天生地生仙佛

自本自根又自然

日月星辰所附麗

山川海嶽皆皈依

——長城君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