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宮產,挨一茬罪,和兩茬罪,切的位置不太一樣

關於剖宮產手術的幾個問題之——一茬罪的剖宮產,和兩茬罪的剖宮產,有什麼不同?

第一個不同:子宮切口的相對位置不同。

剖宮產,挨一茬罪,和兩茬罪,切的位置不太一樣

圖一:一茬罪子宮

子宮在構造上可以分三部分:子宮頸、子宮體、子宮峽部。

子宮峽部,是子宮頸和子宮體的交界部位。這個位置,在妊娠、分娩的生理機制上,具有重要意義。

非妊娠期,我們管這個部位叫子宮峽部。它相當於子宮的解剖學內口,和組織學內口之間的那一段。分妊娠期長度大約1cm。

剖宮產,挨一茬罪,和兩茬罪,切的位置不太一樣

圖二:子宮下段示意圖

但是,妊娠期,這個位置變了個名字,叫做“子宮下段”!隨著孕周延長,這個部位被拉長得很明顯。足月的時候,子宮下段能被拉長到7cm。

但是,拉長子宮下段並不是目的,子宮下段,不過就是一段多纖維,少平滑肌的連接構造。拉長下段的目的,是要拉開宮頸。

所以,在初產婦待產過程中,首先是宮頸被拉平,然後空口被來開。被拉長的,並不只有子宮下段,還有宮頸。

剖宮產,挨一茬罪,和兩茬罪,切的位置不太一樣

圖三:二茬罪子宮

那麼,問題就來了。

一茬罪,和二茬罪,子宮有什麼變化?

一茬罪,子宮下段和子宮頸,被拉得不夠長。

二茬罪,子宮下段和子宮頸,被拉得很長。

從兩圖的對比可以看出,一茬罪子宮和二茬罪子宮,宮腔構成上,三個部位佔比是不一樣的。

一茬罪子宮腔,主要由子宮體、部分子宮下段構成。

二茬罪子宮腔,則由子宮體、拉長的子宮下段、子宮頸,可能還有一段裸露的羊膜構成。

在默認腹部下刀位置不變的情況下,

從一茬罪,到二茬罪,我們下刀之後,進入到腹腔,看到的子宮是不一樣的。

一茬罪剖宮產時,我們看到的可能是子宮下段比較靠宮體的部分。甚至可能看到的就是子宮體的下段。

二茬罪剖宮產時,我們看到的極有可能是子宮下段接近子宮頸的部分。距離子宮體的位置會比較遠。

有什麼意義?

剖宮產切口位於子宮下段,在非孕期,切口位置就在宮腔外。兩茬罪的剖宮產,相對而言,切口位置更低,切口位置距離宮腔更遠。

我們知道切口妊娠,是受精卵著床於剖宮產切口。是一種非常兇險的妊娠。大出血很常見,因大出血切子宮也不鮮見。

而受精卵喜歡的部位是子宮腔。從邏輯上講,剖宮產切口距離子宮腔越遠,切口妊娠發生率應該越低。遺憾的是,目前,我還沒有找到相關統計數據的支持,因而此說法,僅僅停留於我的邏輯推理。

為什麼討論這個?

前段時間,一個子宮切口憩室的女性找到我。36歲,計劃生二胎,而體檢發現子宮切口憩室,深達1.5cm。諮詢過好幾個大夫,都建議手術修補後再懷孕。她為此非常糾結。

因為第一次剖宮產,是一茬罪,沒經歷試產就剖的。也不知道剖宮產是否是註定的,因為沒試過。

我在想,如果她當時是二茬罪做的剖宮產,切口憩室的位置,會不會更遠離宮腔?宮頸管內的凹凸不平,對妊娠的影響相對小很多。甚至有沒有可能她甚至不會發生切口憩室呢?

做修補手術後,她也面臨長時間避孕的問題,無奈年齡越來越大,眼看生育機會越來越小,真是左右為難。我希望她能直接嘗試懷孕,但是,不出事則已,一出事就是要命的大事兒。而她的切口憩室,是沒有任何症狀的,如果不考慮懷孕的問題,是完全可以不做手術的,雖然比較大。

所以,只好建議,放下生二胎的強烈願望,可以先把切口憩室修補了再說。以後還有沒有機會,看天意吧!

剖宮產,挨一茬罪,和兩茬罪,切的位置不太一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