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团深化改革系列谈|从群众中汲取改革力量

从群众中汲取改革力量

一滴水可以折射太阳的光辉,一封信可以传达群众的感情。随着团场综合配套改革不断深入,十师一八四团职工群众切实感受到改革带来的变化和实惠。截至5月18日,该团共收到职工群众寄来的感谢信1831封。“改革让我们有话语权了”“改革让我感觉更民主了”“改革让利益更倾向我们职工了”“改革好”“支持改革”,一句句朴实无华的话语,深情满满地道出了职工群众对改革的拥护和对未来的期许。

“为政之道,以顺民心为本,以厚民生为本。”改革离不开人民群众,党领导的改革是以人民为中心的改革。只有坚持把群众的利益放在心上,把群众的福祉抓在手上,把群众的期盼扛在肩上,改革才能科学务实,才能有成效。团场综合配套改革实施以来,从连队“两委”选举,到“四议两公开”“一事一议”等民主决策制度切实贯彻执行;从土地确权颁证,到全面取消义务工、“五统一”……一系列改革举措受到职工群众广泛支持和拥护,团场连队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职工群众参与改革、支持改革、拥护改革的积极性高涨。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以及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兵团的全面深化改革,如果没有职工群众的支持和参与,再好的“顶层设计”恐怕也是空中楼阁,再美的蓝图恐怕也难变为现实。团场综合配套改革之所以得到职工群众的大力支持,正是瞄准了职工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痛点问题。所以,改革必须问计于民、问需于民,做到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要始终站在群众立场上谋划改革,始终依靠群众推进改革,始终尊重群众意愿深化改革,把群众“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作为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如此,改革方向才能不偏离。

同样,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劳永逸。改革面对的是不同的利益主体,每往前推进一步,都将牵动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但无论困难和挑战有多大,只要依靠群众的智慧和力量,不断在群众中凝聚改革共识,形成改革合力,就能清除改革路上的各种阻碍。在改革方案的制定过程中,针对不同的利益诉求,就要最大限度地求同存异,寻求改革的“最大公约数”。只有时刻关注群众对改革的反应并及时回应,方能把职工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改革上来,同职工群众一道把改革推向前进。

“大鹏之动,非一羽之轻也;骐骥之速,非一足之力也。”改革离不开广大职工群众的智慧和力量,从1831封感谢信中可以看出,广大职工群众从没有像今天这样热切期盼改革,从一封封感谢信中我们读出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殷切期盼,对改革发展的参与愿望。

总之,始终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力争做到让职工群众满意,改革的大船就始终有广大职工群众载起,就能一路扬帆破浪,乘风远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