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一高校开发小程序督促学生锻炼 日行万步才达标

广东一高校开发小程序督促学生锻炼 日行万步才达标

广东一高校开发小程序督促学生锻炼 日行万步才达标

学生在网球场打网球。

广东一高校开发小程序督促学生锻炼 日行万步才达标

广外在网球场等运动场所安装了签到点。

“你今天走了一万步吗?”这是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的校园里,学生们最近常见的对话。这源于广外体育部开发了一套“课外锻炼管理系统”,这是被称为“一个为了让大家走出宿舍而煞费苦心的小程序”,于4月2日正式投入使用。通过这套系统,广外对考核学生户外运动提出了新要求:每周锻炼需要达标五次;每天的达标标准为,当天步数要达到10000步以上,或者当天在安装有蓝牙发射器的体育场馆锻炼不少于40分钟。没有完成者,将扣除体育成绩的10%。

初衷:鼓励学生别宅着

很多学生存在同样问题,去年8月发布的《中国学生体质监测发展历程》显示,我国大学生体质依然呈现下降趋势。早些年教育部发布的30年来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变化情况也表明,大学生在爆发力、耐力、力量等项目的表现不如中学生,这源于大学生对体育锻炼的自主性不强。

广外推出的“课外锻炼管理系统”所针对的,就是郭平这类宅男群体,让他们从宿舍走出来。系统通过数据采集来完成对大一大二学生课外运动的考核。学生一天的步数会上传到后台统计,一万步以上则当天达标。从4月2日到4月10日的统计情况来看,这套系统已经由1.1万名用户,单日访问最高人数为0.9万人,累计采访用户运动数据近12万条。

为了不把户外运动局限在走路或者跑步,学生当天在安装有蓝牙发射器的体育场馆锻炼不少于40分钟也可以达标,广外在体育馆、篮球场、网球场等运动场所安装了签到点。学生通过手机签到后,40分钟后再签出,可以代替一天一万步的要求,完成当天的考核。

改变:愿意下楼吃饭了 想偷懒有“解锁方式”

周边的同学很多在朋友圈晒步数,这似乎成为摆脱“宅男宅女”形象的一种标志。郭平说:“每天一万步挺难的,难在抽出时间,我这个作息情况尤其难”。不过他感到,系统上线后自己有一些改变:“以前有外卖,自己不愿意下楼,现在愿意去拿了。”

昨日中午,在广外大学城校区的图书馆里,通过课外锻炼系统签到的大一女生黄婧(化名)说,“我从来不觉得一天一万步是一件难事,我的同学都可以做到,每天上课下课,在生活区教学区往返,很容易达标呀。”

不过如果内心没有锻炼的热情,这套系统很容易被学生蒙混过关。比如学生可以在篮球场签到,40分钟后再签出,但这40分钟内,他不一定在打篮球,也可能在玩手机。

对于一天一万步的看法,一部分学生的看法体现在一些口口相传的段子里。一名学生在社交媒体上说:“为了一万步,我边做作业边摇手机,我累了,我妈带上我的手机就上了跑步机,我妈累了,我爸把我手机放在裤袋里开始练动感单车,一人读广外,全家做运动。”当然也有学生说,宿舍要排个值班制度,每天一个人带着所有人的手机去校园晃悠。这反映了高校要激发学生的运动热情是一个系统工程。

效果:操场人数增加了 并非强制而是鼓励

当然,针对这套系统,有学生提出种种糊弄的方式,广外体育部对此心知肚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体育部副主任丘乐威教授表示,规章制度都不能杜绝作弊情况,广外开发的这套系统并不是一个强迫学生锻炼的系统。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需要老师课内引导,激发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同时还需要对体育课程进行改革,真正做到课内外一体,让学生在课内学习技能,课外有感兴趣的内容可练,也要学校保障充足的场地,这不是一个系统上线就能改变的。

丘乐威说,这套系统的作用在于,让一些爱运动的学生更热爱运动,让一些有兴趣运动的同学愿意开始花时间运动。“先影响一小部分同学,再由这部分同学影响更多的同学。未来我们也会联合团委、学生会在校内把课外体育锻炼的氛围营造起来,让更多的同学走下网络、走出宿舍、走向操场。”

丘乐威说,这套系统上线后还是取得一些效果的,操场上学生明显增加了,“我一直认为,校园操场上没有年轻人,那还能叫大学吗?

注:本文来源广州日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