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如何定都,汉初之际此人给了他的君主这一番说辞

都城所在,须具有控制八方、长驾远驱之气概,领导全国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之能力,攻守咸宜、形胜优越之态势。就地理环境而言,国都所在,水陆交通必须便捷,山川形势更须险要,进可攻,退可守。在地理形势上,如果国都偏居一隅,则多有对于全国指挥不便、鞭长莫及之苦;如果国都地处贫瘠苦寒之区,则京师生活供应不便;如果地处繁华富庶之乡,则又有富不思兵、志衰气颓之弊。

公元前202年二月,取得胜利的刘邦在定陶即皇帝位后,决定将帝国的首都由关中栎阳迁徙到洛阳。同年五月,一位名叫娄敬的戍卒来见刘邦,建议在关中另建新都。

关于如何定都,汉初之际此人给了他的君主这一番说辞

娄敬是齐国人,被征调服役,前往陇西郡戍边。史书上说,戍卒娄敬,身着羊皮袄,推拉人力撵车,随同队伍一道,千里迢迢而来。经过洛阳时,他解下拉车的绳套,求见虞将军说:“臣下希望见到陛下,言事建议,望将军引荐。”

虞将军也是齐国人,当与娄敬有旧交。他同意了娄敬的请求,拿出鲜亮的衣裳让娄敬换装。娄敬婉言辞谢说:“臣下穿丝绸,就穿丝绸见,臣下穿羊皮,就穿羊皮见,不敢变换服装。”

虞将军知道娄敬是有备而来,于是将事情原原本本呈报刘邦。刘邦果然来了兴趣,当即下令召见,设酒宴款待娄敬。定都何处的谈话,成了酒席间的主要话题。

娄敬便劝说刘邦道:“陛下建都洛阳,难道是要跟周朝比试一下兴隆吗?”刘邦说:“是的。”娄敬说:“陛下取得天下跟周朝是不同的。周朝的先祖从后稷开始,尧封他于邰,积累德政善事十几代。公刘为避开夏桀的暴政而到豳居住。太王因为狄族侵扰的缘故,离开豳,拄着马鞭只身移居到岐山,国内的人都争相跟着他去岐山。到了周文王做了西方诸侯之长时,他曾妥善地解决了虞国和芮国的争端,从此才成了禀受天命统治天下的人,贤能之士吕望、伯夷自海边回来归附于他。周武王讨伐殷纣时,不相约而自动到孟津会盟的八百诸侯,大家都说殷纣可以讨伐了,于是就灭掉了殷。

周成王即位,周公等人辅佐他,就在洛邑营造成周城,把它作为天下的中心,四方各地的诸侯来交纳贡物赋税,道路都是均等的。这样君主有德行就容易靠它称王统治天下,没德行就容易因此灭亡。凡是建都于此的,都想要像周朝一样务必用德政来感召人民,而不想依靠险要的自然形势,让后代君主骄奢淫逸来虐待百姓。在周朝鼎盛时期,天下和睦,四方各族心向洛邑,归附周朝,仰慕周君的道义,感念他的恩德,依附而且一起奉事周天子,不驻一兵防守,不用一卒出战,八方大国的百姓没有不归顺臣服的,都进献贡物和赋税。到了周朝衰败的时候,分为西周和东周两小国,天下没谁再来朝拜,周室已经不能控制天下。不是它的恩德太少,而是形势太弱了。

如今陛下从丰邑沛县起事,招集三千士卒,带着他们直接投入战斗便席卷蜀、汉地区,平定三秦,与项羽在荥阳交战,争夺成皋之险,大战七十次,小战四十次,使天下百姓血流大地,父子枯骨曝露于荒郊之中,横尸遍野不可胜数,悲惨的哭声不绝于耳,伤病残疾的人们欲动不能,这种情况却要同周朝成王、康王的兴盛时期相比,我私下认为这是不能同日而语的。再说秦地有高山被覆,黄河环绕,四面边塞可以作为坚固的防线,即使突然有了危急情况,百万之众的雄兵是可备一战的。借着秦国原来经营的底子,又以肥沃的土地为依托,这就是所说的形势险要、物产丰饶的‘天府’之地啊。陛下进入函谷关把都城建在那里,山东地区即使有祸乱,秦国原有的地方是可以保全并占有的。与别人搏斗,不掐住他的咽喉,击打他的后背,是不能完全获胜的。如果陛下进入函谷关内建都,控制着秦国原有的地区。这也就是掐住了天下的咽喉而击打它的后背啊。”

听了娄敬的话,刘邦觉得有道理,他就这件事征求大臣们的意见。将相大臣,都出身于关东地区,多主张定都洛阳。他们劝谏刘邦说:“洛阳东阻成皋,西据肴山,北倚黄河,南临伊水洛水,是四面险固、进退自如之地。况且,周朝国运数百年,秦二世而亡,应当以周为榜样,定都洛阳。”

关于如何定都,汉初之际此人给了他的君主这一番说辞

刘邦拿不定主意,单独请教张良。张良首先否定了定都洛阳的说法,他说:“洛阳固然是四面天险,可以进退之地。不过,洛阳城周围,平野狭小,方圆不过数百里,田地收成有限,难以自立坚持。另一方面,洛阳交通八方,四面受敌,是兵家用武的争夺之地,而非屯聚实力,威临天下的用武之国。”

“而关中则不一样。关中东面有肴山和函谷关,进退自如;西面有陇西腹地,沃野千里;南面有汉中巴蜀,物产丰饶;北面有草原牧场,牛羊马肥。地形上北西南三面可守,一面东出,可以制服各国诸侯。诸侯各国安定无事时,可以利用黄河渭河水道,漕运各地物资,供给京师地区,一旦诸侯各国有动乱变局,粮草军备又可以顺黄河渭河而下。关中的这种地势,可以说是金城千里,天府之国。比较权衡之下,娄敬的意见是对的。”

听了张良的话后,刘邦不再犹豫,当即决定:定都关中。娄敬也因此受到褒奖,被拜为郎中,赐号奉春君。高兴的刘邦意犹未尽,说“娄”与“刘”,读起来一个音,你娄敬干脆姓刘罢了。从此以后,娄敬被赐姓刘,称刘敬。

西周的国本,在关中地区,西周的首都,在渭水南岸的丰镐一带。这一点,与秦相似。西周营建洛邑,出于经营东方的需要,标榜的是软实力,也就是娄敬所说的以德政招致天下,作用嘛,便于东方各国纳贡来朝,地位嘛,相当于东汉隋唐的副都。洛阳正式作为周的都城,是在平王东迁以后的东周时代。东周,是周的国势衰落、实力丧失的时代。都城洛阳,成了挂名天子的所在。

关于如何定都,汉初之际此人给了他的君主这一番说辞

古今中外,都城的选定,是关系国本的大事。西汉建国之初,刘邦君臣极为重视吸取秦崩楚亡的教训。项羽错选彭城为都,四面受敌,成为败亡的重要原因。对于新建的汉王朝来说,新都的选定,是慎重议论后的决定,新都的建设,是漫长持久的过程。娄敬所提出的在关中另建新都的建议,无疑是崭新的思路,贤明的方案,所以能够得到张良的赞同、刘邦的认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