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为汉土”,说出了大汉的雄雄气魄

在中华大陆的北方有一群纵横大漠、称霸草原的匈奴人,他们凭借强大的骑兵部队,来时呼啸而至,去时如风而退,几百年来一直是中原汉族人的噩梦。

强如秦始皇,虽然他开创了中华民族真正意义上的大一统,但也要靠修万里长城来抵御匈奴人。汉高祖刘邦,曾经放倒了勇武盖世的西楚霸王项羽,却也差点在白登山被匈奴人活擒,最终只能靠送钱、和亲来平事。然而该来的终于来了,中国历史上一位最低调的帝王,却把匈奴人这货给打残了,并做出了中国历史上最霸气的事——“定胡碑”。

“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为汉土”,说出了大汉的雄雄气魄

西汉王朝在经过“文景之治”的厉兵秣马之后,在千古一帝汉武帝的指挥下,经过卫青、霍去病等名将的多次打击之后,汉、匈双方已经完全扭转了攻守态势。

虽然因为汉武帝晚年的几次用人失当,至使汉军在出击匈奴时吃了几次败仗,但汉、匈双方的整体实力差距却越拉越大。在汉武帝去世后,匈奴人也曾趁机对汉朝发起过多次反攻,但都被拥有强大边防力量的汉军暴打,公元前80年,匈奴两万多骑兵犯境,却被汉军一阵斩杀九千多人,就连主帅瓯脱王也被汉军生擒活拿了。

公元前74年,当汉宣帝刘询登基时,一直靠抢劫过日子的匈奴人,在本分了一段时间后,已经憋坏了的他们又有想法了。

他们趁着汉宣帝刚刚登基,又是一位年轻低调的皇帝,便想出来大捞一把,但是他们仍然不敢同汉军正式交锋,而是将怒火发向了汉朝的附属国——乌孙(乌孙人是汉代连接东西方草原交通的最重要民族之一,乌孙人的首领称为“昆莫”或“昆弥”。 公元前2世纪初叶,乌孙人与月氏人均在今甘肃境内敦煌祁连间游牧,北邻匈奴人。乌孙王难兜靡被月氏人攻杀,他的儿子猎骄靡刚刚诞生,由匈奴冒顿单于收养成人,后来得以复兴故国。),然而匈奴人无疑是自寻死路。

汉宣帝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位低调的不能再低调的帝王,低调到不熟悉西汉历史的人,可能都不知道还有他老人家这一号。

“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为汉土”,说出了大汉的雄雄气魄

然而这位年轻且低调的汉宣帝,其政治、军事能力却是西汉帝王之中的最杰出的,即使是将他放在整个两汉四百年的的众多帝王中,汉宣帝仍能排在前几位。当匈奴人攻打乌孙的消息传至长安后,朝廷上一片反战之声,大臣们都认为乌孙远在西域,而汉军劳师远征将得不偿失,但汉宣帝却认为彻底解决匈奴问题的时间到了,于是他力排众议,对匈奴人进行坚决打击。

汉宣帝一面派使者常惠星夜急赴乌孙,动员乌孙的五万军队迎敌,另一面命十五万汉军精锐,五路齐发,准备给匈奴人来个大放血。当气势汹汹的匈奴人听到汉军出关的消息后,吓得拔腿就跑,整个草原的匈奴部落全部向北迁徙,这五路汉军对匈奴人形成了五个多月的碾压,但也仅仅斩杀了一千多匈奴人,这些匈奴人跑的有多快就可想而知了。

然而令匈奴人意想不到的是,他们虽然躲过了汉宣帝的正面打击,却没有躲过汉宣帝的奇兵突袭。

被汉宣帝派往乌孙的使者常惠。常惠几乎是与苏武同样的被后人敬仰,曾官至汉宣帝时期的右将军,他作为苏武的副手,一同出使匈奴,也一同被匈奴人囚禁了十九年,终于在此战中一雪前耻。当匈奴人正在躲避汉军的追杀时,常惠却率领五万乌孙军队,乘机端了匈奴人老窝,斩杀两万多匈奴人,俘获三万九千多人,牛、马、羊等牲畜其实余万头。

此时此刻,低调的汉宣帝并没有就此放手,而是文武并用,一面时不常的给匈奴人放点血,另一面分化匈奴人,使他们自己之间大打出手。

他派名将郑吉率一千五百名屯垦的汉军,联合西域的各个属国一同出兵攻打匈奴,在历经八年的浴血拼杀之后,终于将天山南北划入大汉帝国的版图,并在此设置了西域都护府,原本在这一地区的匈奴日逐王,最终也被迫向大汉帝国投降。

“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为汉土”,说出了大汉的雄雄气魄

另一面汉宣帝运用大智慧,采用离间之计分化匈奴人,让匈奴人窝里斗。

这些匈奴人在利益面前,也是为了抢夺单于的王位,在几年之间,竟杀出了五位大单于,而在不久之后,就只剩下了两位大单于,那三位当然是死于他们之间的互砍。到了这个时候,昔日曾经纵横大漠、称霸草原的匈奴人已经日落西山,对中原构不成任何威胁了。而华夏汉族历史上最霸气的“定胡碑”就是在此时所立, “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为汉土”。

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为汉土。这是大汉帝国恢弘的气概,纵观历史,也唯有大汉能够说出这句话了,因为这个朝代,站在了世界的巅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