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背上摇篮里的“红二代“和他们的“丑妈妈”

电影《啊 摇篮》和里边一首主题歌曲《马背上的摇篮》:“摇篮啊那个摇篮,马背上的摇篮。一串串铜玲叮当响,一队队骡马翻高山……”说的就是延安时期的洛杉矶幼儿所。

马背上摇篮里的“红二代“和他们的“丑妈妈”​​


中央在延安时,蓝家坪半山腰上的八、九孔窑洞,原是中央书记处的住处,后来给了中央托儿所(后因宋庆龄等组织的洛杉矶华侨捐款,改为洛杉矶幼儿所)。

1939年下半年在中国正处于抗日战争的一片硝烟之中,为了让前方出生入死、浴血奋战的将士们安心应战,中共中央决定在延安创办幼儿所----洛杉矶幼儿所。任命丑子冈为所长。丑子冈凭借自己刚烈的意志与性格,为那个动乱年代的孩子们开辟了一片童年的乐土。她的柔情与慈爱,成为后来从这里走出的革命后代们弥足珍贵的美好回忆。

马背上摇篮里的“红二代“和他们的“丑妈妈”​​


马背上摇篮里的“红二代“和他们的“丑妈妈”

丑子冈(右)与傳连璋(中)

洛杉矶幼儿所首批孩子有毛泽东的女儿李敏、李维汉的儿子李铁映,之后,左太北、刘太行、邓琳、任远征、黄文、杨小平、白克明等等也来到这个幼儿所。

马背上摇篮里的“红二代“和他们的“丑妈妈”


孩子们都叫担任幼儿所所长的丑子冈丑妈妈。

幼儿所的生活非常艰苦。吃的粮食、穿的衣服都要到几十里地以外的供给部去背,丑子冈经常担负这一任务。她去东山背棉衣,沿途人烟稀少,不但吃不上饭、喝不上水,有时还碰上狼;她到新市场去买菜,要淌过河水;给孩子洗澡,要到山下一担一担地把水挑上来,然后生起火来把窑洞烧暖。这许多工作,大部分由她承担。星期天别的同志轮班休息了,她和所里其他同志还要接待孩子家长、代别人值班。每次下大雨的夜里,她都不能入眠,一遍一遍地查看窑洞是否安全。

我收藏的与丑子冈同志一起工作的一位李姓工作人员当时在日记里记下这样一件事:“早晨两点多钟天还没亮,睡梦中忽听有人叫:‘小李、小李,丑主任发烧了,她喉咙痛,你快起来看看她吧。’我挣扎起来匆匆穿上衣服,拖上鞋子,揉揉眼睛跑过去。她昨天没有休息,很累,今天就病下了。她的病经常是这样,常常是白天累了,夜里就病了……我时常的劝她多休息。她总是不肯。”

马背上摇篮里的“红二代“和他们的“丑妈妈”


1946年,国民党反动派在美帝国主义的指使下,向各解放区发动了全面进攻。同年11月,党中央指示延安的非战斗人员提前转移。托儿所有90多个孩子,20多个工作人员,转移起来非常困难。她们把自己喂的猪杀了,做成可以在路上吃的食物;把小床改成“驮床”,放在牲口上,一边一个;吃的、穿的、行军所用的一切东西都得带上。后来,幼儿园转移到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

马背上摇篮里的“红二代“和他们的“丑妈妈”

战争年代,转移是“家常饭”,洛杉矶幼儿所就成了“马背上的摇篮。”幼儿园要转移了。工作人员在日记里写到:“村里的老百姓和丑子冈妈妈更有动人的情感,如他们有些人说:‘我愿我死也不愿叫丑所长走!’另外一个人还说道:‘您走到哪里我跟到您哪里!’有的老百姓听说我们将要走了,准备了许多东西送我们吃。”

丑子冈妈妈带过的孩子,后来大多都成了国家栋梁之材。至今提起丑子冈,都很怀念这位革命摇篮的丑妈妈。

1949年4月,洛杉矶托儿所从平山县迁至北京。丑子冈同志提前赶来为托儿所挑选地址,最后选定的是海淀区的万寿寺。改为北京市万寿寺幼儿园。

​我收藏有丑子冈妈妈1949年进入北平后的一册工作日志,首篇就是记录幼儿所搬迁到北平万寿寺之后的工作布置:1949年4月19日:从本月十七号来到北平万寿寺,今晚全体人员分组开会,讨论事项如下:(一)检讨行纪律,要大家提意见,对领导(上)及全体同志们。(二)按北平具体环境如何进行工作,想注意一些什么问题。a、作息时间(工作、学习、生活)。b、节省方面如何进行。c、纪律问题。d、作风问题。e、学习入城纪律,现在测验有多大收获。f大家过去都写了入城计划,现在可以检讨一下执行了多少。g、防空问题。h、做预算设备,警卫门户问题、很快要恢复夜班、请工程设计修建问题、准备收三百个小孩二岁至三岁的收五十个三岁至五岁的收二百个五岁至七岁的收五十个现有小孩91名现有工作人员:雇一个看门、打扫厕所,作息时间从明天打钟,垃圾向什么地方倒,对空袭的危险性进行上课。1949年5月22日:召开党员会议,研究发生小孩流行性感冒问题。病来的原因:1、天气冷热不均;2、脱被子,盖不好;3、坐地。预访办法:1用盐水嗽口;2、点鼻子;3、喝姜糖水;注意被褥;病儿脱班。在以后的日记里还有,儿童心理,幼稚教育等等。

马背上摇篮里的“红二代“和他们的“丑妈妈”

1954年12月21日在北京召开的第二届全国政协会议上,丑子冈当选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二届全国委员会委员。还担任了全国妇联执委。

[王金昌 ] 系今日头条签约作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