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薛宝钗的金锁是一场骗局吗?

镶者62Zm2657

《红楼梦》的世界观,就是神仙渡劫。而在凡间重新度化这一干神仙的,就是僧道二人。

所以,我们不妨这么问:

1、僧道二人要化香菱,是不是骗局?

2、僧道二人要化黛玉,是不是骗局?

3、僧道二人渡了甄士隐和柳湘莲,是不是骗局?


以上都不是骗局,同样由僧道二人授命订制的金锁,居然成了骗局?

《红楼梦》是有一个世界观的,这个世界观,就是神仙渡劫,而在凡间重新度化这一干神仙的,就是僧道二人。

而读者视角,也接近神仙视角,全知全能:

“恰近日这神瑛侍者凡心偶炽,乘此昌明太平朝世,意欲下凡造历幻缘,已在警幻仙子案前挂了号。警幻亦曾问及灌溉之情未偿,趁此倒可了结的。那绛珠仙子道:“他是甘露之惠,我并无此水可还。他既下世为人,我也去下世为人,但把我一生所有的眼泪还他,也偿还得过他了。”
因此一事,就勾出多少风流冤家来,[甲戌侧批:余不及一人者,盖全部之主惟二玉二人也。]陪他们去了结此案。”

再看宝钗金锁这一段:

宝玉看了,也念了两遍,又念自己的两遍,因笑问:“姐姐这八个字倒真与我的是一对。”[甲戌双行夹批:余亦谓是一对,不知干支中四注八字可与卿亦对否?甲戌眉批:花看半开,酒饮微醉,此文字是也。]莺儿笑道:“是个癞头和尚送的,他说必须錾在金器上……“[和尚在幻境中作如此勾当,亦属多事。]

写得如此明白,居然还要搞这种荒诞无稽的阴谋论猜测,我真要为曹公一哭了。



红楼梦研究

薛宝钗的金锁就是一场骗局。

《红楼梦》里,隐藏着“木石姻缘”和“金玉良缘”两条感情线。而我们纵观此书,会发现两段感情线来历的不同之处。

在第一回,我们通过一僧一道就可以得知“木石姻缘”的来历:

只因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有绛珠草一株,时有赤瑕侍者,日以甘灌溉,这绛珠草便得久延岁月。后来既受天地精华,复得雨露滋养,遂得脱却草胎木质,得换人形,仅修成个女体,终日游于离恨天外,饥则食蜜青果为膳,渴则饮灌愁海水为汤。只因为报灌溉之德,故五内便结着一段缠绵不尽之意。乘此昌明太平盛世,意欲下凡造历幻缘,已在警幻仙子案前挂了号。

赤瑕侍者即宝玉,绛珠仙草即林黛玉。可见两人今世遇见,以及后来的情感历程都是前世注定的。



而“金玉良缘”呢?目前只看到第二十八回时,宝钗想起母亲往日对王夫人等曾提过“金锁是个和尚给的,等日后有玉的方可结为婚姻”。这里也只是由薛姨妈自己散步而出。说是和尚给的,那我们再来看看这金锁是怎样的。

第八回,宝钗观完宝玉的通灵玉后,莺儿在一旁笑嘻嘻道:“我听这两句话,倒象和姑娘项圈上的两句话是一对”。一时勾起宝玉的兴趣来,嚷着便要瞧瞧。宝钗道:“也是人给了两句吉利话,所以錾上了,叫天天戴着,不然,沉甸甸的有什么趣儿?”

宝玉一看,八个字正是“不离不弃,芳龄永继”

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宝钗的金锁上的字是人为刻上去的,人给的吉利话猜测是薛姨妈听从算命先生,或者这些僧人道人给的建议。

而宝玉的通灵玉呢?

在第一回就有了交代,无材补天的石头经过僧人大展幻术,幻化成一块鲜明莹洁的美玉,缩成扇坠大小可佩可拿。那僧托于掌上,笑道:“形体倒是个宝物了,只是没有实在的好处,需得再篆刻上数字,使人一见便知是奇物方妙”。

宝钗托于掌内看时,只见大如雀卵,灿若明霞,莹潤如酥,五色花纹缠护。

上面刻有八字“莫失莫忘,仙寿恒昌”



这里可以看出,宝玉的通灵玉及上面的文字是经由母体带来,一起到凡间经历尘劫的。非人为的穿凿,而是前世便已存在。而宝钗金锁后来人为篆刻的八个字与宝玉通灵玉天生的八字出奇的匹配,不得不让人疑心是有备而来。

而在大观园修建完成后,薛姨妈原本居住的梨香院被腾挪用于教习女戏子,薛姨妈另迁于东北一所幽静房舍居住。这就很值得推敲了,贾府房子何其多?却非要动用梨香院,让薛姨妈折腾一场,不免让人疑心贾府对久居不离的薛姨妈下了逐客令。



但被下逐客令后的薛姨妈却没有反应,让搬,我就搬,反正就是不愿走,因为要促成女儿和贾府公子个的“金玉良缘”,只能赖着脸了。

所以,薛宝钗的金锁是个赝品,是薛姨妈散布出来的一个骗局。跟前世注定的“木石姻缘”无法相比。


微影窥人生

关于这个问题可以关注【文化独行】,里面有一篇文章是关于这个问题的解读。

红楼梦中关于薛宝钗的金锁,有很多红楼梦爱好者说是薛家的谎言,编造出来的,是为了迎合贾宝玉的玉而杜撰的,然而,有没有发现,他们如果是杜撰,那他们说的癞头和尚不会是杜撰的吧,如果我们仔细读读红楼梦,其实他们说金玉良缘的时候,当时马道婆还没有害宝玉,他们也就不应该知道有癞头和尚这样一个人,这只能说明他们说的是真实可信的。 因此更合理的解释是,金锁是癞头和尚给的,也是决定了最后金玉良缘的前世姻缘,金锁有可能和宝玉身上的玉一样,也是仙界的一个物件,也是来到人间造历,只是书中没有叙说而已。 我昨天的那篇文章已经叙述了一个观点(大家可以关注一下我,然后出门左转看看我昨天的那篇文章),是关于薛宝钗与林黛玉合二为一的新观点,这个金锁如果不是骗局,那也正好与宝黛合一相吻合,如果曹雪芹让故事按这样的方向走下去,那这场结局将会比黛玉之死更为悲惨,因为悲剧发生在一个近乎完美的人身上,那这样的悲剧将更为凄惨,宝钗的悲剧不像是黛玉,因为林黛玉知道自己身处礼教的环境,但仍忠于自己的内心,这种悲剧是真实个人反叛下的悲剧,而如果发生在一个自始至终就循规蹈矩,信奉现实的人身上,她为了压抑自己希望被这个社会认可,被家族看成是一个完美的人,她似乎做到了,但悲剧却仍然发生在自己身上,这样的悲剧才是社会的悲剧。



饼子啃书

如果你一定要说是,也好所谓的,反正一千个人,一千个人的《红楼梦》。

也正是因为这样吧,大家都喜欢按自己的方式解读《红楼梦》。甚至包括很多专家。

如果作为一种游戏,也没什么不可以。反正“愚乐”自己,也“愚乐”大众嘛。

但如此还想回归到《红楼梦》原书的本质,以及本旨,那么很多东西就不要用游戏的姿态来解读,而应该真正读懂作者的意思。是这意思的就应该大大方方地说是这意思,不是这意思就不应该信口开河也要按自己的意思来“解读”。

比如说大家对薛宝钗的“解读”,就是很好的例子。如果读古文不会吃力的话,全本《红楼梦》读下来,没哪点表现出作者要将薛宝钗写成一个阴谋家的。作者没这样写,最权威的脂批也没这样说。脂批真正说的是:曹雪芹笔下的薛宝钗和林黛玉其实就是同一人,曹让她们分了身,分成两个人来演绎这个大故事罢了。

既然大家将脂砚斋理解为曹雪芹的最知己,那么就应该相信她(或他,因为脂砚斋究竟是男是女目前还说法颇多)的话。如果她(或他)的话你们不信,作者的话你们也不信,就只愿相信自己的任意“解读”,那就没有任何讨论的必要了。

那么,曹雪芹是如何写薛宝钗的呢?他为何要写这么一个薛宝钗呢?从书中知道,曹雪芹家败后,生活困顿后,他进行了很多的反思,虽然一些政治的东西他无法去改变,但对自己以及族中子弟的所作所为,他是深深悔恨的。所以,他写《红楼梦》的时候,正是为了反思整个人生,以便一边反省自己,一边给后人留下一些许启迪的意义。

为此,就要写到很多的人物。这些人物中,自然主要分为男人和女人。而写男人时大家注意到没有,书中的男人没几个真正好的(除柳湘莲等极少数外),倒是书中的女人,一个个都是那么的好(除净虚老女尼、夏金桂等少数几个外)。

为何?因为在古时的现实当中也好,在曹雪芹经历的现实当中也好,的确是男人胡作非为的多,败家的多,而女人都是替罪养,陪葬品。所谓“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就算你有千般的好,就算你有万般的才,以及貌,你都无法决定你的命运,一切只能由男人来决定你的悲喜剧。

这是作者在《红楼梦》中最想推出的一个思想:我们男人,真的太不该了,再不能如此对待我们的那些可怜的女人们!

于是乎,曹雪芹在书中写了很多又美又聪明心肠又好的女人,但又几乎无一不是悲剧的女人。为此,还专门为她们写下了一个个“判词”。

但再悲曹雪芹也要写,他甚至写了一个十全十美的薛宝钗。他把万般的理想化的梦想都倾注到了薛宝钗的身上,但又不得不同样地给薛宝钗安排了一个悲剧的人生。因为只有这样,现实中的人才会更好地反思:为何我们连这么好的女人都不知珍惜,都随意辜负了!

这才是曹雪芹写《红楼梦》真正的目的。这才是曹雪芹把薛宝钗写得这么完美的真正意图。也正是因为这样,《红楼梦》一书才有了永恒的意义。

可是,偏偏有人认死理,偏要把薛宝钗当成了阴谋家,而且死活听不进别人的话。既如此,文字小站也就无话可说了。

2018.3.9


文字小站

我一直觉得红楼梦里金玉良缘的说法是说给一些人听的,并且这个传言是经过精心策划的。


贾宝玉是个众星捧月的人物,因为太受宠,所以一些事他本人做不了主,甚至他的父母也做不了主,尤其是他的婚事。单就薛宝钗这个物色对象也是大概分了两派人的,一派是贾母和王熙凤为首的反对派,另一派是王夫人和薛姨妈以及宫里的元妃这一派的支持派。其实贾母在贾府里虽然处在了最顶峰的位置,但是很多事她也是身不由己的,她考虑过史湘云为宝玉的结婚对象,后来林黛玉来了就把林黛玉作为宝玉的结婚对象,即便后来还想过薛宝琴这个薛家的人,也从来没考虑过薛宝钗。贾母和王熙凤两个人很相似,她们都有很强的管家的能力并且很精明,阅人无数,会打官腔也会干实事,会虚情假意也能看人的本质,她们两个对于薛宝钗这个人人都夸的“好姑娘”一直以一种不附和也不贬低的姿态来对待,其实薛宝钗什么样的人她俩心里是很明白的,道不同不相为谋,这是她俩对待薛宝钗的态度,王熙凤打趣黛玉这个总是耍小性的人也不会开薛宝钗的玩笑,而贾母永远是客客气气的官方语言,从不深入询问了解。很显然薛宝钗不是她们的菜。


但是宝玉的母亲王夫人却是宝钗的支持者,她的权利肯定是没有贾母大,因此她的决定也就不如贾母的管用,但是这个关乎到自己儿子的一生,因此她是不能坐以待毙的,她妹妹薛姨妈的到来给她增加了很多信心,两人经常在一起聊天谈心,宝玉的婚事一定是必谈的一件事。元妃省亲后隐隐约约的旨意一定也是和她们商量过后的决定。元妃旨意的重量不亚于贾母,因此贾母也不能一意孤行来违逆元妃的意思,因此贾母一直在拖着,连比他们小的史湘云都订了亲也还没有提宝玉的婚事。薛蟠曾经和宝钗吵架的时候说过“好妹妹,你不用和我闹,我早知道你的心了。从先妈和我说,你这金要拣有玉的才可正配,你留了心。见宝玉有那劳什骨子,你自然如今行动护着他。” 这是薛蟠不留神说出来的,但是也可以看出来这个“金玉良缘的缘分”确实是一些人故意策划出来的,为的就是给贾母施加压力,她们这些人太强大,贾母最终也是顺服了他们,这虽是一场无声的战争,却牺牲了黛玉的生命,葬送了宝玉和宝钗的一生。


农伯的森林

红楼梦中有两条情感线路,一条是黛玉和宝玉的木石姻缘,另一个是宝钗和宝玉的金玉姻缘,其中木石姻缘在书中第一回便写到了,而金玉姻缘是后面才提到的。

宝钗正式出场是在《红楼梦》第八回,书中写到薛宝钗身体抱恙,宝玉在宁国府吃过饭后,就来梨香苑看生病的薛宝钗,然后薛宝钗看到宝玉脖子上戴的玉想拿过来仔细看看,只见宝玉的玉正面刻有八个字:莫失莫忘,仙寿恒昌,反面是:

一除邪祟二疗冤疾三知祸福,之后宝玉也看了宝钗的金锁上面也有八个字:不离不弃,芳龄永继,其中不离不弃是刻在反面的,原文如下:

宝玉听了,忙笑道:“原来姐姐那项圈上也有八个字,我也赏鉴赏鉴。”宝钗道:“你别听他的话,没有什么字。”宝玉笑央:“好姐姐,你怎么瞧我的了呢。”宝钗被缠不过,因说道:“也是个人给了两句吉利话儿,所以錾上了,叫天天带着,不然,沉甸甸的有什么趣儿。”一面说,一面解了排扣,从里面大红袄上,将那珠宝晶莹、黄金灿烂的璎珞掏将出来。宝玉忙托了锁看时,果然一面有四个篆字,两面八字,共成两句吉谶:不离不弃,芳龄永继宝玉看了,也念了两遍,又念自己的两遍,因笑问:“姐姐这八个字倒真与我的是一对。”莺儿笑道:“是个癞头和尚送的,他说必须錾在金器上。”




从原文可见宝钗的金锁上面本来是没有字的,而玉石上面的字是本来就有的,在宝钗和莺儿说的话中可以看出和尚只送了八个字让刻在金器上,图个吉利,没有说要找有玉的来配这样的话,除了这个,和尚也送了一个方子给薛宝钗,用来压制宝钗自娘胎里带来的热毒,即冷香丸。

细想一下出家人四大皆空,姻缘这种事想必是不会干涉的,“金锁是个和尚送的,等日后有玉的方可结为婚姻,”这话是薛姨妈说给王夫人听的,意思很明显。薛家母女两者说法不一,难免不让人生疑。


在《红楼梦》第三十五回作者借薛蟠之口,说到:“妹妹的项圈我瞧瞧,只怕该炸一炸去了。”这个“炸一炸”就让宝钗的金锁露馅了,原来宝钗的金锁并不是纯金的。

在古代玉是一种饰品,有玉的不光是宝玉一个,况且宝钗本来就是准备要进宫的,结果没选上【皇上有玉玺】,母女俩便把目标瞄准了宝玉。

当时古代的富贵人家身上总是佩戴一些金,玉之类的,比如湘云就戴着一个金麒麟。由此可见金玉良缘就是薛姨妈为了自己的女儿能嫁给宝玉,故意制造的舆论。


柠檬雨535

薛宝钗的“金锁”肯定是一场骗局,是王夫人和薛姨妈在薛家进京都投靠贾府之后才假造出来的,为的是放出“金玉良缘”的谣言最终达成让宝玉与宝钗结婚的目标。

还说是什么癞头和尚给的两句话“不离不弃,芳龄永继”叫刻在金锁上的。



那么薛宝钗吃的“冷香丸”也是假的吗?好像不是。“冷香丸”是癞头和尚为薛宝钗开的医治体内热毒的药方,不爱花儿粉儿薛宝钗吃过以后身体散发出一种异香,是宝玉这个在姐妹丫环堆里长大,从小有爱“吃红”毛病的公子哥都从来没有闻到过的特别香气。

薛宝钗比贾宝玉大两岁,也有可能是宝钗出生以后家里就给她打造了这个“长命金锁”祈福平安呢!

王夫人在贾宝玉出生前就从薛姨妈那里知道薛宝钗有这样一个“金锁”,所以她自己先悄悄准备好一块美玉,在宝玉出生时买通了接生婆说是胎里带出来的呢?


看看这个“通灵宝玉”有半个婴儿头那么大呀!哪里能含在婴儿的嘴里呢?那么大的翡翠玉石长在胎里不会影响婴儿发育吗?不会造成王夫人的子宫下垂吗?

看看这块“通灵宝玉”上的字明明是后来烫金上去的呀!看看金粉都掉了、字都看不清楚了,明明是后来人工做上去的不是天然形成的呀!

或者是王夫人和贾府为了抬高贾宝玉的身价集体造假做的?

还有就是癞头和尚和跛足道人也全是假的吧?一会儿又要化香菱出家、一会又要化妙玉出家、关键是还要化黛玉出家,却不好好也为黛玉弄个什么“暖香丸”的药方治下病多好呀!

怪不得87版电视剧里只有跛足道人,没有癞头和尚呢!至少癞头和尚应该是假的。87版里“通灵宝玉”也从来没有真的显过灵,宝玉丢了玉身体也没有出过什么毛病还是好好的。

什么秦可卿是“警幻仙子”之妹,什么“太虚幻境”肯定也是假的呀!不然87版怎么不拍“太虚幻境”呢?

其实《红楼梦》整个都是假的,不然怎么会叫红楼~“梦”呢?为什么不叫“石头记”了?

梦就是假的,全是假的!

根本没有真的嘛!


阿丹151014015

这个,几乎是肯定的。

金锁之假,不在于其是谁谁让刻上去的,也不在于它是不是和贾宝玉的是一对儿。一个最关键的说它是假的理由是,金锁的出现,并不是在薛宝钗刚进贾府的时候!

薛宝钗刚进贾府的时候,目标并不是贾宝玉,而是想要借着进京待选的机会来接触更多的王公子弟!

可惜,她落选了!

于是只能把目标放在了贾宝玉身上!

我们看看,薛家母女刚来贾府的时候是第四回《薄命女偏逢薄命郎 葫芦僧乱判葫芦案脂》。

姊妹们暮年相会,自不必说悲喜交集,泣笑叙阔一番。忙又引了拜见贾母,将人情土物各种酬献了,合家俱厮见过,忙又治席接风。

这也并不见薛家母女提起什么金锁。可见那个时候贾宝玉还不是他们拟定的人选。

金锁的真正出场,是到了第八回《比通灵金莺微露意 探宝钗黛玉半含酸》的时候。而且是宝钗主动要求看通灵宝玉。

钗因笑说道:“成日家说你的这玉,究竟未曾细细的赏鉴,我今儿倒要瞧瞧。”

看完之后,还不撒手,看着上面刻的字儿念了两遍。这也太刻意了吧?

宝钗看毕,又从新翻过正面来细看,口内念道:“莫失莫忘,仙寿恒昌。”念了两遍,乃回头向莺儿笑道:“你不去倒茶,也在这里发呆作什么?”莺儿嘻嘻笑道:“我听这两句话,倒象和姑娘的项圈上的两句话是一对儿。”

很明显地,这主仆俩人是在唱双簧了吧?

这和尚得有多无聊,非要给宝玉配一金句,还必须跟宝玉娘胎里面带出来的成一对儿?敢说不是故意的?不过莺儿反正是故意的。

慢慢地,“金玉良缘”就传开了。


半瓣花上阅乾坤

我认为薛宝钗的金锁确实是一场骗局,不过与其说是骗局,不如说是“营造金玉良缘”的假象,以促成宝玉和宝钗之间的婚事。 以上分析纯属个人判断,带主观臆想和猜测,如有不同意见欢迎评论补充。

金玉真的是一对儿?



说起宝钗的金锁,那大家首先想到的肯定是金锁配通灵宝玉促成的金玉良缘。

据宝钗所说,金锁是一个和尚让刻上的字,恰是与宝玉的通灵宝玉相吻合,我认为这是一场骗局,原因有以下几点:

其一,既有了木石前盟,何来的金玉良缘?宝黛之间的爱情是建立在一个浪漫的前世故事上的,是绛珠仙子到人间将眼泪偿还给神瑛使者的故事,既是“佳偶天成”,何来金玉良缘?

其二,宝玉的这块玉上的文字,薛家的人必定是知道的。当时的人们是很信奉“迷信”的,他们肯定知道这金锁上的字和宝玉的玉是一对儿,又怎么会把宝钗往宫里送?分明是入宫不成而杜撰了金玉良缘。

其三,宝玉通灵宝玉上的字是先天铸成,且是灵石所化,金锁是后天所得,后天所刻上的字,若说相配,未免牵强。

为何薛家要做这么一个金锁

读过红楼梦的都知道,宝钗一开始是要入宫选秀的,而后因各种原因而放弃了。主要的原因是薛家虽是皇商,但相比之下有钱无势 无法被选上。再者薛蟠犯下了人命官司,一个“有污点的家族”是难以通过筛选的。

既高嫁不成,薛家必然还是想为宝钗择一良婿的,一是为宝钗的幸福着想,二也是巩固薛家势力,亲上加亲。

然而,目前贾家的主子贾母是支持宝黛二人的爱情的,而王熙凤也依着老奶奶的意思,支持宝黛二人的恋情,为了与“木石前盟”匹敌,薛家便杜撰出了“金玉良缘”这一骗局。


沉迷补番的沐沐

是不是骗局,让事实说话。



一,“金玉良缘”的说法,是从薛姨妈嘴里说出来的。证据:三十四回,宝玉挨打,宝钗与薛姨妈以为是薛蟠胡说了什么,母女二人责怪薛蟠,薛蟠正在气头上,说话不想轻重,脱口说出:“……从先妈妈和我说,你这金锁要拣有玉的才可配,你留了心……”



二,金项圈是薛家自备的,并不是癞头和尚给的。证据:第八回,宝玉看了宝钗的八个字以后说:“姐姐这八个字当于我的是一对。”莺儿笑道:“是个癞头和尚送的,他说必须錾在金器上……”



三,有金的,有玉的岂止仅宝玉与薛宝钗。史湘云自小拥有一块小金麒麟,贾琏也随身佩带九龙佩。为何史湘云与宝玉不是“金玉良缘”,二人比薛宝钗还多有青梅竹马的缘分和血缘关系呢?为何贾琏与宝钗也没有“金玉良缘”的传言,贾琏成亲之时,薛宝钗应当已拥有金项圈了。



“金玉良缘”是在薛宝钗入住贾府之后,通过王夫人,薛姨妈,莺儿等人之口才悄然兴起,后在清虚观打醮后又悄然消失,这其中的猫腻不得不令人深思。



结论:所谓的“金玉良缘”是由王夫人主导,薛姨妈筹划,薛宝钗参与,黄莺儿执行的一次绑架宝玉姻缘的阴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