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歷史最悠久的帝國,因為一個絕世美女的聖母心,土崩瓦解

1867年,哈布斯堡王朝的奧地利帝國,宣告改製為南德意志人和匈牙利人二元共主的“奧匈帝國”。皇帝弗朗茨和皇后伊麗莎白,也在匈牙利首都布達佩斯,被同時加冕為匈牙利的國王和女王。

奧匈帝國皇后、匈牙利女王:伊麗莎白(“茜茜公主”)

歐洲歷史最悠久的帝國,因為一個絕世美女的聖母心,土崩瓦解

拿破崙戰爭時,哈布斯堡家族被迫放棄神聖羅馬帝國的皇冠,以及德意志民族共主的地位,去選擇和匈牙利人、波西米亞人一起,在自己的管轄領地新成立了奧地利帝國。

奧地利帝國國徽

歐洲歷史最悠久的帝國,因為一個絕世美女的聖母心,土崩瓦解

即使在戰後成為維也納體系的締造者,然而放棄統治數百年的傳統領地比利時地區,並不惜將工農礦業發達的萊茵地區交給普魯士人,倚仗他們去擋住法國東進,還是證明帝國的國勢不可逆轉的衰落了。

哈布斯堡家族在歐洲最大版圖(1558年)

歐洲歷史最悠久的帝國,因為一個絕世美女的聖母心,土崩瓦解

維也納體系的歐洲版圖(1815年)

歐洲歷史最悠久的帝國,因為一個絕世美女的聖母心,土崩瓦解

法國大革命帶來的民族主義思潮高漲,深刻影響了這個既老且新的帝國境內各被統治民族。

匈牙利人隨著在帝國內地位的不斷提高,日益要求和德意志人享有平等權益,1848年革命期間,他們的獨立建國嘗試,雖然在俄國騎兵的馬刀下被暫時鎮壓,只令詩人裴多芬留下“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兩者皆可拋”的千古絕唱。

但隨著1866年普奧戰爭的失敗,奧地利被擯棄於德意志邦聯之外,帝國國力進一步衰落,為了安撫匈牙利人這個帝國第二大民族,在帝國皇后伊麗莎白(“茜茜公主”)的斡旋下,終於建立了由日耳曼人和匈牙利人主導的二元帝國:奧匈帝國。

奧匈帝國國徽:

歐洲歷史最悠久的帝國,因為一個絕世美女的聖母心,土崩瓦解

19世紀下半葉的奧匈帝國,伴著轟轟烈烈的工業化進程,【神聖羅馬帝國的榮耀雖已是明日黃花,但在新的世紀,帝國似乎即將迎來他的偉大復興。】在數十年後,以茨威格為代表的共和國時代的文人們,將如此地懷念他們無比痛恨的這個年代。但最好的指揮家也沒法改變已經寫好的樂章,儘管他們自以為能做到。

奧匈帝國版圖和人口數量為歐洲第三,農產品和原油產量為歐洲之冠, 機械儀器製造業和鋼鐵軍火工業為世界第四, 僅次於德國、英國和美國, 斯柯達兵工廠生產的重炮武器為世界第一。

只因為社會經濟固然飛速發展,卻難以掩藏國家明面上的巨大危機。自由貿易區裡,有精通帝國標準語卻呼籲著各民族方言地位的知識分子,從波西米亞到外萊塔尼亞,以及新近納入版圖的波斯尼亞,分離主義者們不斷試圖製造騷亂。

二元化國家的實質,使得奧匈帝國始終不曾構築同一官方語言,同一國家認同,普遍的社會進步和工業化,並不曾讓讓現實的利益判斷壓倒看似“虛無”的民族情緒,只因在一個官方語言都遲遲難產的國度,在缺乏共同國家認同和價值觀的情況下,奧匈帝國內部在進行利益分配時,長期陷入混亂和尷尬。各民族之間表面的所謂“和解”,完全通過“皇帝敕令"的方式勉強進行。

“帝國議會簡直亂象橫生,帝國大臣用德語發表講話宣佈政策,捷克民族主義議員用捷克語怒斥大臣……加利西亞烏克蘭人代表則藉此機會深情演唱一首歌。“

維也納的帝國議會,各個民族的代言人靠著各種行為藝術,充分彰顯著帝國的“多元”和“民主”,長期吵成一團而一事無成,這本質上意味著行政管理和軍事動員的極度低效。

而且更致命的是,正是普遍的社會進步和工業化,導致了匈牙利人對帝國的一系列不合作姿態和離心傾向。

只因匈牙利人的外萊塔尼亞地區缺乏工業化所需的幾乎是一切資源,而長久作為一個日趨失去重要性的農業區存在,並在帝國工業化浪潮中,令匈牙利人半主動半被動的變成了被拋棄的一半人。

這種經濟結構上的衝突,幾乎接近南北戰爭前的美國。而複雜的民族問題與糟糕的地緣環境,又使得奧匈帝國幾乎不可能像美國一樣,通過一場有限的內戰一勞永逸地解決問題。

重建帝國、接納匈牙利人的弗蘭茨皇帝陛下已經是個風燭殘年的老人了,如果匈牙利人無法從工業化中得到足夠的好處,他們在帝國中的相對權重在溫水煮青蛙的進程中不斷削弱,甚至有被捷克人逐漸取代其既得利益的危險。

那麼匈牙利人由懷舊而保守,由保守而傾向分離,不是再自然不過的邏輯麼?

奧匈帝國皇帝:弗蘭茨一世

歐洲歷史最悠久的帝國,因為一個絕世美女的聖母心,土崩瓦解

時間對誰是一種奢侈品,國境線外的敵人可不會任由奧匈帝國理順內部問題而袖手旁觀,當塞爾維亞人懷著對波斯尼亞地區的擴張野心,悍然在奧匈帝國的領土上刺殺了帝國皇儲,戰爭不可避免到來。

戰爭機器一旦,總動員立刻成了災難,少數精銳的德意志軍官迅速淹沒在各民族士兵的汪洋大海之中,很快就帶來了軍隊在組織和行動上的遲緩。所以奧匈帝國坐擁紙面上全歐洲第三的兵源數和發達的軍工業,在戰場上卻屢屢被更加落後的俄國人吊打,甚至完全依靠著德國人來救場。

歐洲歷史最悠久的帝國,因為一個絕世美女的聖母心,土崩瓦解

後世推演歷史,也許只有奇蹟才能拯救奧匈帝國的命運,需要怎樣的奇蹟呢?就是如1918年戰時版圖那樣,同盟國聯軍在東線戰場一度大獲全勝,陷入內戰中的俄國割讓從白俄羅斯到烏克蘭的大片土地,塞爾維亞和羅馬尼亞都被打成了流亡政府。奧匈帝國也達到了歷史最大版圖,獲得黑海出海口並確保其安全,從而使得外萊塔尼亞地區能夠依靠貿易轉運來分享工業化的成果,以此強化匈牙利對帝國的向心力。

歐洲歷史最悠久的帝國,因為一個絕世美女的聖母心,土崩瓦解

而奇蹟之所以被稱之為奇蹟,就在於人類幾乎不可能使之在現實中持久,那怕是全世界的日耳曼人聯合起來也做不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