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第五代隱身艦載機的選型(下)

國產第五代隱身艦載機的選型(下)

陣風M在著艦降落時,為了增加阻力,降低著艦速度,同樣需要大迎角“仰著”著艦,是艦載機中著艦姿態最上仰的。這種姿態,對飛行員的視線不利;而且攔阻瞬間,機頭下沉幅度很大,對飛行員的身體也有不利影響。陣風M能以如此高的仰角著艦,是需要電傳飛控輔助,才能完成動作,但仍然給飛行員很大的心理壓力。

對艦載戰鬥機來說,低速起降能力,低速下加減速調節效率,是作為艦載機選擇的重要指標。那麼殲20能克服上述問題嗎?

殲20的佈局特點、翼形和陣風M相似,陣風M在起降階段存在的不利因素,在殲20上艦後可能同樣存在。網上一度傳出,成飛要搞“前掠主翼的海殲20”這種驚人的技術路線,提升海殲20在彈射起飛和著艦階段的低速性能!這種方案被選中的可能不高,因為太“非主流”了。

當然,從另一個角度考慮問題,若陣風M能最終解決這些弱點,實現最後的上艦,那麼就沒有理由認為殲20海軍版沒有解決上艦問題的可能!畢竟任何戰機,都有個性能綜合取捨的問題。畢竟不論陸基戰鬥機還是艦載機,都需要在空中才能發揮他的作用!殲20在跨音速和超音速中超強的戰力指數,實在是太誘人了!若能在保證上艦的同時,保留大多數空中性能,無疑可以讓中國海軍一步到位的實現過去想都不敢想的,直接超越美帝的現役隱身艦載戰鬥機!

國產第五代隱身艦載機的選型(下)

回頭再說說FC31。從FC31還在“拖車粽子機”的首次亮相中,瀚海狼山就研判出這不過是一個採用了隱身設計的“國產米格29”。後來的事實發展,印證了筆者的最初判斷——因為不論從當前FC31使用的發動機,還是機體尺寸和噸位,都和米格29沒有太大的差別!

就是個雙發中推中型機!飛機的尺寸重量指標,加上他的氣動外形,將對戰機的性能起到決定性的影響,除非採取驚世駭俗的設計,否則沒有多少超越規範的驚喜!

FC31從一開始就採用雙前輪,整體式前緣襟翼的設計,這明顯就是“主動要求”上艦!就差直接來個摺疊機翼了。但是FC31真的可以堪當大任嗎?是騾子是馬,拉出去溜溜就知道了!

結果FC31兩次參加了珠海航展,並且進行了飛行表演!這一表演不要緊,結果還不如不去表演的好!FC31果然繼承了米格29的所有缺點,比如像“拖拉機”一般的發動機噴黑煙!這還不要緊,畢竟發動機可以換,但FC31首型原型機的飛行品質,可以用“看著都累”4個字來評價!簡單做個側滑都能掉高度!更不用說和殲20的飛行品質比了。就這樣上艦去PK人家的F35C?這不是去打仗,而是去送菜!

廠家回去又搞出了FC31的2號驗證機,但無論發動機還是飛行品質,並無本質性的提高!至於FC31的側彈倉、載油係數、真實作戰半徑、換髮之類,不再細談,否則將是又一場口水仗。海空軍對FC31的一貫態度,比任何語言都有說服力。

國產第五代隱身艦載機的選型(下)

隨著中國國產航母越來越多,下一代隱形艦載機的數量不會很少,甚至最終超過300架也有可能!這是關係未來國家民族命運的重大選擇,因此下一代艦載機,要麼在殲20的基礎上改進,要麼就是重新設計FY23那種真正的突破性造型,採取雙發大推。平庸的中型方案,沒有任何選擇價值!目前據說已經基本定案,大體量是肯定的!性能全面壓制F35C,是基礎要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