逼死實體店的電商,反過來大量開實體店是為啥?

音樂零距離

俗話說: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第一,實體店和電商各有優劣,互為補充。實體店具有的快捷,方便,和體驗,是電商很難達到的。比如,你要購買一袋方便麵,總不能也網上購物吧?

第二,大賣場的日子是真不好過了。一個2萬sku的大超市,非食品類得佔三分之一左右,而非食品類是電商的優勢。而大賣場最大的優勢就是生鮮類,和大部分食品!電商即使能幹掉一個大賣場,卻也幹不掉一個便利店!

第三,實體店確實因為有房租等費用,競爭之激烈,盈利越來越難!然而,電商的費用低嗎?5~10%的扣率,人工,物流再去5~8%,推廣10~12%的費用,再加之價格如此透明,能賺到錢的畢竟是少數!

第四,物流成本也在不斷上漲。快遞員的工資也在增長,快遞市場也出現了招工難的情況,電商能居安思危,發展線下結合才是明智之舉!

第五,電商目前來看,對於生鮮類,尤其是蔬菜這一塊還解決不了。那麼,想取代實體店就根本不可能!所以電商只有跟實體店融合發展,重新匹配資源,優勢互補才是新零售,才能長久!


初夏38T

無論是馬雲的阿里巴巴,還是貝索斯的亞馬遜都要開實體店了。他們要開實體店,有著自己作為電商的邏輯。

鎂客君認為,這個具體邏輯就是線上電商平臺在近乎團滅線下實體店之後,需要用自己開實體店的方式,來囊括原來屬於傳統實體店的優勢。

下面,我們可以從線下實體店的優勢,和電商巨頭的邏輯來具體談談。一般來講,特別在物流發達的中國,線下大超市和大商場的優勢,日益消退(價格又貴,離家又遠),去買東西的人越來越少。

真正還有一點競爭優勢的,是居民小區裡的便利店。便利店的優點有二。一、非常方便,一出門就能買,還省去了物流費。二、都是日用品,重複購買率高。

而電商巨頭們要開的實體店,其實是區別於傳統實體店的。其線下實體店有兩個方向:一、開在大商場或者大超市裡。因為這裡人流多,電商們的實體店在這裡主要是作為體驗店存在。

人們在這裡試用了產品,但很少會買,一般會回頭到網上去購買同樣的產品。

電商開實體店的另一種方向,是和私人便利店合作,為便利店提供貨源。這樣既能跟新數據庫,又能分得那些個人便利店的利潤。這個方向的邏輯再往下推,就是電商們自己開無人店。這樣可以直接擠佔掉其他私人便利店,賺取更多利潤。

綜上所述,電商逼死傳統實體店,是利用線上優勢,對線下進行降維打擊。但線下的實體店中,有些優勢是線上無法替代的。比如方便、容易高頻次購買(多次小量購買,省物流費)、以及產品可以在購買前,先實體體驗。


鎂客網

電商作為平臺,逼死的是個體,現在它是以平臺的身份,在發展自己的線下抓手。來,悟空,我們做個比喻,如果把電商比作一個人體,只有末梢神經越發達,整個人體才能變得更靈活,電商平臺的盈利能力才能越強。

在2016年10月的阿里雲棲大會上,阿里巴巴馬雲在演講中第一次提出了新零售,未來的十年、二十年,沒有電子商務這一說,只有新零售。他是把平臺作為一個有機體來說的,背後隱含的就是這個道理。

每個人在電商平臺都有自己的店鋪,集中在平臺下進行銷售,只能在一塊水池裡生活,這是很侷限性的。未來電子商務平臺即將消失,線上線下和物流結合在一起,才會產生新零售。企業以互聯網為依託,通過運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手段,對商品的生產、流通與銷售過程進行升級改造,進而重塑業態結構與生態圈,並對線上服務、線下體驗以及現代物流進行深度融合的零售新模式。

傳統的線上電商從誕生之日起就存在著明顯短板,相對於線下實體店給顧客提供商品或服務時所具備的可視性、可聽性、可觸性、可感性、可用性等直觀屬性,線上電商始終沒有找到能夠提供真實場景和良好購物體驗的現實路徑。在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不斷提高的情況下,人們對購物的關注點已經不再僅僅侷限於價格低廉等線上電商曾經引以為傲的優勢方面,而是愈發注重對消費過程的體驗和感受。

這就要求電商必須通過開實體店來提升用戶體驗。


富凱財經

哪裡有機會,資金就流向哪裡。

前些年,電商的興起改變了人們的購物和生活方式,也造就了一大批靠電商起家的人,那時候,大家對網上購物的熱情很高,線上購物的營業額連年上漲。所以,原來在線下實體店的消費都轉到線上去了,很多店鋪被逼死,甚至出現一條街一年內店鋪全都關門的情況。


但隨著電商生態越來越成熟,用戶也越來越穩定,相應地,流量和推廣、運營費用也水漲船高。拿流量費來說,電商剛興起的時候,獲取用戶的成本很低,我一個在2010年開淘寶店女裝店的朋友,那時候她在站內推薦她的店鋪、商品,一個首頁banner放幾天也才幾百塊,可以收穫幾千上萬的消費者,粉絲獲取成本幾毛錢一個,而且成交轉化率也很高,所以那時候做淘寶店的人,憑著很低的流量費就可以很快地把淘寶店做起來。但現在,我朋友說,流量費高得他們這些老皇冠店都有點受不了了,更別說那些新開的店,根本很難做起來。


店家越來越難做,同時消費者也不斷減少。

根據商務部的統計數據,自2010年以來,網上零售額的逐年下降。包括淘寶在內的不少電商平臺發現,從2014開始,純電商的方式已經難以繼續調動消費者。



所以,在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資金開始尋找新的機會。

人們發現,雖然網上購物很方便,但是有兩個缺點是硬傷,一個是看得見摸不著,大家買東西只能看圖片,沒辦法自己拿在手上感受一下,就拿衣服來說,大量的“買家秀”和“賣家秀”就說明了這個問題。另一個問題是時間的問題,在網上下單後,往往要幾天才能拿到東西,這對很多人來說也是隻能乾著急。


所以,能解決線上和線下購物困境的,只有把它們二合一,構建新的購物模式,這就是馬雲一直在說的“新零售”。

新零售就是利用電商的互聯網思維和技術,賦能線下實體店。具體來說,新零售在未來主要有三個特點:

1、場景營銷

未來的新零售,將會打破商品按品類陳列的局面,轉而通過鮮活的場景,給消費者創造一個現實的小世界。比如,現在女士們要買化妝品,只能去專賣店或商場裡的專櫃買,如果用新零售觀念來改造,那會變成“有女人的地方就應該能買到化妝品”,從而發展處一站式的全購物體驗,變成一整條服務女人的購物生態鏈。


2、技術加持

我們知道,電商最牛逼的地方就是通過互聯網技術、大數據等的應用,實時監控用戶的行為,從而做到廣泛而精確的用戶觸達,進行精細化運營。


現在這些優勢,將會被應用到線下實體店中,而且由於實體硬件的優勢,這種加持還能嫁接更多的技術。比如通過用戶線上賬戶的分析,推薦用戶在線下精準地找到自己的喜歡的商品,並讓用戶知道商品的庫存、詳細介紹等,而線下用戶的每一個行為又轉變為數據,讓個人的數據庫更完善,從而不斷優化購物體驗。

再比如,現在的很多智能科技也能運用到線下的購物環境中,優衣庫和高端百貨商店 Neiman Marcus 就已經與增強現實創業公司 MemoMi 合作,在店內安裝增強現實的試衣鏡 Memory Mirror。這面“魔鏡”會根據顧客的身型數據幫建立用戶檔案, 顧客無需反覆地挑選和試穿,鏡子會實時地顯示顏色建議、樣式以及搭配建議;如果當時無法確定購買,顧客可以通過Memory Mirror 將自己的試穿視頻發送到自己的賬戶中,回家觀看考慮後再決定是否要在網上下單。


3、線上和線下渠道的全面打通

互聯網雖然在理論上能觸達無數的用戶,用戶的訪問和購物量也沒有上限,但無法具體感知商品成為互聯網電商發展的天花板。而線下每一個店的人流承載量、服務時間都有著明顯的上限,而且由於缺少數據化的技術應用,對用戶的把控和渠道的管理也一直阻礙著是實體店的發展。所以,如果把線上和線下的渠道全面打通,就意味著在平臺、倉儲、渠道、店面維護等環節形成一個良性的產業鏈,多平臺分配客流,為每個顧客打造數據庫,通過數據分析改進經營模式等,都是以後新零售的特點。


其實這也是我們商業的發展不斷接近本質,商業的本質就是解決問題或提高效率,電商的興起是提高了購物的效率,但沒有解決用戶體驗的問題,現在的新零售,就是在電商高效率的基礎上提高了用戶體驗,這個趨勢是符合商業本質的內在邏輯的。

所以,現在大量在開的實體店,也不是以往老模式的實體店了,它們將在新零售的路上不斷探索,重新帶給我們一個新的購物環境。


科技扯談官

在電商剛剛出現時,實體店確實受到了不小的衝擊,但並沒有被逼死,就像馬雲說的,這批死的實體店並不是電商太強,是實體店本身就有重大的問題,電商只是加速了它的死亡而已,不少傳統的實體店由於經營模式傳統,租金人力成本高昂但售賣不足,服務態度差,鋪貨渠道有限等原因,倒在了電商快速生長的週期裡。最好的反例就是那些注重“消費者體驗”、“人性化設計”、結合現代支付方式的24小時便利店,他們在電商的衝擊下基本沒有太大的影響,反倒是因為移動支付的發展,降低了運行成本,隨著新零售的出現,這些24小時便利店好像又站到了風口上,重新煥發生機了。

至於,為什麼電商到今年又開始大量的開實體店,比如京東的便利店,阿里的盒馬生鮮,各類無人便利店等等,客觀來看主要有以下幾點原因:

1. 線上流量越來越貴:隨著線上電商的激烈競爭,很多線上流量的成本已經不比線下流量低了,甚至在很多領域線上的流量成本比線下成本更高,反觀線下,很多實體店正需要進行升級和改造,移動支付已經越來越方便,這正是一個巨大的藍海呀。

2. 線上數據與線下數據:隨著移動互聯網這幾年的發展,越來越多的用戶在網上的行為基本已經被採集完畢,但線下的數據還是維度較少,佈局線下能夠更完整的刻畫一個用戶的喜好等用戶畫像,對未來的商業擴展可以說是十分重要的。

以上觀點,希望對你有有所幫助。


鉛筆道

實體店曾經被電商逼死。現在電商又反過來開實體店。

看起來好像不可思議,實際上,正是基本的經濟學理論能解釋的。

傳統的實體店,在小範圍的區域裡是壟斷的,也是有定價權的。這就造就了這些門店的租金也比較高。當電商來襲,這些實體店的租金和固定運營成本沒有能夠及時降下來,但生意已經受影響了。然後,關門大吉。

而電商呢?早期依靠低價和網絡效應,很快獲得了客戶。在電商獲得了客戶,有乾死了實體店之後,電商就成了壟斷性的銷售者了,價格反而賣的比原來的實體店高。

但是,接下來的競爭,就是電商之間的競爭了。實體店被滅掉之後,消費者感受到了沒有實體店不方便,還是需要實體店的。於是,哪個電商能夠搶佔實體店資源,無疑在競爭中就會佔據優勢。

那麼,電商做實體店,與原來的實體店,有什麼區別呢?至少有幾點不同。一是租金,電商的議價能力強,租金可能就有優惠了。二是貨品調配能力,電商能夠根據該區域消費者的需求,配置最佳的產品組合。三是成本和物流優勢,這也是單個實體店個體戶實在無法比擬的。

不同的商品,有不同的屬性。有很多商品,是需要實體店的,當電商壟斷了網上銷售之後,反過來建設實體店的網絡,是一個電商戰勝另一個電商的關鍵。就是網絡和渠道的能力。

現在,有不少電商巨頭,參股超市,大概就是這個邏輯吧。不過,像7-11,便利蜂等小微型實體網點,也許在未來更有價值。建議創業者要重點考慮這種業態。


孫建波

這就是最近一年一直在熱炒的所謂新零售啦!

現在人們的消費習慣逐漸成型,線上的銷量已經佔到很多品牌的百分之八十銷量了。

但是這些品牌不僅沒有放棄線下店,甚至有線下店面繼續大幅度擴張的趨勢,這是為何?

像最小米之家、阿里無人超市或者很多的服飾品牌,都拿出了大量的資金進行線下佈局。

這都是為了一個目的,強體驗!

在電商剛剛興起時候,很多品牌不屑一顧,說是人們有逛街的需求,而且像衣服不在身上試穿一下怎麼知道合不合適。

然而經歷過一番慘烈的廝殺,那些墨守成規的品牌很多一蹶不振甚至就此消失了。但是藉助互聯網獲勝的商家們,卻發現,那些人說的並沒有錯。

於是很多商家在保證線上份額的情況下,就力所能及的佈局線下了。例如近些年藉助互聯網火爆的傑克瓊斯,很多大商場都能看到他的身影。當他新出一件風衣時候,你看著很喜歡,但不知道自己hold不hold住,去附近的實體店試穿一下就好啦。

像小米之家的野心就更大了,當然了我覺得這類的形式都是在借鑑蘋果。

總所周知,營銷最重要就是為客戶建立認知。

像小米之家不是賣某一件商品,而是告訴你一種生活態度。

上至空氣淨化器、機器人,下至檯燈、手環,生活中的每一個環節,小米都告訴你他的態度。

當你接受了這種生活態度,那麼對於小米的那些產品就好接受了,甚至過渡為傳說中的米粉。。。。。。

各大線上的霸主,都在全力佈局線下了。大家都在摸索,線下還是那個線下,但是玩法已經完全不同了,且看大神們演繹吧。


姑婆那些事兒

我曾經有過幾次這樣的經歷:在光線暗沉、貨品雜亂、空間逼仄的小店裡,哪怕只是順道買瓶礦泉水,也能聽到店主在與朋友的聊天中慨嘆電商的衝擊之大,哀呼實體店沒法做了。

但環顧四周,我實在想不到這樣的小店還有多少生存空間,將“電商衝擊”當成自己做不下去的理由,簡直是往自己臉上貼金了。

其實,所謂的“國內實體店難做”,僅僅是一部分實體店的現狀,相反,還有不少實體店越過越滋潤。

近年來,中國電商發展極其迅速,許多人用歐美仍以實體店為主作參照,呼籲保護實體店,但這個說法簡直是偷換概念。發達國家固然在電商領域走得相對慢一點,實體店的生存空間相對也大得多,但自有其客觀原因。比如歐洲人相對更習慣實體店,其實是因為生活節奏太慢,生存壓力小,日本的便利店體系極其發達,則是因為全世界最發達的交通網絡覆蓋,由此衍生了通勤族消費模式。至於中國,地域太大,經濟不均衡,但大家的物質需求又因為網絡化社會而呈現一定程度的趨同,這就給電商提供了發展空間。

更重要的是,無論歐美還是日本,實體店都跟國內的舊實體店有很大差別。明亮的店面、或通透或柔和的採光、精心設計的擺放,還有無處不在的美學,都使得逛街變成享受。大品牌的標準化,小店的個性化,都體現了“設計無處不在”的思維,也提高了購物體驗。我不少設計界的朋友都曾專門為了拍攝店面設計而出國拍拍拍,每家小店都能拍出匠心獨運之處。

換言之,國內許多實體店近年做不下去,根子並不在電商,而是因為自己的落伍,因為自身無法給顧客提供好的購物體驗。而那些有特點的實體店,還活得很滋潤呢。有個性的小店自不必說,標準化品牌也有其長處,比如7-11,讓你在它和那些逼仄陰暗的雜貨店裡挑一個,你挑誰?

所以,所謂“電商衝擊實體店”,實際上僅僅是實體店的自我洗牌。在這一背景下,電商選擇做實體店就再正常不過了。一直以來,電商受限於網絡的隔閡,無法給用戶提供直觀的購物體驗,這也成了網購的最大短板。再加上線上成本越來越高的因素,電商由線上轉向線上線下結合,實屬必然。我倒是很期待這樣的洗牌,因為在電商思維的驅動之下,因為對購物體驗的重視,我們的實體店在設計、在美學上應該都會更上一層樓吧。


葉克飛

前兩年噹噹準備開實體店的時候,我還差點參與其中,但李國慶最後沒有按口頭承諾給某位老師做,好像是當時有私募資本像私有化噹噹,遭遇突發情況未能實現口頭承諾,後來也就沒了下文。

當時我調查市場思考過這個問題:

1、這幾年線上流量越來越貴,線下反而因為電商等多種原因導致生意越來越難做,競爭度減少,線下流量反而便宜。出於流量成本考慮,線下是非常值得嘗試的渠道;

2、“三隻松鼠”上市後,我曾仔細看過他們分享做線下店的邏輯,有道理:線上做出品牌後,比如三隻松鼠,在線下競爭中要比其他商店更具優勢(提升進店量和銷售轉化率),更為重要的是可以通過線下店提升顧客對品牌的感知。原理非常簡單:線上品牌和用戶的交互環節非常少,這就導致品牌能夠影響到客戶觀感的措施非常少,而通過實體店可以增加交互環節,讓顧客進店實際感受品牌、認知品牌,這是彌補品牌感知缺失非常好的手段之一;

3、線上品牌利用品牌優勢拿到便宜的線下流量的同時(噹噹書店入駐商城的議價能力就非常強),線上品牌的實體店可以作為倉儲中轉點提供更多快捷服務、提升電商運營效率(就是O2O),比如加急送書等等;

4、小米等以前重電商品牌開實體店的邏輯除了上面幾種原因,更重要的是需要下沉到三線城市尤其是鄉鎮渠道。在這些渠道互聯網、電商影響力較小,中老年更認實體店、有安全感,而這些人群是非常重要的客戶群體,開實體店也就非常必要。


王凱

電商已淪為傳統,實體店將逆襲崛起

電商的成本越來越高。

電商已經突飛猛進地發展了很多年,現在的電商成本之高已不低於實體店:人工11%、天貓扣點5.5%、推廣成本15%、快遞12%、售後2%、財務成本2%、水電房租2%,加上稅務,如果沒有50%以上的毛利率,電商根本沒有辦法持續經營。

每當萬物沉寂,必有強大的新生命在孕育,它會引領下一輪萬物復甦。

大蕭條裡必然藏著大機會。

在這個充滿著變數的時代,各種逆轉都會隨時發生。

比如,在PC時代,淘寶革了百貨的命,京東革了電器賣場的命,天貓超市革了賣場的命!

但是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它們卻又被淪為了傳統企業,而近期,關於實體店逆襲案例越來越多...

實體經濟不是被電商打敗的,而是敗給了自己。

傳統的一打品牌,線上銷售越好,線下關店越狠。

價格優勢就是關鍵因素,所以,只要做不到線上線下同價,實體商家就會被自己打敗。

請記住:最優秀的商業模式,一定誕生最兵荒馬亂的時代!

反觀幾大電商平臺,無論是阿里巴巴、京東,還是亞馬遜等,他們無一例外的遭遇到了瓶頸,抬頭就是天花板,利潤增長趨於放緩,市場需求幾近飽和。

電商靠著“價格攪局者”、“成本攪局者(輕資產)”的身份,在互聯網+的大背景下吹起了一陣風,也釀造了很多泡沫。

導致了一切以所謂“創新模式”和“投機性經營”的電商企業死亡之路。

雙11經濟是典型的賠本賺吆喝,價格戰導致中國零售走向無利潤時代,電商在毀滅傳統經濟結構的同時,本身也陷入了沼澤無法自拔。

最近的兵敗2017的黃太吉,要搞餐飲生態做移動互聯外賣,每單的抽成比例高達40%-50%,目前半數工廠店已關閉,合作的有品牌餐企,目前2/3已出走。

還有之前熱門的美味七七,順然倒閉。

不只是傳統電商大戶,垂直領域的電商更是在經歷大逃亡,今年上半年已有20多家電商倒閉。

電商的優勢也正在消失,現在開一家“網店”的成本已經超過實體店房租了,比如對於淘寶來說,每引來一位顧客的成本大概在80元上下,但是很多商品的售價都不到80元!

2017年的前2個月還沒結束,一批電商企業已經倒下!

無法持續打動消費者,盈利模式弱,陷入補貼大戰,巨頭卡位競爭,商業模式過重,盲目擴張,創新缺乏已成為電商致命癥結。

這兩年,電商的運營成本在大幅增加,但反觀實體商業,降租早已是共識,這兩年,連地標性的購物中心都在順應趨勢,給商家更多折讓,不乏恆隆、華潤、瑞安這樣的頂級商場。

其實,日本也曾有過實體店衰退期,但幾年的調整後,更強調人性化的細節服務,匠人品質打造家的延伸,更多貼心的基礎設施,品質至上打造特有賣點,還有商場無敵的售後服務,目前已重新穩定崛起,當下的中國正如同當年的日本。

現在眾多實體店之所以還在徘徊,是因為他們還沒有醒來。

一直在拼價格、拼門面優勢。未來那些同質化的產品將越來越沒有競爭力,唯有那些能為用戶提供獨有體驗的實體店,將脫穎而出。

在這個大趨勢下,很多電商也被倒逼著從線上走到線下,開設實體店為消費者提供一個體驗的場所,彌補自家短板。

這就是“消費升級”的本質,如今的90後、00後,消費的喜好及習慣已大大不同,越來越多實體店玩出競爭力,選擇顛覆出發展新路。

未來5年,實體店真正的機遇已降臨,傳統實體店一定會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