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東北自古為“忠義之邦”,嶽池明代石刻為證

川東北人民自古為人耿義,有著“忠義之邦”的美譽,但人們是否知道,“忠義之邦”這一稱呼從什麼時候開始有的呢?答案就藏在嶽池縣境內的一塊明代石刻裡。

川東北自古為“忠義之邦”,嶽池明代石刻為證

明代“忠義之邦贊”碑。

這塊石刻位於嶽池縣秦溪鎮靈泉寺的懸壁上,名為“忠義之邦贊”碑,碑高約2.5米,寬約1.5米,為巖壁整石開鑿,字體較大,為隸書,刻跡較深,所刻內容如下:

順慶名忠義之邦,重紀信之節。監察御史東吳盧雍為之贊,道經靈泉,僧摩崖請題。按察司僉事劉成德曰:盍書是贊,以厲風教從之。

巴子舊封,安漢故地,屹為巨邦,號稱忠義。維昔紀信,委質高祖,滎陽圍困,乃請誑楚。脫王之厄,甘焚其身,豈不愛身,義重君臣。炎漢開基,信功維元,當時不錄,帝亦少恩。大節精忠,皎如日月。邦有若人,允矣豪傑。忠義之理,人心同具。百世而下,孰不歆慕。賢士輩出,民俗淳美。將軍之風,使人興起。我秉憲節,周爰諮詢,爰作讚詞,以示邦人。

從碑文落款來看,該碑為明正德十三年秋,監察御史盧雍路經靈泉寺所作,全文概述了順慶(今南充)為忠義之邦與漢初大將軍紀信的淵源關係,也表達了對紀信的由衷敬仰之情。

川東北自古為“忠義之邦”,嶽池明代石刻為證

崖上並排的明代題刻。

為了弄清碑文中所記載的“誑楚”,筆者查閱史料得知,紀信誑楚已成典故,其大致內容為:

公元前204 年夏,劉邦兵困滎陽城達一月有餘,城內糧食嚴重缺乏,將士筋疲力竭。將軍紀信見情況十分危急,便向劉邦獻計,由陳平寫了降書,派人送交項羽,說漢王今夜便出東門投降。到了半夜,城內三千婦女從東門魚貫而出,絡繹不絕,楚兵都擁至東門看熱鬧。劉邦便乘機在張良、陳平等人的保護下從西門逃出。待東門上幾千婦女走完,天已經亮了。這時裝妝成漢王模樣的紀信,端坐在一乘龍車上,前遮後擁地從東門出,楚兵以為是漢王出降,歡喜若狂。項羽出營審視,見車上端坐者不是劉邦,便問:“你是何人,敢冒充漢王?”紀信答道:“我乃大漢將軍紀信。”項羽又問:“漢王在哪裡?”紀信說:“早已離開滎陽了!”項羽氣極,下令齊集火炬,將紀信燒死於火海之中。紀信所坐的龍車和全身被烈火燒著時,還大罵項羽。

紀信誑楚的故事被後人改編成了戲劇,為了充分突出紀信為盡忠義而無畏的精神,戲劇對歷史故事適當作了改編:項羽發現龍車之上不是劉邦而是紀信後,勃然大怒,當即拿下紀信。後又覺得紀信是個人才,不忍殺之,便讓紀信自己選擇:左邊是官帽、官服,右邊則是沸騰的油鍋。而紀信對官帽、官服不屑一顧,毅然說道:“君臣之義不可辱,我寧願盡忠而死,不可苛且偷生!”說罷,當即縱身跳進了油鍋。

據史料記載,劉邦統一全國建立政權後,為紀念紀信滎陽誑楚、捨身成漢之功,便將紀信家鄉從閬中縣分出,建立“安漢縣”,縣治在今南充市舞鳳鄉清泉壩。那時的安漢縣,主要轄今日的廣安、嶽池和南充市部分縣。因紀信的緣故,這一帶便歷代享有“忠義之邦”的美譽。與此同時,紀信誑楚的故事也被歷代作為忠義教育的鮮活教材,被人們廣泛傳誦。而作為監察御史的盧雍,來到安漢故地的靈泉寺,自然想起了紀信,不禁題筆作賦於石壁,追思紀信之功。

川東北自古為“忠義之邦”,嶽池明代石刻為證

盧雍書《靈泉留題》局部。

除“忠義之邦贊”碑外,靈泉寺還有不少明代碑刻,均為過往官員所題,除盧雍外,還有巡按御史姚祥,四川行都司斷事劉遜,四川按察司僉事楊瞻,順慶(原南充)府事朱甫等,其保存至今,彌足珍貴。

川東北自古為“忠義之邦”,嶽池明代石刻為證

明代四川行都司斷事劉遜書《觀泉偶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