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叫網約車遭司機加價辱罵

5月25日,許女士在南昌通過滴滴出行平臺叫網約車時,遭司機加價及辱罵,一氣之下,許女士只好取消訂單,同時對該司機素質提出質疑。

據悉,滴滴出行平臺已對其賬號進行封禁,取消該司機在滴滴平臺上的運行資格。

網約車司機接單後要求加價

在等待車輛時,許女士與該車司機朱師傅通過平臺聊天軟件發送信息,期間,朱師傅卻發來短信,“除非給我80(元)”。

“看後我很納悶,問他為何要加錢,本來就該要按照平臺上顯示的價格支付。”許女士說。

許女士稱,當她追問滴滴司機為何要接單時,對方的回覆令她大吃一驚。“我樂意啊”、“怎麼了”、“扎西(南昌方言‘趕緊’的意思)扎西取消”、“嫩(南昌方言‘你’的意思)長那麼醜”。

“他主動接我的單,最後竟然還人身攻擊,真是一點素質都沒有。”面對滴滴司機突如其來的惡語,許女士憤怒地取消了此次訂單,並將該情況發送至朋友圈,稱“滴滴司機有些素質是真的很差,接單還要看長相”,朋友圈內不少朋友為其遭遇打抱不平。

平臺已取消涉事司機運行資格

關於許女士乘車時不愉快的體驗,周姓工作人員表示十分抱歉。“通過查詢發現,該接單司機有過類似的加價投訴記錄,平臺已經給予了警告,如今再次發生類似投訴,平臺只好對其賬號進行封禁,取消該司機在滴滴平臺上的運行資格。”

此外,該周姓工作人員還強調,滴滴出行平臺嚴禁司機私下加價的行為,此次許女士反映的情況屬於司機個人行為。“如若出現此類情況,乘客可撥打投訴電話向平臺客服進行反映。”

律師:擅自加價違反合同約定

那麼,針對網約車乘客在叫車或乘車過程中若遭遇辱罵等情況,乘客該如何更好地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對此,江西聽訟律師事務所王惠律師認為,在保障自身安全的情況下,儘可能保留相關證據與信息,並向平臺或消保委投訴。

王惠律師表示,乘客下單預約網約車,司機接單,乘客與平臺、司機構成運輸合同關係;而司機擅自加價違反合同約定,惡意進行人身攻擊,身為合同相對方不能容忍,也違背了公序良俗。

“平臺應加大監管,查證屬實的行為,對滴滴司機應有懲罰措施,對乘客應進行安撫。”王惠律師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