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生病后,变着法折磨家人是种怎样的心理?

然然未央

看到这个问题,突然感到还有和我有一样经历的人,也反应出这种想象不是个例。家中现在就有个老人,我觉得就是你说的这个样子。

后来,我们渐渐感觉,慢慢分析:心病

1、想有人陪伴在身边。不是身体上一点毛病没有,有点也不是很严重,但就是想要人陪。老两口只有女儿,都早已成家,虽然经常回去,但也不能总在那,就剩老两口,闷得慌,再拌两句嘴,得,更不行了。但女儿各有各的家,工作,家庭、儿女的事也一大摊子呢,二老又没到那种不能动的程度,但就是让你不舒心,总让人觉得“找事”。

2、很重要的一点,没有兴趣爱好,儿女不在身边,没有精神寄托。如能有书法、绘画、唱歌、跳舞等一项爱好,就没时间想其他的,觉得干这事的时间还不够呢。

但不管怎样,老人辛苦了一辈子,还是需要照顾的,儿女们还是要想办法帮助老人渡过难关。


不足忙

老人年轻时候的德行会直接带到老年生活里,所以对待糊涂的老人不能愚孝。对待太过于独立的老人也不能太放心了,要多多关心。


匆匆过客勿念

什么心理呀,简单说是“魔法”心理,我父亲退休返乡八十岁时,心态徒变,不断变着戏法捉弄儿孙们,举几个简单例子吧;早上刷牙时,故意淋的满身都是,洗脸后就大声嚷着要换衣服,稍有怠慢,就引今据典到你头昏脑涨万般无奈,委蜿求全。


有一次他嫌母亲炒的小菜不该放酸辣子,二话不说拿起门栓一气将好几个腌菜坛子挨个敲碎后,还哈哈😄😄大笑,故意把你气的浑身颤抖,无处诉苦哇。还有每日三餐时,稍不如意就会满盘倒于地上,还有理有据地说出原因后,还得赶紧重做……

别以为父亲有什么“神经”问题,他的每月退休金开支情况,就特别认真审核,所购物品必须以发票为准,一点也不含糊。我二哥是医学博士,常在电话里耐心规劝我们百事顺着,说什么这些“反常行为”是老人百年归山的预兆,一定要尽心尽力使他安然享爱阳间的最后旅程。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636, "file_sign": "1818b2db1c5f47ed6120243746205f3f\

橘红服

我爸年轻时嗜酒如命,自己喝不行,拌着那些酒友喝,他请,我们做子女的都没有吃的,什么养家建房养孩子供书教学养父母,他一样没做,而且他没有一分存款,59岁瘫了,现在瘫痪了五年,在养老院三年多,目前在家一年多,每天变着法来折腾我们,屎尿都拉床上,偏瘫的人,很多通过段炼是可以走路的,而且他的脚绝对有知觉的,试验多次了,冲凉氺热敷说痛,抓痒的抓子一碰就绻脚,他偏偏就是不动,扶着他都不动,坐也不肯坐着,就躺床上,每天就要烟,不给就和养老院的老板护工说我们不孝,养老院的老板都骂他不知满足,回家了不给烟就骂人,屎尿都拉床上枕着睡,他还把屎用纸巾一卷放床头,床头就有垃圾桶他不放,他不是痴呆,穿着纸尿裤扯了丢了,护垫也扯了,每天什么日子他都知道,每次清理,我是熏得吐了又吐,说他注意点卫生,就算不能起床,也不能这样折腾我们,每次一说他,他就叫我买老鼠药给他,想起他以前如何虐待我们如何虐待老人喝醉了就又打又骂的日子,,,真想买一包给他,元宵之后还是把他送去养老院吧,我们都尽力了.....认识我爸的人,都说他是最好命的了,几个孩子从小就不管,不养,现在还对他那么好,他怎么还要这样折腾我们,本来想让他回家终老的,现在想清楚了,还是凑钱送去养老院吧.....我们姐弟个个都奔着40了,除了我不工作,弟弟妹都有工作,压力真的大,再不努力工作就真的难过了


用户84839100

我要说得是我的妈妈,得了癌,查出病到去逝4个多月,由其到了最后一个多月时,痛苦可想而知,吃不下去饭,不停地吐,瘦成皮包骨,但是对着子女,还有来看她的亲人,还是强颜欢笑,从来没有哭哭啼啼,这时我心会很痛很痛,对儿女也没有变着法折腾,儿女只是默默地陪着她,不是很难受时,还会对你笑笑,我们知道她的痛苦难受!真的,我觉得妈妈很坚强,母爱很伟大,很伟大,即使弥留之际,也会觉得孩子是小鸡,需要老母鸡的呵护,即便无力呵护,也要奋力一搏,就更别提变着法折腾孩子!这就是母爱……


艳玲161589624

俗话说得好,久病床前无孝子。老人生病之后,最需要的就是自己的亲生子女在身边,能够照顾。虽然说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但是很多人绝大多数占90以上的人还是害怕死亡。因为人一到75以上的年龄。有很多老人都非常忌讳给自己过生日。尤其是74或83等等,他们都觉得是一个关口。所以说他们家里人在给自己庆祝生日的时候,也要避开这些年龄段。说白了就是什么的,人老了以后在面对死亡时还是非常的恐惧。尤其是当老人生病之后,他的内心里边更是恐惧。

带着这种恐惧以及身体等各种不适。再加上侄女的照顾,可能再不周到一些。老人这个时候,他的内心里面其实是非常的焦躁和害怕。于是就出现了孩子们这样伺候不行,那样伺候也不行。反正就是不能让老人觉得满意。其实在老人生病的时候,作为子女来说,他们也是变着法的,让老人高兴。但是尽管非常贴心,细心的照顾和伺候老人,还是觉得不满意。比如说给他做点好吃的,有营养的东西。往往做得很费时间,但是老人就吃一口。或者是说一点儿也不吃,没胃口。作为侄女来说,他们觉得老人是这样折腾自己。但是站在老人的角度上来说,他们生病了,其实心里面,身体上等等是各种不是。

老人,其实他并不想折腾自己的儿女。但是有一点就是老小孩老小孩,人到了一定的年龄,上了岁数之后,他的思想或者想法就开始比较简单化。所以说他的内心并不复杂,非常的简单。只是说作为子女和父母之间可能存在一定的代沟,所以说沟通起来比较的不通畅。这个时候,父母和孩子之间就觉得双方心里不痛快。孩子会觉得父母生病了,比较难伺候。但是作为老人来说,他们生病了,觉得儿女对他们也不细心体贴。这个时候,老人的内心其实有一种极度的失望感。不管怎么说,我们还是应该好好的去照顾生病的老人。


文史大世界

我是身有感触,公公当初也这样,平时喝醉酒就作人,和婆婆吵架,大冬天赤裸上身,只穿内裤,就往外跑,婆婆不追,孩子小我出不去,老公追,他躲起来,叫也不出来,找不到又怕冻坏他。后来得病手术,每天这不好吃,那不好吃,天天从饭店点菜,也不合胃口,婆婆也不照顾他,把我和老公折腾惨了,怎么做都不满意,终于忍到他出院回家了。因为我们不住一起,在家又折腾婆婆,婆婆怒气冲冲找我们,怪我们不该给他治病,现在好了,就作她一个人,我们躲清净了。过了不到两年又得了食道癌,去世了。现在婆婆也生病了,也很闹人,明明能起来,偏不起来,在床上拉尿,问她她不说,也不点头也不摇头,回头就尿在床上,穿尿不湿就打挺,白天净睡觉,晚上一会叫你一遍,不是口渴,就是上厕所,要么就翻身,谁也不愿照顾,雇人吧,她说你不孝顺,不愿管她……简直让人无语。从来不为儿女着想,儿女都得陪在身边,谁也别想上班。真不知这样的日子什么时候到头。


萧风伴月


竹韵162140631

看了这么多评论,感同身受的想哭!我婆婆八十三,轻度小脑萎缩。生了六个孩子,我老公是最小的,也是老太太最疼的。因此,跟老人生活在一起,并担负起所有照顾老人的责任与义务。老太太个性强势,一辈子说上句,不受一丁点委屈。岁数大的人,事儿特别多。跟他儿子一样,我也有工作,但每顿饭必须是我做。每逢累的时候,或月事期身体不舒服,都是硬撑着给老人做饭。老人身体有一丁点儿不舒服,就又哭又闹,我经常一整夜不能睡,陪着哄着,还得做按摩。熬夜,两三点是最遭罪的,自己又困又累,老人不时的抱怨和哭闹又心烦。关健,我家楼下住的也是八十多岁的老人,邻居老太太严重心衰,半夜打扰人家,真的又耽心又于心不忍。有时真怕自己崩溃,情绪失控,没办法,只能忍着,忍不住,只能让事情更糟。半夜,给婆婆按摩的时候,突然想到自己亲妈,感觉自己对不起自己亲妈。我妈四十九岁就去世了,父亲年轻时,不过日子,一家五口的生活重担都是母亲苦撑着。母亲年轻时就有类风湿病,但为了养家糊口,还是做重体力劳动,身上痛了,就吃止痛药加激素药硬挺着,我们姐弟三人刚刚成年,母亲就去世了。现在想一想,如果母亲再早几年去世,我们姐弟三人就跟小白菜儿似的。不知道要遭多少罪。所以,晚年不知心疼儿女的老人,都是家里人给惯的,自己自私又欠缺修养。我想,我亲妈如果也能活到八十多岁,肯定不舍得这么作儿女。


创美养生减肥

我见过两个生病后,变着法折磨家人的老人。一个是父亲,一个是吉喜妗子。

没有经历过生死的人,不足以谈人生。很多对人生的感悟,也许要等到像我一样的年纪,才会慢慢地领悟,那些我们只看到表象的事情,其实有更多涵义。折腾是对生命的不舍,人有多不舍就有多折腾。

其实父亲生病时还算不上老人,1985年57岁一向身体很好的父亲,突感身体乏力、消化不好、腹部疼痛,被检查出得了癌症。

母亲不识字,姐姐很年轻,刚结婚不久。拿着诊断书,看不明白的姐姐和妈妈正一头雾水,父亲拿过去一看就懂了。他以前在部队当过卫生员,对医生的特殊字迹和医学术语非常清楚。

父亲手术后的前两年,他还能下地,每天都在院子里走动。但他的性子渐渐地变了。以前非常疼爱我们的父亲,非常反感我们当着他的面吃东西和说笑,脾气有点烦躁。

父亲得的是贲门癌,贲门是食道和胃的接口,他的胃被切除了三分之一,所以不能多吃东西。

年幼的我们对癌症和死亡没有感觉,不能感同身受地体会到生病的父亲的痛苦,觉得无所顾忌地吃东西和说笑,没有什么问题。

但是,不能吃生冷刺激食物的父亲,连听我们说话都会心烦。人们探望拿来的苹果和香蕉,宁可放得烂掉也不让我们吃。

我怀孕初期害喜的症状很厉害,吃什么都吐,闻什么都恶心。浑身无力,特别不舒服,站起来难受,躺下来也难受。听到任何声音都心烦,想任性地发脾气,无欲无求,什么金钱、权力、亲情通通没有感觉。

我的头脑里没有任何思维,只有身体难受的刻骨的感受,我觉得死亡应该就是这个样子吧?不想关心任何人,我只想一切赶快结束。

就是在那样的瞬间,我感同身受了生病的父亲。父亲,应该也是这样难受吧?

88年父亲手术后的第三年,他的病情突然恶化,癌细胞出现了转移。他的身体越来越虚弱,从此卧床不起。

父亲的脾气更加地不耐烦。他让妈妈给她切的牛肉,必须一寸长半寸短,让切三块不能切四块。让母亲就坐在他的身边,让坐着不能站着。母亲出去上茅房都嫌时间长了。

温柔的母亲完全按照父亲的意思来,总是柔和地安抚父亲的情绪。情绪崩溃的母亲,有一次在茅房里情绪失控地嚎啕大哭,然后若无其事地笑对我们。

父亲离开的前一天,精神特别好,一天没有发脾气,后来妈妈说那叫回光返照。他把我们都叫过来,把要交代的事录了音。

父亲拉着母亲的手,直直地盯着母亲,叫着母亲的名字:“你跟着我受苦了! 我这样对你,是因为想让你恨我,想让你忘记我,想让你对我心安,想让你对我没有遗憾。

我要先你一步走了。谢谢你陪伴我,照顾我,你不要难过。因为和你在一起的这些日子,我特别幸福。孩子们以后就靠你了!交给你我很放心。”

“我的女儿、儿子! 原谅爸爸这么对你们和妈妈,我这样做是故意的。因为想让你们以后能记得我,记得和爸爸相处的这些日子,也希望你们能对我了无遗憾。

你们的妈妈是个好妈妈,她很不容易。以后爸爸不在了,你们要听妈妈的话。”

我们哽咽着说不出话来,父亲直直地盯着我们每一个人,然后说:“我累了!都去睡觉吧!”

在我们的睡梦中,也在父亲的睡梦中,在正月初六凌晨的一点半,父亲安详地走了...


很多次我回忆那个画面,回忆父亲最后的眼神,那个眼神里充满了多少的渴望和不舍,充满了多少无奈和悲凉啊...

吉喜妗子和我们没有血缘关系。吉喜舅舅和父亲是世交,我们家没盖房子前,在吉喜舅舅家院子里住了三年。

他们夫妇为人和个性非常好,从不发脾气。以前父母严厉教训我们时,他俩最爱说的话就是:“没关系!这孩子这么乖,不会错的。”所以,我们相处得赛过亲戚。

吉喜妗子家的孩子非常出色。三个儿子都是一表人才,娶得三个媳妇中两个就是北大高材生,一个女儿是优秀的妇科医生。她的孙子孙女辈中,一半是北大清华,或者是名牌大学毕业的。

吉喜妗子今年93岁,性格和善豁达,身体硬朗。都说人老怕摔跤,老人大多骨质疏松,一摔跤就易骨折,卧床不起后就会引起并发症。人老后,任何器官衰竭都会让死亡加速。

吉喜妗子去年冬天的时候,突然不小心摔了一跤,后来就卧床不起。当医生的女儿在家精心照料着她。三个儿子在太原生活,即使工作很忙,都会回来照顾她。儿女们两天轮流一次。

我们姐妹一起去看她时,吉喜妗子在沉沉地睡着。梅姐和三弟怎么也叫不醒她,把她抱坐起来,用手摩挲她的耳朵也叫不醒。

梅姐说:“昨晚上折腾了一整夜,正好周末大家都在。她不让我们睡觉。一会儿拉着这个的手不放,一会儿拉着那个的手不松。眼睛死盯着你,生怕移开眼睛你就跑走了一样。

她不喜欢晚上。一到晚上就折腾人,让你和她说话。她记性很好,还记得过两天就是她的生日,她还想等到曾孙子长到12岁。身体不舒服时,觉得不如快点走了;可是到了晚上,又留恋地不舍得离去。”

我们听了憋闷得难受。无论是谁,面对死亡这个沉重的话题,都会觉得很压抑。人上了一定的年纪,就是听到别人说谁谁得了重病,都本能地不愿意提及。

在老人的世界里,白天好像代表的是希望,一切可能的开始,有大自然的声音,有家人的陪伴。而到了晚上,一切都归于宁静,白天来不及的胡思乱想就会跳入你的脑中,笼罩的黑暗就像是死亡和结束,死亡是如此地在靠近你。死亡的恐惧和绝望如此的可怕!

我常常想,当一个人知道自己大限将至,心中会有多绝望?对你的任性、对你的折磨,无非就是“不舍”两个字!

对生活渴望的这口气,对生命热爱的这口气,对亲人留恋的这口气,怎么能够咽下?

这口气不想咽下,谁都一样。生命有多宝贵,就有多不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