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評:瑪格麗.杜拉斯《琴聲如訴》,女人在慾望面前的抉擇

書評:瑪格麗.杜拉斯《琴聲如訴》,女人在慾望面前的抉擇

1.

第一次聽說法國作家瑪格麗.杜拉斯,是在王小波的《我的精神家園》裡的某篇雜文,具體是哪篇,已經忘記了。他對杜拉斯的《情人》推崇備至,尤其是其敘事的手法更是讚歎不已。用王小波的話說,就真他媽寫得好!當然,他也讚賞翻譯《情人》這本書的翻譯家——王道乾,稱其是中國近代文學歷上少有的翻譯大師。

第二天,我馬不停蹄地跑去圖書館,借來《情人》,一晚上就看完了。書很薄,看完腦海裡久久的迴盪著開篇那句如詩一般的話:“我認識你,永遠記得你。那時候,你還年輕,人人都說你美。我是特意來告訴你,對我來說,我覺得現在你比年輕的時候更美,與你那時的面貌相比,我更愛你現在備受摧殘的面容。”

我對文字的三觀,大概就是從這句話開始改變的,原來文字還可以這麼寫,寫得這麼優美,這麼有韻味。

書評:瑪格麗.杜拉斯《琴聲如訴》,女人在慾望面前的抉擇

2.

再次看杜拉斯的作品已是畢業後的四年。書則是大學畢業時就買的。《琴聲如訴》,很薄的一本,和《情人》差不多,但相對《情人》,個人感覺,在創作上還是有些差距。於是,看了幾頁就沒堅持看下去了。

《琴聲如訴》有個特點,就是很薄,攜帶方便。於是,帶在身邊不知不覺就四年過去了。那時候的心態是,帶著也不礙事,閒得無聊時再看。現在想想,我的拖延症大概就是從這本書開始的。

上個星期和女朋友分手後,我終於下定決心要把這本書看完。於是花了三個晚上,就看完了。總的來說,看得有點懵懵懂懂的,可能跟心情有關。看時多少有些心不在焉。

書評:瑪格麗.杜拉斯《琴聲如訴》,女人在慾望面前的抉擇

3.

先簡單說說《琴聲如訴》的故事主線。故事主要圍繞安娜.戴巴菜斯特(名字略難記,寫的時候照書抄的)厭倦了富貴階層的生活,渴望出軌、刺激、找個男人撫慰精神上的貧瘠為主線,展開的一系列敘述。結果自然是以書的男主人肖萬,愛上了安娜.戴巴菜斯特,但安娜.戴巴菜斯特意識到這種婚外情可能帶來的惡果,而戛然而止了這段戀情。依然是杜拉斯似的結局——慾望-行動-反省-遺憾收場。

從情節上看,《琴聲如訴》基本沒什麼情節,都是描寫些日常的生活習性和對話。有時候讀著讀著,竟會產生一種想法,若要這故事拿來讓我寫,不知道會寫得多蛋疼,多無聊,鐵定會寫得跟記流水賬一樣。

但她寫得卻別具一格,完全感覺不出像在記流水賬。語言樸實平華,但節湊感很鮮明,就像其書名《琴聲如訴》——琴聲在有節湊的傾訴。主人翁的每一次對話,都顯得心不在焉;每次風景描寫都平平淡淡,但內心活動卻可以明顯感覺到在激盪起伏,被語言完完美美的捕捉到,然後漫不經心的表現出來。這大概就是杜拉斯的過人之處。

4.

再來深層次的談談對《琴聲如訴》語言描述、敘事方式、以及故事隱喻的一些看法。

首先來說說語言描述。不僅是《琴聲如訴》,包括之前的《情人》,都能感覺出,讀杜拉斯的作品非常很輕鬆,語言短而精練,長句很少,當然這跟王道乾的翻譯能力也有很大關係。就像林少華和施小偉同翻譯村上春樹的作品一樣,一個喜歡長而華麗的表述,一個喜歡短而精練的表述。

要是杜拉斯活在今天,想必她一定是個很牛叉叉的自媒體大咖!當然,她一定不會只寫些狗血和雞湯。

至於敘事方式,個人總結——散而不失大局。每個章節看似有些散亂,但讀完後,你會感覺妙不可言。因為你把散亂的情節,拼湊起來,就能清晰的感知到整本書的故事脈絡。這大概是杜拉斯非常天賦的一面。意境都描繪給你了,剩下的,就交給你自由意淫吧!這方面,她大概可以甩國內除王小波以外的所有作家100條街。

最後說下故事隱喻。很多國內文學評論家評論一本書時的大致方向是,xxx反應了資本主義對人性、勞動力、精神、自由的壓迫,xxx渴望解放這種壓迫,把人性從資本主義社會的陰影裡釋放出來.....。但個人覺得,可能沒這麼高尚。《琴聲如訴》說簡單點,其實就是探索女人的天性和慾望,對枯燥乏味生活的厭倦,對追求刺激、性的渴望,但聰明的女人會權衡利弊,知道能做還是不能做。愚蠢的女人則不顧一切,飛蛾撲火,自取滅亡,就像開篇被男人用槍打死的那個女人。

好了,寫不動了。以上看法純屬拙見,歡迎看過這本的書友發表自己的看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